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上海古鎮,只有保留沒有保護,人去房空只剩殘垣斷壁

上海自開埠以後,可以說在瞬間就成為世界性的“冒險家的樂園”,迅速發展成為江南地區的中心城市,甚至放眼全國也難有匹敵之城。現在一提到上海,人們的第一感覺永遠是,車水馬龍高樓林立,頗具時尚的現代化大都市。但上海也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許多老上海的過去在城市的發展中漸漸被世人遺忘,透過許多不為人知的百年老街,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內涵。上海一共有44處歷史文化風貌區,今天就為大家說說位於崇明的三星草棚村。

正在消失的上海古鎮,只有保留沒有保護,人去房空只剩殘垣斷壁

三星草棚村位於上海崇明島西部,南臨洪海村,北至協進村,東接東安村,西傍海洪港村,整體佔地面積約2公頃。村中保存了多處立體結構的建築,屋頂多為茅草鋪就,磚砌方式與江南傳統做法不同,有點江北的風格,將此稱之為“如皋式”做法。

正在消失的上海古鎮,只有保留沒有保護,人去房空只剩殘垣斷壁

草棚村以前是一個古鎮,在三星鎮形成之後,這裡才被稱為草棚村。古村在19世紀50年代逐漸發展為集鎮的。初始,來到此地生活的商人和居民,大多就地取材,用稻草、蘆葦、竹片條等編扎的草棚屋作為店鋪,於是就有了草棚鎮這個地名。後來鎮子遭遇火災,原有的草房大多燒燬倒塌,重建時就逐步改建成磚瓦房。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直到新中國成立時期,古鎮逐漸形成一條長約四百多米,寬有四五米的老街,在當時是周圍地區最主要的集市。直到上世紀90年代,老街居民開始陸續地搬出,前往距離不遠的新鎮,老街在很短時間內人走房空,開始凋零。

正在消失的上海古鎮,只有保留沒有保護,人去房空只剩殘垣斷壁

現如今走在這條老街之上,留給你的不是驚醒,更多的或許出乎意料之內的意外。雖然稱之為古鎮,也被列入歷史文化風貌區,但是隻有保留並沒有進行保護。整條街都顯得十分破舊,沒有一點人氣,許多老房子在長時間風雨的侵蝕下,都已倒塌。斑駁的牆面,破舊的門窗,無不在向世人告知,這裡早已沒有人居住了。

正在消失的上海古鎮,只有保留沒有保護,人去房空只剩殘垣斷壁

老街雖然得到了保留,但並沒有對遺留下來的老房子進行任何的保護,再加上沒有人居住和維護,加速了這些老房子的毀壞直至倒塌消失。但從殘存的建築中,我們可以看到,多數朝街一面有可拆卸的門板;房山牆不單純由青磚砌成,而是在中間夾著木架,這種建築方式被專家稱為“如皋式”民居建築,帶有江北的風格。

正在消失的上海古鎮,只有保留沒有保護,人去房空只剩殘垣斷壁

但看著臨近的明珠湖、西沙溼地都在耗巨資開發,而這處難能寶貴的歷史老街卻冷冷清清等待著破敗塌落。想到上海市區以前也有許多這種古屋老建築,但都隨著城市的發展,被大規模拆毀了,如蟠龍古鎮、龍華古鎮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進程中。許多近代的優秀石庫門建築,也都被拆除的所剩無幾,實在是十分可惜。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這或許是所有人的常態。21世紀,政府又開始大規模對這些歷史建築保護起來,排摸尋覓、登記造冊,大規模修繕,但是那些被拆除的,卻已經沒有了回天之力。最後筆者想說,如果能有機會對這些逐漸消失的古街、古鎮進行修復,哪怕是有商業的進入,對於後人都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正在消失的上海古鎮,只有保留沒有保護,人去房空只剩殘垣斷壁

筆者最後只想說,堅持客觀真實,描述眼中所見的古鎮,希望能給您提供幫助。主觀上絕不弄虛作假,胡亂捏造。親愛的網友們,這樣的古鎮正在消失,你們覺得可惜嗎?

雖書讀不多,文章寫得不好,但筆耕不輟堅持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點贊,收藏,純粹個人原創,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