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否真如儒生所講“暴君”還是誰在扣帽子?

歷史匆匆,時光不留。深處淺談大秦帝國。

秦始皇是否真如儒生所講“暴君”還是誰在扣帽子?

他在位37年卻沒有妄殺一位將軍大臣是誰記載的?不是司馬遷嗎?(何為妄殺?就是說沒有道理地殺害,這個不好判別,姑且認為他沒有妄殺吧)

秦軍攻佔燕國卻沒有屠城暴行是誰記載的?不是司馬遷嗎?(司馬遷沒有明寫屠城,但屠城在當時是常態)

他消滅六國未殺王公大臣,自己卻被六國貴族夷滅三族誰記載的?不是司馬遷嗎?(史記沒有記載殺王公大臣,不代表沒有發生,話不能說的太絕,被六國貴族夷滅三族不準確,除了楚國項羽殺了秦王子嬰以及諸公子宗族,秦二世陛下也殺了不少呢,除此之外查無可考)

秦始皇統一六國,興修水利,制定律法,統一文字貨幣是誰記載的?不是司馬遷嗎?

(前面三條有位仁兄告訴我我說的不對,現在我回頭看看,確實有很多疑點,沒有妄殺大臣,沒有屠城,沒有殺王公大臣太絕對化了。不過姑且不管是真是假,既然題主這樣說了,那我們就假定題主說的是正確的,那題主肯定是從史書中得到的答案,也就是說題主自己認為司馬遷沒有將秦始皇描寫為一位暴君,題主自己將自己的觀點瓦解了,因此我沒有進一步求證真偽,我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下面)

秦始皇是否真如儒生所講“暴君”還是誰在扣帽子?

還有,我翻遍了《秦始皇本紀》也沒有發現究竟司馬遷罵秦始皇什麼了,他只是將當時文獻資料進行整理書寫,並沒有說孰好孰壞,不信你自己去看,他只是在記錄完畢之後,在文章末尾添加了每個文章都會有的“太史公曰”,來簡單表達自己的看法,但並不算在正文裡面。中國史書的特點就是正文只敘述而不議論,史官會在最後添加自己的觀點,但正文中絕對不會說是非對錯,因此不會影響讀者對歷史進行客觀思考評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像現在,你不照樣可以從《史記》中讀出秦始皇的好處嗎?難道我們的語文基礎教育這麼失敗?以至於有人根本分不清敘述與議論的區別嗎?更何況司馬遷還清清楚楚地用“太史公曰”四個大字來隔開

(那位仁兄還說我並沒有通讀秦始皇本紀,確實是這樣,但上一段,我已經說過了,我翻秦始皇本紀,是為了看看司馬遷有沒有罵秦始皇,沒有關注細節)

斥他嚴刑峻法,可他卻制定了世界上最早保護人犯權利的法律,嚴刑峻法到底有沒有我不知道,但司馬遷並沒有因此而斥責他,而且西漢也是以酷吏聞名的。至於保護人犯權利的法律,我才疏學淺,請你出示證據

秦法細密動則觸法?事實上卻是文明越進步法律越細密。陳涉因遲到要殺頭而造反?

秦始皇是否真如儒生所講“暴君”還是誰在扣帽子?

出土秦簡顯示遲到僅是罰款。這個尚未得到證實到底是徭役還是兵役,而且農民起義是秦二世時期的事情,出土的秦簡是秦始皇時期的。

儒生講,秦始皇為一己私慾令六十萬苦力修建阿房宮,項羽一把火燒了所有。司馬遷說的是七十萬囚犯,而不是苦力,阿房宮直到秦朝滅亡都沒有建成,且沒有描寫項羽燒阿房宮,說項羽燒阿房宮主要是杜牧的阿房宮賦,不過杜牧寫的是文學作品,用了誇張的手法,並非史實,這麼簡單的道理,不明白嗎?

儒生講,秦始皇是妖孽,是暴君,焚書坑儒暴殄天物。抱歉,說他是妖孽我倒是第一次聽說,不知道題主從哪裡得來的,說他是暴君的儒生的確大有人在,但稱讚他的儒生也不少啊,你不要一棍子打死一片啊,比如明末的大儒都普遍對秦始皇持贊同態度,李贄還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焚書坑儒是記載在史書上的,但司馬遷並沒有對此發表看法,後世儒生有因此而罵秦始皇的確是實情

儒生又記載,秦始皇一生勞民傷財,百姓苦不堪言。還是那句話,記載在何處?究竟是記載在史書裡的,還是從史書裡讀出來的,這兩者有很大區別。而且後世小說和戲劇中往往需要反派角色,秦始皇和隋煬帝是大ip,經常被人們用來形容暴君,但這只是藝術作品。

事實上,十萬里長城並不是秦始皇一人修建的。秦,漢,明,一共修建了一萬里而已。題主想表達什麼?秦始皇修長城天怒人怨是假的?抱歉,史書上並沒有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孟姜女哭長城也是民間故事和歌謠,你可以說這群老百姓不知好歹,非要抵抗秦始皇修長城這麼偉大的事業,不就是送條命嗎,配和我大秦千秋萬代的大事業比嗎?

