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和不和睦,取決於這3句話,你記住了嗎?

文 | LF·藍澈夫人

圖 | 網絡

一個家庭和不和睦,取決於這3句話,你記住了嗎?

歌德:『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家應該是愛、歡樂和笑的殿堂。不知從何時起,有些人在外受了氣,回家後就把自己所受的氣撒在父母、妻子、孩子身上。

有的人把事業當作成功,有的人把住豪宅當作成功,有的人把高官厚祿當作成功,還有的人把家庭和睦當作成功。

我個人比較推崇“家庭和睦”便是成功這一理念。因為沒有什麼東西比得上“家”,家是我們心靈的棲息地,也是我們最可靠的後盾,因為有“家”才有牽掛。

正是這種牽掛,致使我們努力向上,去拼搏去奮鬥,只為把這個“家”變得更好,如果說一切的努力最終不是為了家庭的和睦與幸福,我個人認為就算得到取之不盡的錢財,我也不會開心。

一個真正的人生贏家:『錢夠用、家庭幸福和睦、有一所避雨的房屋』——那麼我們如何營造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呢?牢記這3句話就好。

一個家庭和不和睦,取決於這3句話,你記住了嗎?

01、不爭不搶不計較

幼年時,我們一大家子人都居住在老家的大房子。 吃飯一起吃、幹活一起幹,在旁人眼中我們一家人是幸福和睦的,實際上卻勾心鬥角、斤斤計較。

大伯孃就是那個破壞家庭和睦的人

奶奶70大壽前三天,大伯、父親、三伯正商量由誰來替奶奶操辦酒席,談論了幾個小時決定讓三伯給奶奶操辦,因為大伯和父親想著三伯經濟緊張,於是藉著奶奶大壽的機會,讓三伯把送出去的禮金收回來。

正當一切準備就緒時,大伯孃橫插了一腳,她說:“這種事怎麼也得輪到長子來做吧!我煙、菜、禮薄都買好了,這會讓老三操辦,是什麼意思”?

大伯性格比較弱勢,不敢多說什麼,而這些話傳到了我父親耳朵裡,父親提著掃帚準備教訓大伯孃,被大伯攔住了,好說歹說父親才沒有動手,但心中的怒火難以平息。

那時我心裡是這樣認為的:奶奶70大壽的日子,無論是兒女還是兒媳,不都應該是開開心心的替奶奶家操辦壽宴嗎?

換個角度來說,都是一家人何必斤斤計較呢?誰來操辦不都一樣嗎?說句不好聽的,兒媳婦是沒有資格來決定壽宴由誰操辦,這是奶奶兒女才有資格商量的事情。

一個家庭和不和睦,取決於這3句話,你記住了嗎?

還有一次奶奶趕集買了很多糖果回來,分給我們幾個小孩子,我和堂哥、堂姐一人分了10顆,分到堂弟手裡還剩11顆,於是奶奶把多餘的一顆也給了堂弟。

大伯孃正好看見,就一直唸叨奶奶偏心,可是我到覺得沒有什麼,不就一顆糖嗎!至於這樣斤斤計較嗎?奶奶的本意並沒有偏心的意思,按照大伯孃的意思,多餘的一顆糖就得用小刀分成小塊,才夠公平。

我們家也正因為有大伯孃這樣愛計較的人,就不是很和睦,她沒嫁給大伯時,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根本不會發生很多不愉快和破壞家庭和諧的事情來。自從有了她,這個家就沒有消停過,奈何大伯性子太軟弱。

其實,我一直很羨慕我的一個好朋友,他們一家子人非常的和睦,無論是他父親還是母親的親人,都會經常一起聚會。如果他們家中的那個親戚有什麼困難,所有的親戚會盡最大的能力幫助。

不僅如此,他們家從來不計較任何事,因為我朋友他們家的思想就是“沒有什麼比家人更重要”。一個家庭若想幸福和睦,那麼就不要去計較,也不要為了“身外物”傷了和氣,只有一家人和和氣氣的才能“生財”。

一個家庭和不和睦,取決於這3句話,你記住了嗎?

