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縱身一跳,十萬人追隨赴死,氏族以其為驕傲

原創: 卓言君

01

這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海戰。一千多艘戰船在崖山狹窄的海灣上衝撞拼殺,亂箭如雨,殺聲震天,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這是一場悲慘壯烈的大海戰。交戰雙方人員數十萬,戰死和跳海殉國者十多萬人,浮屍延綿十餘里,海潮斂聲,悲歌長慟。

這是一場關乎南宋存亡的大海戰。一路南逃的南宋殘餘和追兵元軍,已經到了決戰的階段。當宋軍的一千多艘船用粗繩連成一個“海上朝廷“時,南宋的悲劇就已經無可避免了。而當那個朝廷的小主人躍入海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時,苟延殘喘的南宋就宣告滅亡,宋蒙40多年的交戰以南宋的失敗而告終。

他縱身一跳,十萬人追隨赴死,氏族以其為驕傲

這場海戰以悲壯、慘烈和南宋滅亡、十萬軍民跳海殉國的悲劇色彩而載入史冊。而有一個人,卻因這場海戰而一舉成名, 並以忠烈、氣節的義臣形象載於史冊,流芳千古。

這個人姓陸,叫陸秀夫。

02

陸秀夫是江蘇省建湖縣人,生於公元1236年。

在他出生的兩年前,宋蒙聯合抗金,金哀宗自縊,金國滅亡。就在南宋舉國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時,其君其臣都沒有料到,曾為盟友的蒙古已對南宋虎視眈眈,而失去金國作為屏障,南宋將面臨“趕走豺狼,迎來虎豹”的危險局面。

果然,一年後,蒙古大軍南下侵宋,雖被宋軍擊敗,但兩國開始交惡,南宋的厄運開始了。

一個悲劇的時代,決定了個人命運的悲劇色彩,陸秀夫也難逃此運。所不同的是,有的人逆來順受,苟且偷生;有的人堅守信念,拼死抗爭。陸秀夫屬於後者。

他縱身一跳,十萬人追隨赴死,氏族以其為驕傲

陸秀夫從20多歲進入幕府參與政事,到40歲出任禮部待郎,正式步入南宋政壇的權力中樞。在大部分的時間裡,作為一個朝廷文官,他雖然為政勤勉,表現優秀,但身處衰朽沒落的朝代和外敵入侵的環境中,國是如此,能耐若何?惟有抱著忠君愛國的信念,默默履行職責,維持南宋苟延殘喘的局面。

但這一切也為時不多了。1276年,元軍兵臨臨安(今杭州),南宋朝廷求和不成,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出城向元軍投降。不甘降元的陸秀夫和文天祥、張世傑等人,在南逃的路上,先是擁立宋恭帝的哥哥,8歲的趙昰為帝,是為宋端宗,在趙昰因翻船驚嚇犯病死後,又擁立宋端宗的弟弟、6歲的趙昺為帝。

陸秀夫是個飽讀詩書、極端守禮的人,無論何時他都是正襟危坐,矜持莊重,忠於職守,即便是在敵軍追擊、危機重重的南逃路上。每當群臣朝會的時候,他仍端持手板,儼然像過去上朝時一樣;雖然在顛沛流離之中,他每天堅持寫《大學章句》以勸講別人;在海上的時候,他天天詳細記述兩個小皇帝的言行,匯成一書,並將書授給禮部侍郎鄧光薦說:“你如果僥倖不死,就把書傳出去。”

他明知大廈將傾,仍奮力支撐;他明知國家將亡,仍全力維護。他沒有生死概念,沒有功利考慮,只一心恪守忠君之道,忠實履行為臣之職,讓南宋這隻破船即便沉沒,也不失國尊,自己即便死亡,也不失人格。