儒生們惡意詆譭,將術士坑埋,改為坑儒。

拜託,人家好端端的為什麼要將術士改為儒生啊?史記記載的,被坑殺的術士和儒生都有,而且你可以去查一查百度,儒的含義有很多,其中一個比較古老的含義就是術士。山東孔家有一面牆叫魯壁,是當年用來藏儒家書籍的,這些書籍直到漢朝才被發現。你猜猜為什麼要藏起來?有些人覺得殺儒生顯得秦始皇太暴力,硬是要把儒生改為術士,把秦始皇塑造成一個反封建迷信的帝王。因此在這些人心目中,坑儒本來就是不正確的,他們又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就只好偷樑換柱。

儒生們的眼裡,法律是殘暴的,刑法是殘暴的。合著後世王朝就沒有律法了是吧?

到了西漢,儒生一直把秦作為負面教材。不停的醜化秦始皇。還是那句話,拿出證據。我只知道西漢賈誼寫了一篇《過秦論》,說是“過秦”,都快誇出花來了。

但事實上,秦始皇在位殺不過千人,統一六國沒有殘害一名王公大臣,在位期間沒有枉殺過一個官員。你可真是小機靈鬼,這話你都敢說?就是今天的社會,你敢說沒有幾件冤假錯案?孫小果可還沒死呢!

最後,再看看太史公曰怎麼評價秦始皇的

秦並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天下之士斐然鄉風,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歿,令不行於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強侵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當此之時,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

看見沒有,司馬遷稱讚秦始皇統一天下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在期盼著他能使國家安定下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併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孤獨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計上世之事,並殷周之跡,以制御其政,後雖有淫驕之主而未有傾危之患也。

這一段則是對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不能儘快穩定社會進而導致滅亡的遺憾。司馬遷清清楚楚地寫出,秦始皇一意孤行,雖然實行了很多功利千秋的政策,但沒有從根本上緩和社會矛盾,很多政策還停留在戰國時期,不能適應封建社會生產力發展需要。這也是司馬遷第一次說出暴虐二字,但從文章可以明顯看出,司馬遷所說的暴虐是指秦朝歷代以法家為基礎的政策的暴虐,而非秦始皇本人。而商鞅變法之後實行的耕戰制度本來就是為了吞併六國,現在已經大一統了你還用那一套當然會產生問題,歷史向我們證明,漢初實行的“無為而治,休養生息”的道家思想才是最適合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的。

綜上,我們可以總結司馬遷對秦始皇的態度,絕不僅僅是罵他為暴君敷衍了事那麼簡單,他肯定了秦國六代以來變法圖強的辛勤勇敢,肯定了秦始皇統一天下,造福萬民的功績,同時也分析了秦朝迅速滅亡的原因,一是秦始皇實行的錯誤政策引起了百姓的不滿,二是胡亥繼位後變本加厲。這算是辱罵嗎?辱罵不是應該直接說,你罪該萬死,你十惡不赦嗎?抱歉,我們通篇也找不到司馬遷有這種明顯帶有個人感情色彩的文字,如果你們把這種合理的客觀的分析視為辱罵的話,我也無話可說了,難道一定要全部為秦始皇歌功頌德才算公平公正嗎?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而飢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鄉使二世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後,建國立君以禮天下,虛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汙穢之罪,使各反其鄉里,發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約法省刑以持其後,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節修行,各慎其身,塞萬民之望,而以威德與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內,皆歡然各自安樂其處,唯恐有變,雖有狡猾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暴亂之*止矣。二世不行此術,而重之以無道,壞宗廟與民,更始作阿房宮,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紀,百姓困窮而主弗收恤。然後*偽並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於眾庶,人懷自危之心,親處窮苦之實,鹹不安其位,故易動也。是以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藉公侯之尊,奮臂於大澤而天下響應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見始終之變,知存亡之機,是以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天下雖有逆行之臣,必無響應之助矣。故曰“安民可與行義,而危民易與為非”,此之謂也。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於戮殺者,正傾非也。是二世之過也。

秦始皇是否真如儒生所講“暴君”還是誰在扣帽子?

