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聚焦丨春寒料峭 中小企業亦須“自救”突圍

產業聚焦丨春寒料峭 中小企業亦須“自救”突圍

建言中小企業“自救”

編者按

當前,國內疫情逐漸穩定,國外疫情卻呈愈演愈烈之勢。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由於自身規模小、實力弱、抗風險能力差,更是遭遇到了嚴峻的挑戰。本期產業聚焦將目光對準中小企業,為中小企業早日擺脫困境獻計獻策。

產業聚焦丨春寒料峭 中小企業亦須“自救”突圍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呂紅星

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達98.6%,中小企業復工率達76%,汽車行業企業整體開工率達97%……3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目前,全國工業基本面初步實現穩定,面對疫情衝擊,中國經濟展現出了應對複雜嚴峻局面的強大韌性與活力,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不會改變。

金融支持居首位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運行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加劇了工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延緩投資項目建設進度、加大穩就業壓力等方面。

中小企業貢獻著近50%的稅收、60%的GDP、70%的技術創新和80%的就業。目前,雖然許多中小企業已經復工復產,但是,面對訂單減少、供應鏈受到影響等現實問題和潛在影響,必須要積極應對。

本報記者近期走訪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發現,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逐漸穩定,園區內的大多數企業已經復工。例如,園區內的奔馳、北汽新能源等企業在2月上旬就已經復工。但由於產業鏈復甦不平衡、部分市場需求萎縮等因素,不少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仍存在一定困難。

在特殊時期,各地各部門要創新手段、打破常規,加快“放管服”改革,為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創造便利條件。

4月1日,北京市首貸服務中心在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正式運行,22家銀行、6家融資擔保機構和小額貸款機構進駐,通過集成政策、服務、信息資源,為小微企業辦理貸款業務提供快捷通道。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行財政金融政策聯動,將部分已到期的稅收優惠政策延長到2023年底。包括,對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發放100萬元及以下貸款的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對向農戶發放10萬元及以下貸款的利息收入、為種養殖業提供保險業務的保費收入,按90%計入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對小貸公司10萬元及以下農戶貸款的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並按90%計入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對其按年末貸款餘額1%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准予所得稅稅前扣除。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除湖北外的中小企業復工率超70%。但仍有一些企業因經營停滯面臨短期資金鍊斷裂,處於停工、半停工的狀態。因此,進一步加強政策性擔保貸款支持力度,降低融資成本,解決資金週轉困難,成為了共同的呼聲。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徐平華認為,政府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解決中小企業資金困難問題。同時,應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以“增量、降價、提質、擴面”等為抓手,儘快紓緩中小企業資金困境。他表示,增量,就是增加對中小企業信貸投放量。降價,就是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提質,就是提高中小企業融資服務質效。擴面,就是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陳春花強調,在“危機”的時候,更要強調“挑戰極限”式地降低成本,對中小企業而言,其根本目的就是保住現金流。因此,建議企業對業務結構做“減法”,從而使公司具有更有效地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

直播成戰“疫”新工具

在國家和各級政府提供支持的同時,企業“自救”無疑更為關鍵。中小企業要主動擁抱變革,進行技術革新。而直播就成為了許多中小企業的戰“疫”工具之一,為恢復生產經營提供了強大助力。

抖音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抖音收到商場報名直播共292場,完成直播的品牌54家。其中,株洲王府井百貨首次抖音直播,其銷售額就超過240萬元。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通過抖音直播,單日銷售額超日常十倍,達到122萬元。

“由於開通了直播,在一些平臺上也都發布了短視頻,不但原來的老客戶回來了,而且還收穫了許多新客戶,目前,我們有了一定數量的粉絲。”

家住保定的呂豔經營著一家賣女士服裝及內衣的小店,在疫情初期,由於客流量驟減,整天唉聲嘆氣。“我開始也不會弄這些,都是我兒子幫我一步步弄的。現在,我離不開短視頻了,就算疫情結束了,客流量回來了,我也要保持線上經營,這樣心裡才有底。”呂豔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道。

在3月26日舉行的“直播與中小企業發展”線上研討會上,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表示,突發的疫情給短視頻直播平臺提供了一個發展機遇,中小企業可以通過短視頻和網絡直播拓展發展空間。

歐陽日輝指出,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短視頻和網絡直播在中小微企業產品銷售、企業用工、資金需求、原材料供應四個方面發揮了作用。

艾媒諮詢最新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直播的用戶規模將達5.24億人,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這些數據的背後,意味著直播平臺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能。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表示,直播平臺為銷售方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了一個很好的橋樑。一方面,消費者與銷售方可以直接完成交易,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會越來越關注社交電商。

突發的疫情改變了國人的生活方式,整個社會的潛能也被數字化激發出來,效率也得到極大提升。隨著數字化逐漸成為未來整個社會運營的基礎設施,企業需要通過切實的行動,讓自己成為一家擁有數字化技術的主體,因此,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組織運行模式,都應該往數字化方向發展。

疫情之下中小企業面臨諸多新挑戰

——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許英傑

產業聚焦丨春寒料峭 中小企業亦須“自救”突圍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呂紅星

中小企業自身規模小、實力弱、抗風險能力差,突發的疫情,讓中小企業遭遇到了極為嚴峻的挑戰。隨著國外疫情愈演愈烈,許多外貿企業訂單也在驟減,如何儘量減少中小企業的損失、幫助企業度過此次疫情,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許英傑。

穩需求、保訂單是當務之急

中國經濟時報:當前,我國疫情整體穩定,但國外形勢不容樂觀,為控制疫情,各國之間除必要的人員往來以及抗疫物資外,其他方面均加以限制。許多企業感嘆,雖然已經復工復產,但是訂單,尤其是國外的訂單大幅減少。如何看待這種狀況,應如何緩解企業面臨的問題?