他縱身一跳,十萬人追隨赴死,氏族以其為驕傲


這一天終於來臨了。1279年3月19日,元軍從海上發起總攻,被圍困多日斷糧斷水的南宋艦群很快就被擊潰。宋軍主帥張世傑砍斷繩索逃出重圍。而陸秀夫沒有逃,他一直守護在小皇帝身邊。眼看大勢已去,他鎮定地換上朝服,伏拜在年僅8歲的帝昺面前,說:“國事至今一敗塗地,陛下理應為國殉身。德祐皇帝被擄北上,已經使國家遭受恥辱,今日陛下萬萬不能重蹈覆轍。”小皇帝平靜地說:“就按你說的做吧。”

他先用劍將妻兒逼入海中,再將國璽系在小皇帝的腰間,然後背起他縱身一躍,葬身大海。山河易主,忠良相隨,崖山海面出現了慘烈的一幕: 趙宋皇族八百餘人集體跳海自盡,十萬軍民緊隨其後投海殉國,血淚駭浪,哀聲震天,次日海上漂浮的屍首不計其數,綿延十餘里。

至此,南宋徹底滅亡。

陸秀夫只活了44歲,他人生最後的一幕,是如此大義悲壯,足以感天動地,它一洗20年官場的碌碌無為,以忠義愛國的形象載於史冊,與文天祥、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03

在陸姓氏族中,陸秀夫是最具知名度和讚譽度的名人之一。

陸姓的起源,主要來自於姒姓。戰國時,齊宣王(姒姓、田氏)封少子田通於陸鄉(今山東陵縣),田通被稱為陸通,子孫便以陸為氏,成為姒姓陸氏一族,至今有2300多年的歷史。陸通被認為是陸姓的始祖。

還有一說是出自允姓。西周末年,西部允姓戎人一支進入秦嶺北的駱谷,此地為陸終氏的始居地區,陸終的長子名昆吾,這些戎人便將陸終昆吾父子簡稱為陸昆,因變音為陸渾,史稱陸渾戎,成為陸姓一支。春秋初期陸渾戎一支東遷到河南西部洛水上游,建立了陸渾國,後被晉所滅。

還有一種說法,陸姓與一種昆蟲有關。這種陸地昆蟲稱陸螽,是一種能跳、繁殖力強的昆蟲。陸終氏族是捕食這種昆蟲的部落,加之祈望氏族子孫像陸螽那樣繁衍眾多,就以陸螽為原始圖騰,螽終同音,久而久之成了陸終氏族,最終出現陸姓。

陸姓人口在先秦時期,活動的主要範圍在陝西、河南、山東、湖北一帶,後逐漸南遷並散播至全國各地。宋朝時,陸姓已有25萬餘人,到明朝時發展到57萬人,明朝至今600餘年,陸姓人口增到420萬,增長了近7倍,增長速度低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當代陸姓的人口排在全國第60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3%。

浙江是陸姓人口最多的省份,約佔全國陸姓總人口的21%,其次是江西、江蘇、福建,這四省陸姓大約佔陸姓總人口的71%。陸秀夫正是出生於江蘇的陸姓人。

04

在歷史的長河中,陸姓氏族出了不少名人。在《中國人名大辭典》中,收入了陸姓歷代名人338名,佔總名人數的0.7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24位;陸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1.24%,排在第14位;陸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1%,排在第22位;陸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1.3%,排在第14位。

除陸秀夫外,舉幾個聲名赫赫的歷史人物:

陸賈:西漢著名政治家、辭賦家,力主提倡儒學,“行仁義,法先聖”,並輔以黃老的“無為而治”的思想,對漢初政治起過較大影響。

陸遜:三國時吳國名將,善於謀略,曾出謀擊敗關羽,火攻大敗劉備,因戰功顯赫而官至丞相。

陸機: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著有《陸士衡集》。

陸雲:西晉著名文學家,與陸機並稱“二陸”,著有《陸士龍集》。

陸德明:唐文學館學士,曾集漢魏六朝音切230餘家,又採諸儒訓詁,撰成《經典釋文》。

陸贄:唐代政治家,文學家,中唐時期著名的宰相。

陸游:南宋著名詩人。其“位卑未敢忘憂國”、“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等詩句膾炙人口,千古流傳。

陸九淵,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是中國“心學”的創始人。

……

這些陸姓名流,為陸姓氏族的族譜增添了一道道絢麗的亮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