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仔飯的“煲”到底是什麼?

煲仔飯,好吃,多款,真便宜,各地還自滲特色,比如湖南的煲仔飯,辣得高興,辣得革命,紅遍江南食世界。嘴被哄開心了,也忍不住大問一句,那黑乎乎的“煲”,到底是瓷還是陶?

煲仔飯的“煲”到底是什麼?

煲仔飯的“煲”到底是什麼?

煲仔飯的“煲”到底是什麼?

陶和瓷經常並稱,但,陶,瓷, 各,異。

陶瓷發展史是中華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陶瓷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我國原始社會時期已有熟練的製陶技術,而到商朝,人們才從陶器製作中捕獲到制瓷的靈感。

怎樣區別陶與瓷呢?

一、吸水率不同

國標中,吸水率小於0.5%的為瓷,大於10%的為陶,介於兩者之間,叫不倫不類。

二、燒成溫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較低,一般800℃以下即可燒成,最高也不超過1100℃左右。而瓷器的燒成溫度則比較高,沒有1200℃以上,基本沒戲,有的甚至需要達到1400℃左右。

三、敲擊回聲程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低,坯體並未完全燒結,敲擊時聲音沉悶。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敲擊時聲音清脆,甚至出現金屬聲。

四、泥土原質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可燒成,瓷器則需要選擇以高嶺土作坯,無其他替代。

瓷器和陶器雖然不同,但是兩者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可以這樣說,沒陶就沒瓷,瓷母為陶。

煲仔飯的“煲”是陶,驗證完畢,咔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