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如果累了的話,就停下來,去陌生的地方,走一走吧。噓,你聽,海浪說了什麼秘密。

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有一種享受,叫迷失鼓浪嶼】有人說,鼓浪嶼是文藝、小資的代名詞,也有人說,如今的鼓浪嶼不過是一條不那麼喧鬧的商業街。

在我看來,那不過是每個人的心境不同罷了。這裡的每一條小路,都像是一個美麗的謎語,你不走近它,永遠也無法探尋巷子深處的謎底。漫步在幽靜的小道,你可以什麼也不用想,什麼也不用做,任時光在身邊流淌。當你試著將心情放鬆,你會發現不管是鼓浪嶼,還是自己的生活,依然那麼簡單美好。

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春天的風和煦而溫柔,就像在鼓浪嶼旅行的日子,兜兜轉轉,漫無目的走在曲折蜿蜒的小巷,不經意間邂逅一隻貓咪,駐足欣賞一朵小花,在鋼琴博物館門前聽一首曲子到忘記時間,迷失在鼓浪嶼。

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似乎每個人都有一個去廈門旅行的夢想。或為鼓浪嶼的精緻,或為海邊的舒適,或為閩南的美食,或為小城的浪漫。我想最重要的是,廈門可以喚醒被現實壓制在心底的那份文藝。

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旅行總是很多驚喜

去過很多地方,看過風景,期待遇見特別的你

關於廈門

總是訴說不完

我們都太匆忙 ,似乎瞭解太少

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不過仍然能發現一些新鮮的東西:打卡了聽聞已久的「月光巖」,誤入了曾經出現在筆下的「種德宮」,經過了新開放的「故宮鼓浪嶼文物館」......還是很滿足。

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有人在臺北問浪花與燈塔,問海風與礁石

你能看到釣魚島的方向嗎,

就像是從鼓浪嶼看臺灣島那樣吧~

而今天的臺北陰雨

也可能如傳說般~

這裡…都會下雨的~

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鼓浪嶼~放慢腳步,吹吹海風,很舒服。

鼓浪嶼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個各種文化碰撞交織的小島,有著濃厚的人文底蘊與藝術素養,悠閒、小資、舒適,備受各地遊客們的喜愛,這裡還匯聚了各地的美味。本地人也常常上島漫步,在美景中放鬆心情,在美食前忘卻壓力。

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溜達中被動聽的歌聲吸引,可以尋音找【好久不見網紅樂隊酒吧(鼓浪嶼海底世界店)】。

燈光曼妙迷離、歌聲觸動心絃、雞尾酒妖嬈醉人,好久不見——酒吧,令鼓浪嶼的夜別具風情。

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一樓寬敞清新,“我愛你,再見”、

”夢想並不奢侈,只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等語錄,有趣精闢,頗有共鳴。

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日光巖】日光巖俗稱"巖仔山",別名"晃巖",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巖,看到這裡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巖"。日光巖位於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頂端,海拔92.68米,為鼓浪嶼最高峰。巖頂築有圓臺,站立峰巔,憑欄遠眺,廈鼓風光盡收眼底。

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一座城市總有著它獨特的標記

帶著鹹鹹海風的環島路、

雄偉壯觀的跨海大橋、

讓人朝氣蓬勃的廈大、

遠離城市喧囂的鼓浪嶼、

當然少不了美食的存在

——曾厝垵,中山路、

讓你滿心期待的地方

回憶起來,也會嘴角上揚

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漫步在鼓浪嶼無人的角落,讓時間停滯,讓心情放空。

【廈門文旅新地標再現百年老街繁華】廈門有一個地方,她既有鼓浪嶼的恬靜愜意,又有廈大的書香紅瓦,

她透盡了廈門的娟秀,又縈繞著輕奢的南洋僑韻——她便是集美大社

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鼓浪嶼的清新和文藝

體現在小島上的各個細節

充滿故事的古老建築

意味深長的廣場雕像

繁盛蔓延的綠植

在陽光下閃耀著的碧藍無垠的海

光影交錯

無數條小路曲徑通幽

走走停停的探索

盡是美好

這樣的鼓浪嶼

和想象相得益彰

一吐一息中

盡是歡喜

如果說有一種文藝叫廈門,迷失在鼓浪嶼,也是一種享受

這裡離城市很近,離喧囂很遠

海灘,山徑,舊宅,巷弄,只用雙腳丈量

生活的節奏很慢,鋼琴的旋律幽遠

每天只關心油鹽柴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