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

簡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

高級茶藝師| 中級評茶員|無我茶會指導老師|臺灣陸羽泡茶師

"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說的就是茉莉花茶,它又名茉莉香片,屬於花茶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

世界上茉莉花茶的發源地是福建福州 ,福州茉莉花茶源於漢代,在清朝時被列為貢品,有150多年曆史。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國家的外交禮茶 。

簡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

茉莉花茶是將茶葉和茉莉鮮花進行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成的茶葉 ,其香氣鮮靈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柔軟。

北方人都喜歡喝茉莉花茶,因為它清香甘甜。還有它具有寧靜養顏美容的功效,受到很多都是都市白領的喜歡。

簡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

茉莉花茶的的製作工藝主要有以下步驟:

  • 茶坯的準備(茶坯只能是烘青綠茶)
  • 鮮花養護
  • 窨花拼和
  • 通花散熱
  • 起花
  • 壓花(“壓花”可有可無,視情況而定)
  • 提花(“提花”可有可無,視情況而定)
  • 勻堆裝箱
簡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

茶坯的準備

(茶坯只能是烘青綠茶)

茶坯的原料:烘青綠茶

茶坯的處理流程:

  1. 復烘,溫度控制在100度到120度,復烘的目的是降低幹茶的陳味雜味去除溼氣等。
  2. 冷卻,復烘後的綠茶茶坯要冷卻到1度~3度,才可用於拼和鮮花,溫度過高影響茉莉花吐香。
簡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

鮮花養護

鮮花原料:茉莉花與玉蘭花。

鮮花養護流程:

  • 茉莉花與玉蘭花的採摘

採摘下來的鮮花要攤涼在水篩上,讓鮮花的氣溫與水分蒸乾。因為鮮花采摘下來在經運輸的途中,鮮花會碰撞使氣溫升高,影響花苞吐香,所以需要攤涼。

  • 鮮花堆積

鮮花堆積是為了鮮花吐香與開苞。開花溫度是在32度-37度,大於或小於這個氣溫都不能使鮮花開苞跟吐香。

如花溫小於32度可用熱風機適當催溫。

如花溫大於38度則要薄攤花堆,薄攤高度在15cm-20cm,降低溫度,促進氧化促使花苞吐香,以免高溫使鮮花變質。

簡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

  • 篩花

當鮮花開放到60%的時候就要開始篩花。

篩花目的:篩選鮮花大小。

注意事項:窨花的花朵大小要一致!不能混用!

比如有1號花和2號花,1號花花苞大且香,2號花品質差不多但花苞較小。它們都是用於窨制同一批茶,不可將1號2號花混合去窨花拼和,而是先用1號花去窨,再用2號花去窨。

簡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

  • 玉蘭花打底

用玉蘭打底的目的是提高茉莉花茶的香氣濃度。

玉蘭花打底的方式有3種:

  1. 茶坯與茉莉花拼和前先跟玉蘭花拼和。
  2. 起花的時候再與玉蘭花拼和。
  3. 茉莉花與玉蘭花一起拼和茶坯。

玉蘭花打底的茶花比例:

  1. 茶坯先跟玉蘭花拼和的比例是100kg:1%。
  2. 起花的時候再與玉蘭花拼和的比例是100kg:0.3~0.5%。
  3. 茉莉花與玉蘭花一起拼和茶坯的比例沒有做特別規定,筆者覺得也是可以按100kg:1%,這個比例。
簡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

窨花拼和

窨花拼和流程:

  1. 將花和茶坯按比例準備好。
  2. 將茶坯平攤在乾淨的窨花場地上,厚度大約10-15cm。
  3. 將鮮花撒在茶坯上,一層茶坯一層花,循環操作,大概3-5層,大概高30=40cm。
  4. 用鐵耙在橫斷面上扒開,讓茶坯和鮮花拌勻,再進行通花散熱。
簡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

通花散熱

通花散熱的目的是為了讓已經拌勻的茶花充分散熱,將茶堆扒開散熱到10cm左右,再每隔15分鐘再翻拌一次。

大概5,6小時以後,茶堆溫度上升到40度左右,鮮花已經凋萎顏色呈現微黃且嗅不到香氣的時候可以起花了。

簡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

起花

起花就是將茶花分開。花中不含茶,茶中不含花。

簡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

壓花

(“壓花”可有可無,視情況而定)

  • 壓花定義:壓花是起花後的花渣還有香氣,再用這些花渣去窨制等級較差的茶坯,用花香來提高茶葉的香氣去除茶葉的粗老味。
  • 注意事項:壓花要和起花一起進行,因為剛起的花渣的花香氣還純正且清香,但如有異味或是水汽則不可用!
  • 壓花的茶花比例為2:1。即100kg的茶葉用到50kg的花渣。
  • 壓花時間:4-5小時。
簡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

提花

(“提花”可有可無,視情況而定)

  • 提花是提高花茶的鮮靈度,換句話說就是復窨花。
  • 提花操作方式:與窨花相似。用大朵飽滿香氣充足的鮮花與原先的花茶拌勻
  • 提花的茶花比例:10比1。即100kg的茶葉用到10kg的花。
  • 提花時間:6-8小時。
簡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

勻堆裝箱

勻堆裝箱就是將成品花茶裝箱。

文 | 卿氏界

圖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