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帶苦澀味,就不是好巖茶嗎?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帶苦澀味,就不是好巖茶嗎?

丨本文由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巖茶課堂

丨作者:李麻花

《1》

常有人提,巖茶該怎麼入門?

答曰,無解。

只要多喝,你就已經離喝懂巖茶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午後,看到一個常規的話題討論:

有苦澀感,就不是好巖茶嗎?

其實不一定哇。

很多新人在剛開始喝巖茶時,會遇到這樣的攔路虎——苦澀。

甚至於,不少人會覺得喝巖茶,要比其它茶更苦。

排除茶葉本身品質的影響。

入門喝巖茶時,覺得巖茶滋味偏重,苦澀感強。

與新人的味蕾敏感度有關。

苦與澀,在巖茶中屬於比較常見的滋味。

特別是喝經過坐杯的茶,更是讓人苦不堪言。

究竟,武夷巖茶的苦澀感,是怎麼來的呢?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帶苦澀味,就不是好巖茶嗎?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帶苦澀味,就不是好巖茶嗎?

《2》

先來聊一聊,苦澀味的來源。

苦,屬於一種味道。

澀,是一類感覺。

苦與澀,相伴而生,是巖茶裡的常見拍檔。

茶葉當中能夠產生苦澀味的物質,類型比較多。

包括咖啡鹼,可可鹼,花青素,以及部分的苦味氨基酸等。

它都會為茶湯帶來苦苦的滋味。

至於澀味的產生,通常與多酚類、兒茶素類物質相關。

具體到武夷巖茶中,講究“開面採”的巖茶。

往往在茶青鮮葉較為嬌嫩的狀態下采摘,澀味感要高於粗老的葉片。

舉個例子。

一芽兩開面的茶青,由於葉片內兒茶素物質含量更高。

於是會比採一芽三開面、四開面的巖茶,澀感更強。

巖茶的澀,說起來比較複雜。

它一方面,與茶青鮮葉的老與嫩相關。

採摘嫩,易苦澀。

與之同時,它還會與巖茶的品種相關。

如白雞冠、丹桂等品種,由於葉片內天然存在的苦澀味物質含量高。

所以這些特定品種的巖茶,更容易做出苦澀味。

如果這類品種,做出來的成品茶,苦澀度不明顯。

那麼說明,它們的工藝水平很高。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帶苦澀味,就不是好巖茶嗎?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帶苦澀味,就不是好巖茶嗎?

《3》

巖茶中苦澀味的存在,一定不好嗎?

還真不一定。

誠然,喝到一杯又苦又澀的茶,滋味感覺不佳。

因為茶湯中的澀味物質,容易刺激我們的口腔。

從而,產生一定的收斂感。

像咬到了一口生柿子,又像用一塊乾毛巾在舌面上反覆摩擦。

不過,對於巖茶而言。

正常品質的武夷巖茶,在製茶過程中,大部分的澀感可以通過焙火處理掉。

武夷巖茶的焙火,目的是將茶葉內部的水汽,進一步烘乾。

與此同時,讓茶葉內部焙進火,獲得獨特的風味。

在焙火的進程中,伴隨著水汽的散失,茶葉內部的澀味物質也在進一步排出葉片外。

從而,在最終能喝到的成品茶內,澀感並不明顯。

一泡喝起來苦澀感不明顯的巖茶,必然是好山場+好工藝的產物。

不過,對巖茶的核心風味而言,苦澀滋味的存在有必要性。

有位武夷山的茶農,和麻花分享他的試茶經驗。

每年新茶製作時,茶農們需要大量試新茶。

希望能從中找出不足,或是可以改善的地方。

讓一泡巖茶的香氣與湯感達到更完美的狀態。

不過在試毛茶時,如果發現泡出來的湯水,沒有一點苦澀度。

那麼,憑著他們多年的製茶經驗。

往往能做出推斷。

毛茶喝起來不苦不澀的茶,往往製出成品茶後,滋味易淡寡、淡薄。

這樣巖茶,往往品質級別比較低。

因為茶葉內部的兒茶素、咖啡鹼含量少。

最終制出來的成品茶,泡出來難以有足夠的厚度與飽滿度。

可見,巖茶內部適當存在的苦與澀,能夠增添茶湯的複合風味。

整體綜合的茶味物質含量高,後期做出來的成品茶,才能更加濃醇鮮爽。

入口細膩淳滑、韻致獨到!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帶苦澀味,就不是好巖茶嗎?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帶苦澀味,就不是好巖茶嗎?