02、不要偏袒任何一方

一個家庭不和睦,在很多時候與做父母的有很大關係。我老公的父母就是喜歡偏袒一事無成的小叔子。老公和小叔子合夥開了一個養殖場,大多數費用都是老公出的,而小叔子沒有出什麼,老公想著是親兄弟,便沒有計較那麼多。

後來小叔子要討媳婦兒,公公說把養殖場分開管理,可是公公卻把肥壯的牛羊全數分給了小叔子。瘦弱不堪的都就給了老公,可老公還是覺得小叔子沒娶媳婦也沒房子,沒有多說什麼。

後來老公家裡拆遷賠了40萬,說好的小叔子和老公各15萬,剩下的10萬公婆留著養老。然而公婆卻悄悄把養老錢也給了小叔子,正因如此,導致婆婆後來生病住院無錢醫治,所有的費用都是我和老公墊付的。

然而公公婆婆卻認為老公對他們不好。可她們就沒有想過,生病的時候是誰在醫院寸步不離的照顧了半個月,又是誰在你們生病的時候不聞不問呢?

做兒子的本該照顧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父母不能過於偏袒小的,更不能假裝看不見兒女為你所做的事情。

幸好我和老公存了有一些積蓄,不然公婆生病都拿不出錢,而小叔子拿著25萬不買房,跑去和朋友包小工程,賠了血本無歸。公公婆婆看見小叔子把錢揮霍完了,又悄悄的把私房錢拿給了小叔子!

正因如此,老公和小叔子的關係不如以前,除了教育小叔子幾句話之外,閒暇時間不會多說一句話。老公對公婆也寒心了,除了自己應該對他們盡的孝道和義務之外,就沒有管別的事情。

古代家長偏袒長子,現代家長偏袒小的,很多家庭之所以不幸福、不和睦,完全是做父母的過於偏心,換做任何一個人受到冷落,怎麼會好受,對待一個冷落自己的父母,也不會有多大的感情。

一個家庭和不和睦,取決於這3句話,你記住了嗎?

03、及時消除誤會

美國電影《第六感》有這樣一個片段

影片結尾時小男孩柯爾向母親袒露了自己能看見鬼魂的事情,以及轉達外婆對母親一直沒有說出口的話:

柯爾:

『外婆站在窗戶邊向你問好,她要我告訴你她有去看你跳舞,玉佩是外婆拿走的,因為她太喜歡這個玉佩了。她說你小時候和她吵過一次架,就是在你跳舞之前,你以為外婆不想看你的舞蹈表演?她去看了!她躲在後面,你沒看見她,她說你像個天使,外婆還說你曾去她墓地問了她一個問題?外婆的答案是“每一天』

柯爾:母親你問了奶奶什麼?

柯爾母親:我問外婆,我有沒有讓她感到驕傲

上述就是柯爾外婆對她母親的愛,一種不曾言語卻又溫暖的愛,其實天底下的母親對我們的愛都是無聲的,總是在背後默默地愛著我們,恰恰是這種悄無聲息的愛,使我們常常誤解自己的親人。

一個家庭和不和睦,取決於這3句話,你記住了嗎?

從柯爾外婆的角度來看:

『很多人不理解柯爾外婆為何直到去世,也沒有對自己女兒講明這個美麗的誤會,其實對於柯爾母親來說,這只是母女之間最平常的小矛盾,最重要的是已經看過女兒的舞蹈表演』

『柯爾外婆直到去世都沒有向柯爾母親解開這個誤會,直到柯爾能看見她才讓柯爾轉達。我想柯爾外婆的內心正如惠特曼的這句格言: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

柯爾母親就是不知道這個真相,才埋怨了她母親一輩子,當她知道真正後,一切都已經晚了。

我的舅舅曾經告知我一句人生啟示語言:每一天都要過的快樂,對待自己的親人要暢所欲言,也別因為某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傷了和氣,有誤會就解開,有隔閡就消除。因為我們不知道一覺醒來是否還活著,也不知道意外會不會降臨我們的身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