以獲得財務效益為動機的併購目標企業價值評估方法

實現利潤操縱、享受稅收優惠達到合理避稅、獲得某些資金供給方面的優惠等,這些都是以獲得財務效益為動機的併購通常想要達到的目標。

(一)利潤操縱

為了更好更快的改變公司的當期利潤,企業有時會通過併購重組進行利潤操縱。這種併購動機大都發生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併購,而權益結合法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併購常使用的方法,它將取得的被併購方資產和負債都繼續按賬面價值入賬,併購方的初始投資成本以取得的被併購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確認,相關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初始投資成本與付出的其他資產的價值與換入股本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調整股東權益。這種併購方式是企業間的資源聯合,一般不具有商業實質,不屬於購買。利潤操縱手段大都是虧損企業併購盈利企業或者併購方處理被併購方的增值資產這兩種。

以獲得財務效益為動機的併購目標企業價值評估方法

(二)合理避稅

為了實現合理避稅,一些具有稅收減免和累積稅收損失的企業常常會與有盈利的企業進行併購。在許多國家,稅法規定實行“移後挪前法”遞延虧損,即如果某企業在某年度出現了營業淨虧損,就可以免付當年所得稅,且其虧損還可以向後結轉若干年, 從而從政府取得退稅款;或者向前遞延若干年,若以前年度有盈利,則以盈虧相抵後的淨收益向政府納稅。這些稅收優惠政策成為那些內部投資機會短缺而現金流動又很寬裕的公司實施併購的直接動機。

在此類併購動機下,企業併購目的明確,不追求戰略佈局等協同效益,可採用資產基礎法中的賬面價值法進行評估。企業可以通過資產負債表反映的被併購企業的有關信息,然後對被併購企業的每一項資產進行詳細的清查和評估,得出相應的調整係數將賬面資產進行調整,最後加總來得到企業的評估價值。賬面價值法充分利用了企業財報,易得到被評估企業人員配合,易於操作。

目標企業價值 = 企業資產賬面淨資產 ×(1+調整係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