看清楚沒有,是二世之過也,亡秦者胡也,司馬遷認為秦朝滅亡主要責任在於胡亥。還有一些人將中國第一次偉大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汙衊為六國貴族復仇運動,這種人其心可誅,陳勝吳廣起義之時確實打著張大楚國的旗號,但不代表他們就是這麼想的呀,他們只是為了有個名頭而已,他們還打過公子扶蘇的旗號呢,是不是要張大秦國啊?當時六國復出的都是新人,跟之前的六國貴族有本質區別,畢竟是第一次起義,不可能像後世農民起義一樣勇敢熟練,他們跟秦始皇一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局面,將自己隱藏於六國復出的面具之下,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最後說一些我自己的看法。秦始皇首次統一國家,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這是很偉大的,但並不代表他做什麼都是對的。作為一個前無古人的帝王,他肯定會顯得手足無措,因為沒有人可以為他提供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別說是秦始皇,換作你我,兩三年就把自己玩死了,因為你們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秦始皇跟後世的皇帝不一樣,他不僅是統一天下的皇帝,還是改變社會制度的開拓者,一個新的制度成立之初,錯誤在所難免,比如新中國在八十年代之前發生的那些事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我的意思是,秦始皇不會因為焚書坑儒和大修長城就成了萬惡不赦的暴君,同樣,有些人也不要妄想把他的錯誤全部隱藏,把他塑造成一個仁君,一個殺伐果斷,滅國無數的人很仁慈這話說出來你信嗎?前幾天看到一個文章說地主裡面也有好人,但是仍然要沒收他們的土地,因為這是社會制度的問題,不能用道德標準來評價,用好壞來評價秦始皇的人跟那些說地主裡面也有好人的人應該是同一類人,秦始皇是一個制度的開拓者,不能用簡單的道德來評價。其實不只是秦始皇,研究歷史人物都不應該只用道德標準來評價,因為研究歷史最簡單的目的就是要弄清當時發生了什麼事,至於這件事的好壞要看它對大局造成了什麼影響,而不是隻盯著當事人的個人品德,否則研究歷史的意義就不大了。我們平時說歷史人物孰好孰壞是為了將歷史趣味化,以滿足我們的精神需求,但不應該大肆宣揚,將其奉為真理,真理是不能摻雜個人感情色彩的。

秦始皇是否真如儒生所講“暴君”還是誰在扣帽子?

還有,的確有很多史家和讀書人對秦始皇進行片面的評價,其中也不乏顛倒黑白者,如《金史》中,完顏亮問一位大臣,自古皇帝有不用科舉的嗎?這位大臣就回答,秦始皇。在這裡史官就將秦始皇塑造成為了一個討厭讀書人的形象,為了這個形象,史官甚至不惜將隋唐才出現的科舉直接穿越到了秦朝,可事實上秦始皇討厭讀書人嗎?不見得,最起碼他的朝堂上還是有不少博士的。凡此種種吧,畢竟嘴長在別人身上,別人想怎麼評價都行,就像現在,我告訴你們不要用道德標準來評價秦始皇,可是依然會有很多人來評價,因為有意思啊,可以作為聊天時的談資,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古代罵秦始皇的人跟現在誇秦始皇的人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不過從水平來看,有些人離古人差的還遠,畢竟古人辯論的時候只想著如何用道理壓倒對方,而有些人張口就是你錯了你錯了,你不贊同我就是為儒家洗地

更新:說一下我眼中的秦朝政策問題

第一,統一問題。秦統一天下後,為穩固統治,統一車軌,度量衡,文字等,這都是利澤當世,功在千秋的大事業。但不代表所有的統一都是好的,秦始皇作為制度的開拓者,跟M主席一樣,在一定程度上有理想主義傾向,他簡單的認為應該把所有的東西都統一起來,天下就會永遠太平,因此除了統一上述東西外,他還想讓天下人說一樣的話,有一樣的思想,每天都嚴格按照他頒佈的法律來進行工作休息,其中,焚書坑儒和修長城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他焚書坑儒的目的也不外是感到這些東西沒有用處,百姓只好好好勞作就行了,一切都聽當官的。說實話,這就顯得過分了,產生了兩個基本錯誤,一是將百姓當做了機器,二是對官員的盲目信任,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某段時間,盛行“兩本賬”,中央一本帳,地方一本帳,越往下任務越重,最終造成三年“自然”災害,餓死了很多人。這還是新中國,我根本不敢相像兩千年前是什麼樣子,就算秦始皇制定的法律真的合情合理,但交給一群不受限制的官員手裡真的能認真貫徹下來嗎?因此在統一問題上,秦始皇有些剎不住車

