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戰場,他們的樣子最美

在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中,不論是醫療救治還是隔離預防,不論是交通管控還是設崗排查,共產黨員衝鋒在前,志願者堅守在崗,人民群眾大力支持,無數故事感動人心。陝西省華陰市的幹部群眾用自己實際行動築起了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守護著這一方淨土。今天,讓我們把視角對準一線,把筆鋒指向身邊,採擷一組抗疫期間不同尋常的感人故事。

志願值守的“美少女”

家住廣廈錦園小區的劉佳,今年23歲的她是潼關縣司法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因疫情防控暫時無法返回原單位工作。2月2日在看到共青團華陰市委發出招募疫情防控青年志願者的消息後,她不願宅在家裡,立即報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志願者,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戰鬥之中。

連日來,她被安排到西嶽社區玉祥小區協助臨時支部開展疫情防控勸返、消殺、執勤工作。每天負責對進出小區人員進行身份信息登記和體溫測量,和社區工作人員入戶進行六類人員排查,向小區居民宣傳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提醒居民不要外出居家自行隔離,最大限度的爭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雖然每天都做著同樣些簡單而重複的工作,但她珍惜這次鍛鍊的機會,堅守崗位不言苦不言累。她說:“做為一名公職人員,哪怕暫時無法迴歸自己的本職崗位,也應該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為國家為社會盡自己的一份責任,努力在實踐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隔離留觀點的“白衣天使”

華陰市人民醫院護士陳琳,面對連續工作14天,然後自行隔離14天,期間不能回家,不能照顧家人的選擇時,她沒有退縮,毅然決然堅定逆行、申請擔任隔離留觀點護士長一職。

1月23日,接到任務後,她立即換上工作服,與同事一道對臨時修建的隔離留觀點進行完善整理,從設置病區的標識直到防護物資的發放,她都事事參與、嚴格把關。大年初一,隔離病房遷到新的地點後,她和同事們又忙了將近20個小時,等將一切料理停當,安置好5名隔離患者時已是凌晨2點多。鼠年的新年,她是這樣度過的。

在隔離病區,她和同事們必須戴上嚴實的防護帽、護目鏡、雙層手套,繫上N95口罩,穿上三層以上防護服和過膝的雨靴,連續工作4個小時以上,期間不能上衛生間、不能喝水、不能吃東西。為了減少去衛生間的次數,也為了節省十分緊缺、寶貴的防護用品,她只得少喝水、少吃東西。實在困了,就趴在桌上眯一會。

近20天來,陳琳同志將全部的時間和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別人勸她多休息,她總是說“謝謝!我知道了。”可一轉眼間,她又忙活開了。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缺少照顧的女兒。有一次視頻通話時,當女兒看到陳琳疲憊虛弱的樣子,傷心地哭了,求陳琳回家陪她……。從那以後,再與女兒通話,陳琳都要事先使勁揉搓臉面,好讓面部看起來紅紅的,免得引起女兒再次傷心。

陳琳說:“我既然來到這裡,就要認真工作,要對得起病人、對得起這份責任。”話語裡,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華麗詞彙,但她的話語折射出的是對生命、對健康的無比敬畏,是對群眾、對患者的高度負責,是對職業、對工作的無限熱愛。

播撒愛心的“綠丹蘭”

2月11日,華陰市綠丹蘭美髮廳3名理髮師來到公安局免費為民警和輔警義務理髮,以實際行動助力抗擊疫情防控的這場人民戰爭。

當問到為什麼會想到來為民警理髮時?他們回答道:“看到民警們在防疫一線那麼辛苦,沒有時間回家,也沒有時間理髮,就想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算是為防疫工作盡份力吧。”

整整一個下午,理髮師手裡的剪刀拿上後便再沒放下,理完一個又一個,3個多小時,他們為40餘名民警、輔警理了發。

理髮後的民警笑著說,天天街上巡邏,頭髮長了帽子都不好戴,感謝愛心理發師的上門服務,讓我們從“頭”做起,輕鬆上陣。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沒有硝煙的戰鬥中,華陰的幹部群眾眾志成城,團結奮戰,英勇的衝向疫情防控第一線,奏響了默默奉獻的奮鬥樂章。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猶如一曲曲動人的生命讚歌在華嶽大地迴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