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生,是你行動的結果

網上有人說,我從小到大,曾立了很多宏達的計劃,但是每天都堅持做的,而且不間斷的,只有呼吸,吃飯,拉屎。

連每天按時睡覺我都做不到!真叫人扎心!馬雲曾說過: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說的是創業,其實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也很實用。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很多美好的夢想,激動人心的計劃,可是隨著時間的流失,一切都最終半途而廢,都不了了之。偶爾回想起來,滿是遺憾,盡是悔恨。如果以上說的句句是實。


那,恭喜你,這說明,你是一個正常人。

你的一生,是你行動的結果

正常的人都是說到做不到的,只有那些超強意志執行力的人才能說到做到。


其實那些最終實現了理想的人,不見得有你我聰明,也未必有你我勤奮,只是他們都無一例外,都是有著超強執行力。


產品經理說,產品是1,營銷是0,沒有好的產品,再好的營銷手段都是0。


其實,執行力也是1,而想法是0,沒有執行力,再美好的計劃都是空想。


不是有個經典故事:


有一群老鼠開會,討論怎樣應對貓的襲擊。一隻被認為聰明的老鼠提出,給貓的脖子上掛一個鈴鐺。這樣,貓行走的時候,鈴鐺就會響,聽到鈴聲的老鼠不就可以及時跑掉了嗎?大家都公認這是一個好主意。可是,由誰去給貓掛鈴鐺呢?怎樣才能掛得上呢?於是,“給貓掛鈴鐺”就成了鼠輩空話,人類笑談。

你的一生,是你行動的結果


李笑來說,沒有執行的想法,只是幻覺。


執行力就是把想法一步步變成現實的能力。我們每天都會誕生很多的想法,想到了,並做到了,才能改變人生。只是想到了,沒行動,那就只是原地踏步,.....只是想到了。


人與人的差距最終就體現在執行力。


那為什麼優秀的人就能想到又做到呢?為什麼我們總是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為什麼你有很好的創意卻遲遲不肯行動起來?為什麼我們難以擺脫平庸擠進優秀者的行列呢?


低下的執行力,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01 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的本質是恐懼,不能接受自己失敗的現實。

你的一生,是你行動的結果


小時候,有個小夥伴很喜歡下象棋,但是他下象棋有個特點,他要是贏了,就不再下第二盤,哪怕剛坐下,第一盤就贏了,立馬起身走人。要是他輸了,非要纏著你再下幾盤,不管你還有什麼事情要辦,直至他贏。到最後,要是別人有事想要走,就趕緊瞎走幾步,讓著他,讓他贏。


我這朋友就是典型的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的特點就是任何事計劃都得十全十美,對結果要求極高,不接受任何程度的失誤,不容許失敗的結局。


這種完美主義貌似高標準高要求,在現實中卻經常會陷入無休止的準備和計劃中。而這正是執行力的反面,叫拖延。


也正是因為高標準高要求,在執行過程中,要是和預計的不一樣,就會停下來重新考慮,計劃,再次拖延。


也因為高標準高要求,對結果的可能失敗的極度恐懼,拖延和不行動是最好的選擇。


這種看似對自己高要求的完美主義,實則是一種拒絕面對現實的眼高手低。


02 選擇太多,想法太多。


你的一生,是你行動的結果


我們每天都在做大量的選擇——


週末是去看電影,還是去健身?


想要學習ps,是去報一個課程,還是買本書自己學?


想要開始健身,那是去跑跑步,還是去踩踩腳踏車?跑步是早上跑還是晚上跑,比較好一點?


太多的可選項,耗費了我們過多的大腦精力。大腦部主要精力放在識別和選擇上了,再加上分心,意志力不強,等到該行動時,卻發現沒時間了,條件不具備了。最終不了了之。


03 藉口太多,干擾太多。


現代社會,最大的干擾莫過於手機了。計劃看本書,忍不住想先看看微博,刷刷抖音,到最後看了部電影。


早上計劃起來跑步,按時醒來了,想想昨晚睡晚了,睡眠不足對身體不好,上班精神狀態不好,還是再睡一會吧!


你想做某事,只有一個理由。只要自己內心不想做,會找到N多種理由來安慰自己。
人性如此。


04 目標太遠大,挫敗感越強烈。


不結合實際情況,目標制訂的過於遠大。
每天也在按照計劃執行,可是目標太遙遠,怎麼努力好像都沒有改變。


挫敗感漸漸變強,每天的行動變成一種負擔,行動變得毫無意義,慢慢的熱情也就變冷,結局也是不了了之。


你的一生,是你行動的結果


在瞭解了我們執行力差的真正問題所在,我們該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執行力呢?