二,焚書坑儒。這個事情肯定是真實發生了的,而且史記上記載的也基本正確。問題就在於事件本身的對錯一直有爭議。有人認為做的對,有人認為不對。我認為,焚書確實不應該,但坑儒與焚書顯然不是一個量級。焚書是焚天下言論思想之書,坑儒不過殺了四百多人,且不論這些人是不是真的該死,因為殺了四百多人就被罵作暴君確實有點不妥。還有,並非古代所有儒生都不認同焚書坑儒這一事件,李贄就表示同情秦始皇和李斯,認為他們在當時的情況下只能選擇這麼做。

三,修長城。史記上關於修長城的部分一帶而過,並沒有著墨太多,因為正如題主所言,修長城不是秦始皇的專利,春秋戰國就開始修,一直修到明朝。對修長城表示反對的主要還是記載在民間故事和歌謠裡,也就是說修長城這個舉措,儒生是不反感的,百姓才是最反感的,畢竟無緣無故被拉去修長城,誰也不願意。而且,修長城死了不少人也是真的,為何這樣說呢?我們可以從近代史推斷出來,抗戰時期國民黨徵壯丁,為了避免壯丁逃跑,就規定不能讓其在本土作戰,也就是說從雲南拉的壯丁可能要跑到河南作戰,數千裡之遙啊,在路上這些壯丁的生命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大半不是死在戰場,而是路上,這是我們大中華民國時期發生的事情,你猜猜兩千年前又會是怎樣的腥風血雨!

關於如何評價歷史事件的問題:

其實很簡單,就是全面具體理性地看問題

比如修長城,贊同者則說秦始皇遠見卓識,雄才偉略,反對者則說秦始皇勞民傷財,自取滅亡。事實上,他們說的都不錯,有時候,我們做事就要面臨雙刃劍的局面,甚至我們收穫的與失去的一樣多也是有可能的。對於史書上的記載,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焚書坑儒是殘暴,有人覺得是雷厲風行,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關於秦始皇的問題:

秦始皇不管再怎麼偉大,也只是一個封建帝王,所做的一切不論好壞都是為了延續自己的統治,過度崇拜和拔高沒有益處,也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然,因為過去對秦始皇的誤解,使得現在一些人為了給他翻案而矯枉過正也是可以理解的現象。不過什麼事都得有個底線啊,有些人甚至直接說出秦朝無比先進,法律多麼公正,皇帝多麼優秀,秦朝的滅亡是中華民族的倒退等既無證據又充滿偏激的話語,只會引來更多人的不滿。

關於司馬遷的問題:

史記作為二十四史的龍頭老大,分量不言而喻,但也不是完全真實和正確的。第一,文字作為事物的抽象描述,肯定不能百分百還原真相,第二,司馬遷即使再怎麼大公無私,在不知不覺中也會帶入自己的個人情感,儘管不是那麼明顯。但是否我們就因此而將史記全面打倒呢?當然也不行。比如司馬遷對李廣的記載,很多人都認為司馬遷偏愛李廣,不惜筆墨,為其辯白。不錯,司馬遷的確跟李家關係不錯,也正因對其比較熟悉,他才可以花費大量筆墨去描寫,而司馬遷的文筆又極好,甚至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就將讀者帶入到他的思想裡,於是現在就有人開始認為司馬遷假公濟私,李廣沽名釣譽。但是這都是沒有根據的猜測,我們並不能證明他所寫的是錯誤的,而且李廣的事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即使司馬遷也不可能全部洞曉,更何況是千年以後的我們,但最起碼我們可以知道,李廣是一個將一生奉獻給大漢邊關,守衛疆土,抵抗匈奴的好將領,他的遭遇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不能一概而論,其中可以確定的幾點就是,跟文帝武帝兩朝的戰略戰術變化有關,李廣身處其中,不能應變,他鎮守一方時,就能屢戰屢勝,率兵出征,就無功而返,跟他過早成名也有關,使得他成為匈奴的重點照顧對象,要麼對其大舉圍剿,要麼錯開他的兵鋒,最終“無尺寸功可以封侯”,這是李廣和司馬遷都承認的。

歷史的魅力就在於我們只能不斷接近真相,卻永遠也達不到百分百。因此我們只能根據現有資源作出有限的判斷,當然,我們可以大膽猜測,但不等於大放厥詞。我對秦朝沒有好惡之分,對儒家也不感冒,我只是想盡量真實地還原當時的場景,聊以解憂而已。至於是非功過,千年已逝,又何足道哉,且留給好事者去評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