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別紫砂壺泥料的優劣的這些簡單有效的小經驗

紫砂礦巖從礦石風化到顆粒狀,然後用石磨碾成帶有顆粒的粉末,砂料最佳的顆粒大小為32~60目。碾碎後的泥料加水煉成熟泥,製作紫砂壺。傳統的泥料加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紫砂壺的透氣性。現代科技發展,泥料粉碎工具更先進,泥料顆粒更細小,製成的紫砂壺手感更細膩。

紫泥的色澤應紫裡泛青、泛紅,紅泥應紅而不豔,本山綠泥應黃裡發青。紫砂壺的表面不論偏紫、偏紅,養壺不久都應有油潤的感覺,而不是枯、乏,顯得沒有活力,像老人的皮膚一樣缺乏油性。

如何鑑別紫砂壺泥料的優劣的這些簡單有效的小經驗

如何鑑別紫砂壺泥料的優劣?我們來看看這些簡單、有效的小經驗。

1、開水淋沖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選購紫砂壺時,通過開水淋沖,可以大致判斷紫砂壺是否經過偽造處理,如一般擦過油、拋過光、打過蠟的,只要以開水在壺表面上一澆,其水珠會迅速的滑落,不會在壺面上留下痕跡,而開水澆在優質的泥料上,水會慢慢被壺吸收掉,壺面上水的走向與劣質泥料燒製的壺截然不同。

此外,通過開水衝淋,我們還有仔細觀察四個方面,通過這四個方面的結果就能大致判斷紫砂壺的泥料是否優質:

第一,聞味道。有否異味是泥料是否純正的標誌。

第二,聽聲音(注意:不是敲擊壺的聲音)。除朱泥壺外,乾燥的紫砂壺一經注入開水,即可以發出輕微的“滋滋”的吸水聲響,雖然我們不能斷言發出聲響的壺就是優質泥料的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幹燥的壺注入開水毫無聲音,這把壺的泥料不會是非常優質。

第三,看壺的乾燥速度。好泥料的紫砂壺,在經過熱水衝淋後,壺的溫度升高,壺的溫度會使壺迅速乾燥,可以看到水痕像海水退潮一樣收縮,最後消失。

第四,看壺的顏色。我們仔細看泥色,常會發現優質紫泥的色澤並非單一,而是紫色中似乎透出黃或紅,自然、豐富。優質的泥料色澤富有動感,有閃爍不定的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其他色澤。而劣質的泥料的色澤一般都是單一色,無法透出像優質泥料那樣更多的色澤,乍一看漂亮,仔細一看,則是色澤僵硬、呆滯、沒有動感,非常單調。

如何鑑別紫砂壺泥料的優劣的這些簡單有效的小經驗

2、嗅覺判斷

坊間曾有傳聞,如果是嗅覺靈敏者,亦是有經驗的茶人,可以通過嗅覺判斷紫砂壺的通透性,這種說法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他們將新壺沏一泡濃香型的茶,最好是茉莉花茶等香氣較重的茶,迅速地將鼻子貼近壺身處,嗅一下味道,見證此壺的透氣功能的優劣。

如何鑑別紫砂壺泥料的優劣的這些簡單有效的小經驗

3、進行比較

關於對泥的認識,我們可以套用一句老話: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價格不同的壺對比,多問為什麼,濾除泥料以外的因素,會一次次強化對好泥料壺的感覺和記憶。只要多多耐心比較,我們就會尋個八九不離十了。

如何鑑別紫砂壺泥料的優劣的這些簡單有效的小經驗

4、黑星和銀星

一般優質泥中都有些微小的黑點。在1970年到1980年間,有一批優質的拼紫泥壺,在壺表面有星星點點的黑色,玩壺人稱之為“黑星星”。優質的泥料燒成後也常會有銀白色的星星點點,那並不是含有銀的金屬,而是雲母片,人稱:“銀星”。多數劣質壺是沒有銀星的。

如何鑑別紫砂壺泥料的優劣的這些簡單有效的小經驗

5、注意制壺者的手

還需補充說明一下,有些劣質泥料因富含鐵質,於是泥老闆將泥料浸泡於硫酸中,以去其鐵。細心的宜興本地優秀藝人告訴我們,如果你有機會去宜興買壺,親自接觸到制壺人,只要看看制壺人的一雙手,即可發現,有的制壺人手上脫皮,而使用優質泥料的制壺人手上則無此痕跡。這可以作為選壺的一個參照條件。

注:本文圖片為《悟心》,作者:王俊飛(實力派工藝美術師),泥料:原礦紫泥,容量:320cc

整理編輯:氿砂藝術(jiushayi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