我給出幾個我認為比較有效的方法。

01 把目標分解成極小的任務

目標要分解到很小,很簡單,很清晰,容易做到。而不是很大,很複雜,很模糊,遙遠。後者是違反人性的 ,違反人性的蠻幹,強迫自己屈服於意志,最終會因為意志力的消失而失去行動力。


人的大腦喜歡做簡單而又明確具體的事情,對太複雜的事情本能的抗拒。


有本書的作者講了個故事,自己和朋友爬山,大山陡峭,近乎垂直的巖壁,上面安掛了一連串的梯子,一直到山頂。一眼望去很危險,自己從來沒爬過,非常膽怯,想放棄。


朋友告訴他,忘了山吧,別管梯子,也別想著要到山頂,別想著提前規劃。你只要全神貫注地看著下一步的階梯就行。


果然,作者全神貫注的,專注於邁出第一步,還行。接著是第二 步,也挺好的。再接著是第三步,一步步竟然成功爬上了大山。


把計劃分解成很小的目標,行動起來一步步執行,也是如此。


02 行在知前


我們都聽說過“有志者事竟成”,也聽說過“想到到位了,行動就會跟上”。

很多勵志暢銷書也在鼓吹“思想決定行為”,即人們可以通過自我改變的想象和意願,來改變自己的行為。

實際上,這些都是錯的。要想改變,應該反過來。也就是,要先改變自己的行為,思想才會隨之改變。

持久的行動改變通常並不始於我們告訴身體要行動起來;它始於先做 一些小小的行動,接著讓自己意識到一種自我認同:你是個能把事 情“幹完”的人,進而產生積極行動的信心。


03

關注行動的過程,而非結果



從行動中找到快樂,把無聊的事情變得有趣,具有獎勵的性質,有助於你堅持目標,不管你的目標是什麼。


比如你要打算堅持跑步,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跑步的過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人,看到的沿途的風景,再不行打開知識付費的app,聽一門課。你會發現,時間過得很快,還沒怎麼跑,就結束了。

04

標單一任務,清楚具體

如果在執行目標的時候,還要先做選擇,再執行,一般很難堅持。
比如學習前自己還要臨時去思考和設計今天的學習內容,那麼我就出現想要拖延的念頭,因為思考是一件需要耗費腦力的事情,這就增加了執行的啟動能量。

如果跑步時才開始想穿什麼衣服,鞋子,翻來翻去,耽誤時間,自己反而對跑步沒什麼動力了。


減少干擾行動的阻力,增強執行的動力。

05

正面反饋


感受不到進步,動力就很難維持下去,因為進步本身就是一種最好的激勵。


在所有形式的人類動機中,最有效的莫過於進步,一個小小的但卻實實在在的進步能夠創造推動力,因此,哪怕每天只是很小的一點進步,都可以對我們的感受和表現產生巨大的影響,因為它能夠讓我們對自己的未來持肯定的信念。


比如你是個會彈鋼琴的小哥,在某個朋友強拉你去的聚會上,你意外的露了一手自己的鋼琴技巧,博得現場的一片喝彩,甚至現場有一個漂亮的姑娘還因為你的演奏表現出了極大的愛慕之情。


那你想在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件事能不能極大的喚起你對鋼琴的熱情?哪怕其實上次你摸鋼琴都已經是2年以前的事情了?


而對於我們的大腦而言,成就感才是最有效率的激勵方式。
很多人覺得:把一件事堅持到底,得靠強大的意志力。自己之所以半途而廢,是因為意志力不堅定。


但事實上,人的意志力是很有限的。


成功堅持的奧秘不是強大的意志力,而是採用了正確的方法。


過於追求結果導向,會時刻讓你把目光聚焦到結果上,只看到結果與現狀的差距 —— 而這其實就是在不斷的勸退你啊。


持久執行力的關鍵在於,你要學會設法從自己當下所做的事中,獲得足夠的輕鬆、愉悅、和成就感。


你只想著要完成什麼,卻不能去享受當下,感受內在的充實感與自己的進步。因此無論你做什麼事,你最終都會覺得乏味、無趣。基於目標的失敗,你甚至還會感到挫敗,自我否定,覺得自己自制力差,行動力差,根本不適合做這個。


我們想要改變自己,是為了從中獲得提升,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和目標。哪怕你沒有在早上六點準時早起,但你比以前10點才起早起了一個小時也是進步啊。


哪怕你這個學期沒有學會一門外語,但你背了1000個單詞也是進步啊。


哪怕最後你沒有變成50m級的巨人,但變成3m級,5m級的巨人也是一種進步啊。


將「結果導向」轉換為「過程導向」,去享受自己慢慢改變的過程,從這個過程裡小小的進步中不斷肯定自己獲得正反饋,而非讓自己去「忍受」「堅持」,這樣你的行動力才能經久不衰。


馬雲說:阿里巴巴不是計劃出來的,而是現在、立刻、馬上幹出來的。三流的想法,一流的執行力。


勝過一流的想法 ,三流的執行力!


光想,夢想不會實現!!


只有去行動,才有實現夢想的可能!


你的一生,是你行動的結果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20年前,第二好的時機就是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