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權力強迫說成民眾願意

最近,百度大佬李彥宏在網上一句“中國人願意以隱私換取便利”的話,觸動了網民的痛點,引爆了壓抑在民眾心中的無奈與憤怒,一時成為大眾關注議論的焦點。

在一個權力不受制約的無序環境裡,民眾的權利被特權侵犯己成為常態。這種常態,來自於民眾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的生活負累,也來自於民眾訴說無門,改變無望的被迫無奈。正如流傳在人們嘴上的一句格言:“你若無法改變這個世界,你就準備適應這個世界。”這種“適應”,不是人們內心的“願意”,而是人們無能為力的屈從;不是人們心甘情願的接受,而是人們無可奈何的將就。

李彥宏所說的“中國人願意以隱私換取便利”,其實是互聯網作為中國人現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在給人們生活帶來快捷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個人隱私造成被洩露的隱憂。這種隱憂,原本緣於權力對權利缺少尊重,也緣於互聯網管理制度缺少對保護個人隱私相應的立法和規範管理。

然而,掌握著互聯網“偷窺”隱私特權的百度大佬李彥宏,卻無視法律賦予民眾的隱私保護權利,罔顧權力“強迫”民眾接受不平等應用條件事實,將權力機構和互聯網大佬憑藉特權可以“偷窺”他人隱私,扭曲成“中國人願意以隱私換取便利”。將特權“偷窺”隱私的違法行為,美化成民眾“願意”用隱私交換生活便利。顛倒了事實真相,混淆了是非曲直,是互聯網強權對公民權利的肆意侵犯,是網絡特權對中國網民的公然挑釁!

生活在當今互聯網時代,人們切實感受到網絡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與快捷,例如支付寶與微信付款、雲數據庫應用等,不僅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同時也豐富、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

但是,伴隨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人們的生活隱私,也被支付寶、微信、雲數據等網絡工具帶來被偷窺洩露的諸多隱憂:我們在微信平臺與人談情說愛、視頻聊天,與人談生意、聊合作,或者通過微信傳遞合同、數據和公司內部機密事宜,全都被掌握這些互聯網平臺的巨頭和可以使用大數據庫的機構一覽無餘。我們所有的隱私,從小處說,比如你與老婆或情人在微信上說情話、聊隱私,卻有雙眼晴隨時可以偷窺你的一切。在這裡,你如同一具隨時可被人扒去衣服的赤身裸體,讓那些可以進入大數據庫的權力、大佬們從頭看到腳,毫無隱私可言。從大處講,比如你將參與某一項目的競標底牌,或是涉及個人或企業重大利益的商業機密,都有可能在這裡被偷窺、洩密而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在互聯網上,用戶信息被當做商品洩露出賣的例子己經累見不鮮,很多情況早已超出了“隱私”的範疇,它己經威脅到個人或企業的生存問題。作為有可能偷窺、洩露網民“隱私”或商業機密的微信公司等網絡平臺,僅僅憑“我們有規定,員工不得違規查看用戶信息和對話”是無法保障網民權利不受侵犯的,必須還有相應的法規和成熟的科技手段相結合,才能確保民眾隱私不受侵害。

在美國,任何一個權力機構若想從互聯網終端窺視網民隱私或其它信息,必須是被查人涉嫌恐怖犯罪活動,嚴重威脅到社會公共安全,且經過了嚴密的審查批准,才能在指定技師監督下,按照申請的範圍檢查,決不允許窺視與申請內容無關的其它個人隱私。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互聯網管理不僅缺泛對網民隱私權的保護意識,而且還缺少相應的法規和相應的技術手段。這種現象導至網民隱私和商業機密被侵犯成為常態,使眾多網民對互聯網愛恨交集,被迫無奈。

當微信、支付寶、雲數據成為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時,網絡自然成為民眾生活無法推劫的應用選擇,即使面臨隱私被洩露的風險,人們也無法將微信、支付寶、雲數據等現代生活工具從應用中排除。因為,現實生活留給人們的每一條路,都由權力控制把守,你想生存,就得接受現實的安排。人們唯一可以寄希望的,便是法律對個人隱私權的保護和互聯網管理逐步規範、成熟。

這既是人們為適應現代生活迫不得以的選擇,也是網絡平臺技術設置給人們不可改變的被迫接受。為了生存,人們除了屈從,別無選擇。否則,就會被網絡拒絕在現代生活之外。

所以,雖然人們為了生活的快捷與便利,接受了微信、支付寶、雲數據等網絡平臺設置的規則,並不等於人們“願意”接受隱私被偷窺,機密被洩露;也不代表人們放棄憲法第四十條賦予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的權利,更不是像李彥宏所說的:“中國人願意以隱私換取便利。”

李彥宏把強權之下,民眾無可奈何的屈從,說成是“中國人願意”,把利用特權偷窺他人隱私的違法行為扭曲成“中國人願意以隱私換取便利”。既讓人覺得可笑,又令人感到震驚!

李彥宏作為掌握互聯網眾多平臺,可以隨心所欲進入全中國任何一個人的私人微信偷窺他人隱私的網絡大佬,憑藉他手中的權力,以及百度所壟斷的中國互聯網強大的搜索引擎、豐富的大數據庫,在不受法律制約的特殊條件下,完全可以和孫悟空一樣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他若想侵入甚至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除了“願意”接受,難道還有它途可行嗎?

別把權力強迫說成民眾願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