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從學習的角度來看,數碼相比於膠片的功能優勢之一,能夠通過實時預覽,對構圖和曝光進行必要的調整。而膠片則需要耐心等待,這也導致回看成片時,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糾正錯誤的機會。隨著相機上的LCD監視器變得越來越清晰,分辨率越來越高,審閱機內照片逐漸變得更加可靠。並且以此為基礎的數字化監看工具,也為拍攝帶來更多便利。

在本文中,我們將系統學習利用相機的“實時取景”以及“圖像回放”中的監看工具,減少廢片,提升出片率。

曝光監看工具:直方圖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直方圖可以直接反映當前場景中的光線結構,告訴我們圖像的曝光是否滿足拍攝預期。從而提高攝影師在前期拍攝中對曝光的控制,以及在後期處理中對圖像影調關係的解讀。

對於直方圖的誤區: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通常,攝影初學者習慣根據LCD監視器來評估曝光,從而陷入直方圖無用論的誤區。其實相機的LCD(實時取景)和EVF(電子取景)都具備可調亮度。另外,在明亮的陽光下或漆黑的夜晚中查看圖像,不同的環境光以及屏幕亮度和屏幕本身清晰度等因素,都會對所查看的圖像帶來極大的偏差。我們更應該通過LCD評估構圖,或查看景深和焦點清晰度以及動態模糊效果等要素。

那麼,如果我們不能相信眼睛所看到的內容,應該如何調整曝光?答案是:直方圖。對我們來說幸運的是,相機的製造商給了我們直方圖,以作為一種工具來更精確地評估數字圖像上的曝光。

如何解讀直方圖?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直方圖作為一種統計圖表,能夠通過橫軸與縱軸,直觀地反映數據的類型與分佈情況。在數碼攝影中,直方圖的橫軸顯示了圖像的255亮度級別,從圖的左邊緣的(0)純黑色到右邊緣的(255)純白色。縱軸上的增長表示特定亮度級別下的相對光量的像素數量,其峰值越高,圖像中該亮度的像素越多。簡而言之,直方圖是圖像亮度內容以圖形數據形式的直觀顯示。

直方圖判定動態範圍: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通常我們希望在一張照片中獲得更多的畫面細節,但由於相機的動態範圍有限,極易在圖像中出現陰影欠爆或高光過曝的區域。然而直方圖上的兩個末端可以很好地評定相機的動態範圍,圖的左側(純黑)或右側(純白)邊緣一旦被觸及,則表明亮度光譜的對應一端有數據丟失,直方圖的顯示方式也決定了我們在特定情況下如何調整出均衡的曝光。

當然出現過曝或欠曝也並非就是錯誤的,均衡的曝光並不是每位攝影師針對每張圖像的目標。曝光並沒有“對錯之分”,它僅代表當前畫面的影調以及攝影師希望傳達的視覺內容,因此也沒有針對所有情況下的“理想”直方圖。

直方圖判定畫面影調: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畫面的影調因圖像而異。在直方圖中,我們可以通過存在大部分亮度值的區域來評定畫面的“影調關係”。雖然直方圖可以劃分出極為細緻的光影分佈,但是對於影調的表達來說並非極為精確,我們僅需將橫座標拆分為五個主要區域即可(以亮度級別從左至右依次為:黑色色階、陰影、中間調、高光、白色色階)。通過解析這五個區域的數據分佈,我們可以大致總結出五種較為有代表性的影調類型。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中間調:在直方圖中,中心峰值集中在中間調區域,均勻向兩邊遞減,主要佔據陰影、中間調、高光三個區域,通常不會觸及到圖表邊緣。其特點是:影調均衡,畫面的明暗配置得當,有較為豐富的層次感,能夠構成影調反差均衡的畫面。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亮調:也稱之為“高調”。在直方圖中,峰值主要分佈於圖表右側的中間調、高光、白色色階三個區域。其特點是:明亮的場景不僅可以給畫面輕盈的感覺,還通常暗示著樂觀和積極的信息或情緒的開放性。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暗調:也稱之為“低調”。在直方圖中,峰值主要分佈於圖表左側的黑色色階、陰影、中間調區域。其特徵在於:大量運用較暗影調構成畫面,能夠產生神秘的氛圍,並給予一種剛毅、凝重、情緒化的視覺效果。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高對比:也稱為“硬調”。在直方圖中,峰值趨近於圖表的兩側邊緣,意味著存在很大範圍的明暗區域,而中間色調包含較少像素,是光影對比鮮明的影調形式。其特徵在於:畫面的反差強烈,擁有較少的過渡,給人以豪放和粗獷的畫面情緒,以及較強的質感。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低對比:也稱為“軟調”。在直方圖中,峰值較大範圍地聚集於中間調,由於缺少高光和陰影的像素,從而使照片更平坦柔和,是光影對比較弱的影調形式。經常出現於大霧或陰雨環境。其特徵在於:畫面對比弱,反差小,給人的畫面情緒以柔和、細膩、含蓄為主基調。

