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扎堆出微型電動車 長安奔奔E-Star勝算幾何?

車企扎堆出微型電動車 長安奔奔E-Star勝算幾何?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海宣

在長安新能源E-Pro上市近4個月後,E系列的第二款產品奔奔E-Star於4月13日被推向市場。定位於微型車的奔奔E-Star是長安新能源的入門級產品,兩款新車的指導價分別為6.98萬元、7.48萬元。

從E-Pro開始,長安新能源旗下產品有了一套新的命名規則:在現有幾款純電動車型的基礎上,長安將陸續推出升級改款以及全新產品,組成“E系列”。此前上市的E-pro用來替代CS15 EV,奔奔E-Star則屬於奔奔EV的改款車型。接下來,長安新能源將推出CS 55的純電版車型E-Rock、逸動的純電版車型E-Life。

奔奔E-Star所處的微型電動車這一細分市場,暢銷車型一直處於變動中。2019年,市面上最暢銷的微型電動車為奇瑞eQ、寶駿新能源(E100、E200)、歐拉R1。前幾年暢銷的知豆D2、江淮IEV、眾泰E200等車型,在銷量榜單上已不見蹤影。

進入到2020年,多款微型電動車接連改款、上市,這意味著新的一輪競爭已經開始。除了長安新能源奔奔E-Star外,奇瑞小螞蟻eQ1在今年3月25日推出一款定價7.88萬元的四座頂配版本;上汽榮威在3月底推出了6萬元的科萊威;五菱也將在今年二季度推出微型車MINI EV。在這輪競爭中,長安奔奔E-Star勝算幾何?

奔奔E-Star作為奔奔EV的改款產品,新車改動主要集中在外觀以及內飾部分,通過新的設計語言與配置的增加,讓車型變得更加時尚和智能。例如,奔奔E-Star配備此前老款車型所沒有的“悅聯”智慧互聯繫統、手機APP遠程控制。

同時,奔奔E-Star僅更新了老款長安奔奔EV的高配車型,低配車型不再更新。老款的奔奔EV共6款產品,指導價區間為4.98-8.18萬元,按照動力系統的不同分為210公里和301公里NEDC續航兩個版本。續航為210公里的3款奔奔EV低配車型不再更新,而奔奔E-Star此次上市的兩款新車,與售價6.98萬元、7.58萬元的中高配奔奔EV基本保持一致。動力系統的主要參數也保持不變,奔奔E-Star的NEDC續航里程仍為301公里,電動機總功率為55kW,最大扭矩為170N·m。

奔奔EV低配車型不再改款的原因在於,去年3月份新的補貼政策實施後,NEDC續航低於250公里的車型不再享有補貼。實際上,新能源車補貼變化是導致微型電動車市場劇烈震動的主要原因。微型電動車的市場份額在過去幾年因為補貼逐年下滑而一再萎縮。乘聯會在去年12月份的分析報告中指出,“目前新能源市場仍處於退坡後的持續調整期,疊加二手新能源車的低價衝擊,A00級(即微型)純電動份額從49%下降到26%,A級電動車從33%上升到56%。”

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0.2%和56.4%。這已是新能源車市場連續第九個月出現下滑。最近國家出臺政策將新能源購置補貼和免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以促進汽車消費。不過政策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就微型電動車市場而言,在3月份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榜單中,尚未出現任何一款微型電動車,這說明該市場還未回暖。

但最近各個廠家仍然紛紛推出全新的微型車,有分析認為是這些車企想要取代此前的低速電動車。在國內,低速電動車擁有大約百萬輛的市場規模,但政策要求低速電動車市場進行升級轉型,這讓不少正規車企看到了微型電動車的潛在機會。但短期內市場不振、車型增多,微型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將會十分激烈。

與同級別產品相比,車身尺寸是奔奔E-Star的一大優勢。資料顯示,奔奔E-Star擁有3770mm×1650mm×1570mm(長×寬×高)的車身尺寸以及2410mm軸距,這在微型車中已是大塊頭。目前市面暢銷的幾款車型中,奇瑞eQ1同時提供2座、4座版本,但第二排空間狹小。寶駿E100、E200以及新上市的榮威科萊威均是兩座車型,只有長城歐拉R1是標配4座。

從各項指標來看,6.98-7.98萬元的歐拉R1將是奔奔E-Star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首先兩款車價位比較接近,車身尺寸也相近,同時都是四門雙排的設計。相對而言,奔奔E-Star在電機功率上更佔優勢,但歐拉R1在續航方面更勝一籌,7.38萬元的歐拉R1續航為351公里。

考慮到疫情期間消費者的經濟壓力以及二手車的保值問題,長安新能源宣佈為奔奔E-Star提供9999元首付、36期分期付款,以及3年6萬公里以內,可享4.4折保值無憂服務等金融政策。此外,電芯終身質保,等效於10年30萬公里。這些措施將有利於增強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