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滋”究竟是個啥?

近日,蓬萊海域出現“海滋”奇觀。海面上,長山列島部分島嶼兩頭翹起,變幻成蘑菇、紡錘等各種形狀,島與島之間出現灰黑色物體,並隨時間的推移不斷髮生變化,遠遠看去縹緲無蹤、恍若仙境。

“海滋”是類似海市蜃樓的一種光學現象。當海水與水面的空氣層出現較大溫差時,光線通過密度不同的大氣層發生折射,從而形成了島嶼等變幻畫面。海滋現象與海市蜃樓、平流霧並稱海上三大奇觀,多發生在春夏或夏秋之交時節。

“海滋”究竟是個啥?

“海滋”究竟是個啥?

在我國曆史上,有文獻可考最早記載“海滋”現象的是明代的登萊巡撫袁可立。明天啟四年(1624)五月二十一日,袁可立在其《觀海市詩》並序中記載道:“仲夏念一日,偶登署中樓,推窗北眺,於平日滄茫浩渺間儼然見一雄城在焉。因遍觀諸島,鹹非故形,卑者抗之,銳者夷之;宮殿樓臺,雜出其中。諦觀之,飛簷列棟,丹堊粉黛,莫不具焉。紛然成形者,或如蓋,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語,春樹萬家, 參差遠邇,橋樑洲渚,斷續聯絡,時分時合,乍現乍隱,真有畫工之所不能窮其巧者。世傳蓬菜仙島,備諸靈異,其即此是歟?”,世人皆以為是現存蓬萊閣詩文中記述海市最真實得體的一篇文章,實際上袁可立看到的應該是一次“海滋”。


來源:山東臺新聞快訊 閃電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