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換書這事,談談我們的想法

說起二手資源循環不得不提日本最大的中古連鎖店 BOOKOFF,一家像逛超市一樣輕鬆的循環商店,書籍也是簇簇新。BOOKOFF 的業務模式對我們平臺觸動很大,但在中國復現這一模式,環境差異是巨大的。


我們覺得它應該是基於物流的,數據化的,社區化的。登錄平臺就可以換書,無需換書前的自己找渠道、聯繫對方、回覆慢、耗時長等問題;換到的書品相整潔,發貨快捷;換書雙方之間省去了價值比對的麻煩,想換就換,但依然可以因為同一本書互相認識。換享好書創立之初,我們就希望能夠提供完全不同於傳統買書的體驗。雖然在我們心裡它會是循環業的亞馬遜,但目前看起來只是一間小小的線上換書平臺而已。


換享好書雖小,卻也五臟俱全。

就換書這事,談談我們的想法

在功能方面,用戶可以通過搜索書名或者用戶名精準地找一本書,或者可以瀏覽主頁系統推薦的好書發起求換,還有就是在分類查詢欄查找不同種類的書。所以我們認為找書渠道太窄,書籍分類不夠明確,對某一類目特感興趣的用戶不太友好,於是參考現有用戶的建議,我們決定在之後增加一個書單推薦的功能,整合一部分用戶上傳的同一類目的書,精準、有效地提供可換的好書。


就交換步驟來講,可能很多初次嘗試在我們平臺換書的小夥伴覺得步驟多,看不懂。交換步驟是一個核心問題,一鍵上傳、交換是我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也討論過很多次,之所以反覆討論還是達不成一致是因為換書平臺,每個用戶既是買家又是賣家,平臺只是起到一個保證雙方權益的作用,這就涉及每個人既要交押金讓對方發貨,也要給對方發貨的兩個步驟。


當然,我們也在構思一個新模式:用戶登錄首先綁定芝麻信用,這就免去了雙方支付押金的步驟,匹配成功後各自發貨即可。但這種方式也有兩個問題,一是新用戶上來就綁信用分可能不太願意,這就導致用戶量會少;二是改動太大,還有很多功能需要完善,先簡化流程是否值當?


這就需要用戶給與我們的寶貴建議,所以你們的反饋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還有多人匹配的功能,我們的想法是:兩人匹配成功,可能A想換B的書但B沒有看上A的書,但如果第三者C剛好有B想看的書,也喜歡A的書,那三人就形成了"多角戀"的關係了,大大提高了換書的成功率,但功能也是剛上線,避免不了用戶懵圈,反饋不明確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正在解決的事。我們希望,之後可以讓千千萬萬的用戶享受換書的便捷性。


待解決問題很多,好在用戶喜歡。但值得高興的是圖書互換這種方式,正在社區、書店和網上“滿血復活”,成為不少人選擇的時尚生活方式。這也是我們堅持做這個免費換書平臺的原因。


有的社區組織圖書“集市”,引導小朋友們相互換書、互通有無;在一些書店,讀者可以以舊換新,舊書也能重新上架;此外,在我們平臺,讀者能以舊書換舊書,以書幣換自己想看的書……方式不同,形式各異,但說到底都一樣,都是將手上的書,共享、交換,實現循環。


圖書交換,好處不少。首先,綠色環保,減少浪費。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一本書看完後就開始慢慢“蒙塵”,無人閱讀,書的價值也就無法發揮,“流轉”出去屬於盤活資源,意義不小。其次,有社交功能。社區也好,線上也罷,都是一種渠道,能為閱讀愛好者建立聯繫,在此基礎上交流心得、相互探討,也就水到渠成。


更重要的一點,在於提供動力。“人不讀書,其猶夜行。”當前,越來越多人明白閱讀的重要性,與此同時,人們獲取圖書的門檻更低,渠道越來越多,但不少人仍未形成閱讀的習慣。比如,辦公室書架上擺滿書,卻一本比一本新。古人云,書非借不能讀也。其實,換書和借書相似,也有可能為人帶來更多樂趣,帶來一些動力。跟不同人瞭解他們看到的好書,跟興趣相近的人共享、互換——當前,閱讀的載體越來越多,閱讀形式、活動等其實也可以更豐富。


最後在假期末,換享好書希望大家在這個晴朗的午後,洋溢著暖陽,翻開一本換來的好書,與上一代讀者一般,沉浸在這一場心靈的旅行中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