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位於驪山北麓,總面積達56平方公里,是至今未被盜掘的皇陵。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這是個原地發現、原地建館、原地展出的移植性博物館,共歷時38年,經72萬人的努力,相繼開放一號、二號、三號坑。展出面積14260平方米,共有陶俑、陶馬約8000餘件。這是座古代雕塑藝術寶庫、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俑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這是一個由步兵、車兵組成的長方形軍陣。按已出土的陶俑、陶馬的排列密度推算,一號坑可出土6000多件兵馬俑。是面積最大,出土最多,最有看點的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陶俑大小如真人,身披鎧甲,手作持兵器狀;腰束革帶,腿紮裹鞋,或直立、或側立、或半跪。再觀他們的面容,喜怒哀樂、老壯青少,無一相同。上千秦俑排列整齊、威風凜凜,嚴陣以待。這裡還陳列著正在維修中的兵馬俑,告訴人們修復陶俑的繁雜過程。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一號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二號坑的坑為弩兵、戰車、騎兵穿插組合成的混合部隊,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將軍俑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跪姿射俑

三號坑是統領1、2號坑的軍事指揮部,出土68個陶俑和4馬1車。坑中的陶俑排列,兵器配備,出土文物,為研究古代指揮部形制、出戰儀式,命將制度及儀仗服飾、裝備等問題,提供了珍貴資料。同時,它是三個坑中唯一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坑,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豔。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文物陳列廳,館內詳細介紹秦始皇生平事蹟及秦帝陵考古發現成果,集中展示秦始皇陵的出土文物,讓遊客飽覽兩千年前的真實史料的同時,還能近距離欣賞文物精品豐富而精緻的細節。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近距離觀賞秦俑的頭飾、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各有不同,定會驚歎古人工匠高超的技藝。館內有兵馬俑的工藝紀念品,做工同樣十分精緻。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秦始皇陵兵馬俑——西行散記(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