許英傑:中小企業規模小、實力弱、抗風險能力較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由於疫情防控需要,正常的人口流動受到嚴格限制,這給中小企業的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對於外貿中小企業而言,同樣面臨“有訂單卻無法正常生產”的局面,許多外貿企業甚至不得不開具“不可抗力事實證明”以規避違約風險。

為遏制疫情進一步蔓延,許多國家借鑑了我國經驗,採取了“封城”甚至“封國”等一系列限制性措施,這不僅導致國內需求被壓制,還降低了進口需求,同時,還對正常的國際貿易活動造成了極大影響。2019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佔我國外貿總值的比重增加到42.7%,首次超過外商投資企業,成為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對於我國外貿中小企業而言,海外需求的萎縮和貿易便利性的降低直接導致訂單減少,使得許多剛剛復工復產的企業面臨“有生產卻沒訂單”的窘境。

緩解外貿中小企業面臨的嚴峻形勢,穩住需求、保住訂單是當務之急。一方面,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為提振社會需求,我國各地政府從3月下旬開始陸續發放電子消費券。截至目前,已有30多省區市發放了超過11億元的消費券,有效地拉動了社會需求。我國的外貿中小企業可以以此為契機,調整出口導向,乘著國內刺激社會需求的“東風”,將外銷的商品轉為內銷。

另一方面,及時調整海外出口的地區結構,做好針對東盟等受疫情影響小的國家和地區的出口。當前,歐洲和北美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震中”,對於以這些國家和地區為主要出口目的地的外貿企業,可根據疫情影響情況適時調整出口市場。

與此同時,社會各界也要積極行動,切實幫助中小企業積極應對訂單減少、需求下降的困境。比如,大型電商平臺可以專門針對外貿中小企業優質產品做成專頁、專題等,方便國內消費者選擇、購買。會展企業可以積極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各類展銷會,做好外貿中小企業產品的推介等。

重構國內產業鏈,對全球產業鏈穩定有重大貢獻

中國經濟時報:有觀點認為,國外疫情的暴發給國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我國進一步完善產業鏈佈局、核心部件國產化提供了契機。對此,您如何看待?

許英傑:隨著海外疫情越來越嚴重,我國一些對海外依賴度較大的製造企業關鍵元器件的供應中斷風險集聚攀升,儼然成為我國部分製造業企業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比如,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產品和零部件生產國,我國生產了全球70%的智能手機。然而,作為5G手機的核心部件,射頻芯片等關鍵元器件被美國、日本等幾家公司佔據,海外疫情的暴發提升了供應中斷的風險。再如,在抗疫產品的生產方面,防護服生產依然難以破解美國面料工藝,醫用口罩重要原材料熔噴布生產所需要的噴頭設備依然依賴德國,呼吸機關鍵零部件中的三成需要進口。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兩個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危機”中也存在“機遇”。為積極應對國外疫情暴發給我國製造業企業關鍵元器件供應造成的不利影響,我國可以以此為契機,由行業主管部門全面梳理相關行業的供應鏈,並以關鍵元器件、“卡脖子”產品或技術為重點,藉助於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著力尋找相關產品的國產化供應鏈替代方案,加快重構國內產業鏈,並通過國內產業鏈的重構,推動我國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登,實現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加快重構和完善國內產業鏈並不是要同國外產業鏈脫鉤。當前,國際產業分工的深度和廣度均處於較高水平,全球價值鏈也深度交織,各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加快重構國內產業鏈是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防止對我國企業造成的關鍵元器件供應中斷威脅而作出的必要舉措,是對全球產業鏈的必要完善,並有助於增加我國企業生產過程的彈性。

多舉措提供重要支持

中國經濟時報:當前,我國為緩解中小企業的危機,在稅收、補貼等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除去稅收等優惠外,企業還需要哪些方面的具體支持?

許英傑:疫情之下,為緩解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我國中央和地方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稅收、補貼等政策舉措,包括減免中小企業房租費用、降低稅費、“五險一金”的減免緩繳安排、加大融資支持等,為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發揮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政策層面還需要以中小企業安心復工復產為基礎,從擴大需求和穩定供給兩個層面給予中小企業政策支持。比如,在確保中小企業安心復工復產方面,要保障口罩、消毒用品等重要防控物資的供給,確保中小企業防控物資需求得到滿足。再如,在刺激需求方面,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各級政府部門採購過程可以進一步向中小企業傾斜,通過發放中小企業產品專項消費券,刺激有效需求。在穩定供給方面,政府部門要圍繞關鍵元器件、“卡脖子”產品,加快構建我國產業鏈步伐,最大程度降低中小企業原材料、元器件的供給中斷風險。除此之外,我國也可以參考韓國、澳大利亞、阿根廷等國家勞動力市場做法,以中小企業為重點,分別給予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中小企業的工資發放給予一定比例的緊急補助。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蔣 帥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