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縣平城鄉黨建引領:小紅薯大產業鋪就脫貧致富之路

河南黨刊開封訊 :( 毛世勤 通訊員 孫霞芝 ) 在杞縣平城鄉後屯村純紅薯粉條加工廠,一杆杆粉條錯落有致的懸掛在空曠的田野中,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這裡務工的村民正將一排排曬乾後的粉條裝載上車。目前雖不是紅薯粉條加工涼曬的黃金季節,但在這裡因現代化加工、冷凍技術的改進,讓這裡的純紅薯粉條加工正加足馬力趕生產、忙銷售。

杞縣平城鄉黨建引領:小紅薯大產業鋪就脫貧致富之路


杞縣平城鄉黨建引領:小紅薯大產業鋪就脫貧致富之路

杞縣平城鄉後屯村村委會主任張廣連告訴記者:“我們村發展粉條加工業好多年了,目前有粉條加工廠一座,每年可加工粉條500多噸,加工收入60多萬元,有工人40多人,其中貧困戶10多人,每天每人可收入100元。我們計劃,明年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達到年加工粉條800噸,把村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安排到這裡打工,增加他們的收入。通過產業發展帶領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

貧困戶田玉歌就是其中一位,今年60歲出頭的她因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像別人那樣外出務工,在當地村兩委的協調幫扶下,她和村裡十幾位貧困戶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一天下來可收入200元左右。

杞縣平城鄉黨建引領:小紅薯大產業鋪就脫貧致富之路

杞縣平城鄉黨建引領:小紅薯大產業鋪就脫貧致富之路

加工離不開原材料最原始的種植,在平城鄉前屯村長友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脫毒紅薯育苗大棚內,貧困戶張素花正在剪紅薯秧。“每年到這個季節,我都到這裡來打工,一天能掙五六十塊錢,我已經很滿足了,年齡大了,在家看娃、掙錢兩不誤。另外合作社還免費給我們提供紅薯苗,可以自己種植。”

一條產業,一頭連著加工、一頭連著育苗種植,紅薯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拉長,不僅讓當地農民嚐到了甜頭,也讓平城鄉紅薯這張“名片”越來越火。成為了當地脫貧致富、產業發展的重頭戲。

由於紅薯種植易管理、產量高、銷路好等特點,該鄉的紅薯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農民收入也逐年提高,全鄉紅薯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8000畝左右。如何讓老產業煥發新生機,把這種資源優勢轉化為最大經濟效益,為脫貧攻堅注入新活力。近年來,杞縣平城鄉經過調研論證、外出取經,按照合作社組織帶動、能人示範引領,把紅薯作為農民脫貧增收的特色產品和產業來打造,大力培育發展集中連片種植,不斷拉長紅薯深加工業,延伸產業鏈,推動小紅薯成就大產業。形成了以紅薯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帶動貧困群眾增收促脫貧。目前,全鄉粉條加工企業15家,帶貧人數159戶。

2020年,杞縣平城鄉為把紅薯粉條加工產業做大做強,高手筆劃了紅薯深加工產業發展項目,預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0萬元,帶動貧困戶109戶270人。採取務工幫扶、受益分紅、訂單收購等帶貧模式,通過帶動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與務工,對受益的貧困戶每戶分紅1000元--4000元,對全鄉範圍內種植紅薯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以每斤高於市場價0.2元錢的價格回收紅薯粉芡等方式,建立健全長效帶貧機制,築牢扶貧產業持續發展根基,讓更多貧困群眾通過紅薯這條產業日子越過越紅火。

新聞熱線:0371——659385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