儘管攝影是一種思想和觀念的藝術表達形式,但仍然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因為我們正在使用先進的相機來捕獲圖像,所以無論對於前期拍攝還是後期處理,瞭解和使用這些技術概念都尤為重要。

曝光驗證工具:高光顯示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如今大多數相機都具有一項不錯的曝光驗證工具,即高光顯示。與直方圖不同,當我們查看圖像時,任何曝光過度呈現“死白”區域都會閃爍,從而警告照片的某些區域處於曝光過度的狀態。

雖然高光顯示模式通過閃爍受影響的像素來提醒您過曝的高光區域,但是僅僅因為您看到閃爍的警報並不意味著您應該調整曝光,該決定取決於警報發生的位置以及圖像其餘部分的曝光方式。

  • 如果主體看起來很好並且高光過曝顯示在背景中,我們則需要考慮是否恢復過曝區域的細節後,選擇性調整曝光。
  • 如果是主體或場景中產生大範圍過曝,則需要降低曝光,再次進行拍攝。

高光顯示的設置: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不同的相機廠商對相似功能,往往都具備不同的名稱,當然這也意味著在設置與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尼康的相機中,在“播放顯示選項”菜單中尋找“加亮顯示”複選框。對於佳能相機,需要在“回看”菜單中找到“高光警告”選項。啟用此功能後,在回看照片時,任何過曝的高光區域都將緩慢地閃爍黑白。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索尼與其他廠商有所不同,會以“斑馬線”顯示高光警報。在“相機設置2”選擇勾選“斑馬線”後,還可以對其斑馬線靈敏度進行調節,數字越大,靈敏度越低。在設置上,如果拍攝場景包含較多白色元素,建議設置在90至95之間。如果是拍攝人像,在70至80之間最佳。

對焦檢視工具:顯示自動對焦點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對於出片率的威脅也不僅僅侷限於曝光,焦點的控制也尤為重要。雖然如今的數碼相機都擁有強悍的自動對焦性能,但是跑焦與失焦的情況仍會出現。顯示自動對焦點工具可幫助我們在回看圖像時,快速檢視焦點位置與合焦情況,尤其是在沒有明顯原因導致對焦不佳的情況下,有助於在拍攝時進行及時校正。

開啟顯示自動對焦點後回看圖像,在不縮放的情況下會自動用紅色方框顯示自動對焦點預覽,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 選擇自動對焦並啟用對焦點擴展,則僅會顯示所選的自動對焦點。不會顯示使用了哪些自動對焦輔助點來實現對焦。
  2. 在拍攝前釋放對焦,則會丟失自動對焦點顯示。除非在拍攝時該自動對焦感應器處於活動狀態。
  3. 如果對焦後重新構圖而沒有釋放自動對焦,則最終顯示對焦點在畫面原始位置。

手動對焦工具:峰值對焦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雖然現代相機上的自動對焦系統可以應對大部分的拍攝場景,但是一旦涉及到低對比度的弱光環境或微距等題材時,速度與準確率又顯得捉襟見肘,所以手動對焦一直都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另外現代相機也可使用轉接環,對舊的手動鏡頭進行適配,獲得更低的拍攝成本。用戶和製造商也一直在尋求通過各種不同的技術手段來簡化手動對焦。其中一種技術是峰值對焦,這是影視攝影非常普遍的一種輔助手段,但現在正逐漸被攝影師掌握。

如何應用峰值對焦?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峰值對焦的工作原理是檢測場景中對比度最高的邊緣(因此也是聚焦最多的邊緣),並以明亮的顏色突出顯示它們。當我們轉動對焦環進行對焦時,疊加層會實時在圖像上移動,因此可以快速查看哪些區域是清晰的。

目前支持峰值對焦的主流相機,都可以根據所拍攝的場景或拍攝對象調整峰值水平,或更改峰值高光的顏色,以使它們與圖像中的顏色形成對比並更易於查看。

結語

即使攝影的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但仍然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領域,學習曲線陡峭,需要專門的培訓和知識,以及大量的思考和實踐。如果您真的想改善自己的攝影技巧,歡迎參加《21節精品課,帶您入“坑”攝影》的系列課程(內容還在持續增加中)。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也可以免費加入《攝影這個圈》,與眾多攝友進行網絡研討,另有多位導師和眾多領域從業者每天為您提供幫助。

1個好工具,可以讓你少拍10組“廢片”(這裡有4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