《4》

什麼樣的苦澀味,才算是正常的?

答曰,能化得開就是好茶。

有苦澀感,並非意味著一款巖茶,罪大惡極。

恰恰相反的是,巖茶內呈現苦與澀的滋味,屬於茶味物質的重要組成。

如果一泡肉桂與水仙內,兒茶素、多酚類等物質含量少。

那麼往往泡出來的茶湯,達不到完美的厚度。

不過,凡事過猶不及。

苦澀味太重,剛將茶湯嘗入口,嘴巴就感覺又澀又麻。

像是咬了一大口的苦竹筍,苦和麻木的感覺瞬間將味蕾包圍。

長久的,長久的,都沒有消散。

這種苦澀、澀麻的感覺,完全在舌面上化不開。

喝茶過後,怪異和難受的滋味,久久的停留。

而正常品質的巖茶,由於茶葉內部的苦和澀的物質,含量適中。

故而在品嚐茶湯的時候,入口微有苦感,繼而能夠快速化開。

並且,剛剛將茶湯吞嚥入喉嚨。

嘴巴里就有舒服愉悅的生津體驗。

是了,判斷巖茶是否為好茶的滋味標準,不是看有無回甘。

而是重點看有無生津!

往往的情況是,喝下越苦的茶,回甘越明顯。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的“回甘”,屬於味蕾上的錯覺。

當你喝到一杯苦到不行的黃連水時,再去喝白開水,也能感覺分外甘甜。

這樣的回甘,來源自對比。

而生津則不同。

唯有內在有益物質越充足的巖茶,生津感才能更明顯。

中醫裡,生津能延益人體健康。

所謂的生津,即口腔中分泌出唾液。

一方面能解渴舒順,另外還能滋養生命。

喝茶生津的產生,來源於好茶內部的有益成分。

內質寡淡,有益物質含量少的劣質巖茶。

有產生回甘的概率,而不可能會有生津!

生津的有無,是區分好茶和劣茶的明顯指標。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帶苦澀味,就不是好巖茶嗎?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帶苦澀味,就不是好巖茶嗎?

《5》

終歸說到底,苦與澀,並不是好味道。

我們在喝茶時,要儘量避免苦澀味重的茶。

選茶時,多喝優質的巖茶。

至少山場和工藝不能太差勁。

要不然,質量太爛的茶喝進嘴巴里。哪怕是沒有苦與澀,也終歸沒有任何好味道。

到了泡茶環節,儘量不要悶。

苦與澀的物質,在任何的茶葉中,都會具備。

雖然說,優質巖茶內部苦澀味含量相對少,有益成分含量高。

即使是被悶濃了,悶苦了。

在最終喝茶的時候,依舊能化開。

但是,對比喝一杯悶得略苦的好茶。

滋味遠遠不如,濃淡適宜,恰到好處的茶湯。

趨利避害,屬於自然界的本能。

遠離苦澀味太重的茶,才能夠享受到喝巖茶的美妙。

總而之,泡巖茶,泡優質茶。

不要將茶湯悶苦了後再喝,那樣實在太浪費。

快出水沖泡,你能打開對巖茶滋味瞭解的新大門。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帶苦澀味,就不是好巖茶嗎?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帶苦澀味,就不是好巖茶嗎?

《6》

安靜的午後,擇一處清淨的飄窗。

閒暇的時間裡,就適合多喝茶。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

這兩盞能夠起到清潤醒神的茶湯,不能太苦太澀。

最理想的狀態是,要香氣一些,茶湯落水明顯。

並且湯感厚實,茶味豐沛,滋味有層次。

罷了,喝茶過後的感覺,特別愜意。

流連著回甘生津,以及繽紛的落水香氣裡。

麻花覺得,這一杯有香有色有味。

達到香甘清活,才是武夷巖茶的典範!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