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勁夫承認家暴:原諒了施暴者,誰來拯救受害者?

蔣勁夫承認家暴:原諒了施暴者,誰來拯救受害者?

今天早上一打開微博,就被“蔣勁夫家暴”的新聞驚醒了。

先是蔣勁夫的女友中浦悠花在Instagram中曬出了自己的受傷照,並說蔣勁夫失蹤與她有關。

蔣勁夫承認家暴:原諒了施暴者,誰來拯救受害者?

緊接著蔣勁夫在微博上說自己“一直在懺悔和悔恨中度過”、“都不應該動手”,間接承認了自己的家暴行為。

蔣勁夫承認家暴:原諒了施暴者,誰來拯救受害者?

不過,不管他如何道歉,他對女友造成的傷害是無法挽回的了。

就算有些網友在下面回覆說承認錯誤就該原諒:

蔣勁夫承認家暴:原諒了施暴者,誰來拯救受害者?

蔣勁夫承認家暴:原諒了施暴者,誰來拯救受害者?

蔣勁夫承認家暴:原諒了施暴者,誰來拯救受害者?

可是,原諒了施暴者,誰來拯救受害者?

I

“家暴”這件事並不少見。

就算施暴者在之後誠懇的認錯,也抹不去對受害人的傷害。

身體上的創傷可以癒合,精神上的創傷卻永遠存在。

去年五月份,林苗在微博上發表了離婚聲明,控訴丈夫至上勵合成員劉洲成,在她孕期和月子期內多次家暴。

林苗坦言:“這段婚姻中我飽受折磨,劉先生的所作所為對我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心理創傷”。

而且更多的情況是,施暴者在承認錯誤之後,並沒有改進,反而變本加厲了。

日劇《Last Friends》中,藍田美知留和男友及川宗佑同居後,男友懷疑她出軌,經常對她拳打腳踢。

每次宗佑打完她,都在她面前懺悔和討好,然後去接她下班。

美知留每次原諒了他,也相信他不會再犯。

可是宗佑不僅沒有真的悔改,下手反而更狠了。

而在最近熱映的電影《你好,之華》中,胡歌扮演的張超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生活中的懦夫。

之南嫁給張超後,不僅沒有得到幸福,還在他的拳腳相加下死去。最嚴重的一次,張超把之南打到女兒去外婆家求救。

之南死後,張超他是愧疚不安的。

然而張超並沒有會改,他對下一任繼紅同樣實施了家暴。

如果一個人犯錯,我們願意給他改過的機會。

可是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

受害人即使原諒了他,在之後無數的日日夜夜,也在擔驚受怕中度過了。

II

有很多施暴者在動手之後,解釋說動手是因為太愛了。

他們試圖讓受害者相信自己 ,原諒自己。

這樣的解釋或許是真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家暴和愛是可以共存的。

可就像榮格說的一樣:

“當愛支配一切時,暴力就不存在了;當暴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了。”

還記得我們的童年陰影《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

裡面的安嘉和對梅湘南的囚禁、毆打,觀眾都以為安嘉和並不愛她,可在他自殺前,他口口聲聲說著自己愛梅湘南。

試問這樣的愛誰敢接受?

如果有人同情他為了梅湘南而自殺,那把梅湘南又置於何地?

遇到有暴力傾向的人,我們只能有多遠離多遠。

III

在新聞和電視劇之外,世界上的很多情侶和夫妻之間,還在發生著如安嘉和這樣的親密關係暴力。

世界衛生組織這樣定義:在親密關係中,不論發生在異性或同性間,一方針對另一方的任何過度控制或攻擊行為,無論藉著言語、情感、身體、性關係或綜合形式出現,都可稱為親密關係暴力。

包括各種肢體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傷害的對象不僅有受暴者,還有其親朋好友等。

而為了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自殺、自殘也是暴力手段。

在《親密關係中的暴力》一文中,筆者對1015個樣本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親密關係中的暴力普遍存在,1/3的親密關係之間都出現過肢體暴力行為。

基於這個數據之上猜想,實際上親密暴力關係的發生,比這個數據更多更普遍。

一方面是伴侶之間的衝突很常見,很多人以為暴力只有動了手才算,或者一時失去理智與控制不算暴力。

但其實暴力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

另一方面,是那些親密暴力關係中的受害者不願意發聲。

和性侵事件中,受害者往往會備受責備一樣,親密暴力關係中的受害者,往往是容易受到指責乃至自責的那一方。

周圍人的聲音,往往是這樣的:

“要不是你做了什麼他不能忍的事情,他會動手打你?”

“他只是太生氣了一時衝動,忍忍就過去了。”

在這種條件下, 受害者容易產生這樣的情緒:

“是不是我真的做得不夠好他才生氣的?”

“他是太愛我了,才不容許我多和別人說一句話,是我不對。”

可其實周圍人和被害者都陷入了一種誤區——認為情侶夫妻之間的佔有慾和爭吵都是正常的。

但作為被暴力的一方,千萬不能跟著旁人一起迷糊。

那些有暴力傾向的人,一早就會露出尾巴,最常見的就是以各種手段控制你的精神、思維及生活。

IV

不管你是男生還是女生,在戀愛時都有可能遭受到親密暴力。

有些施暴者,在追你或者和你吵架的時候,就會顯露出極端情緒。

有些施暴者,平時溫文爾雅,但在特定的時候就會露出爪牙。

學會謹慎的看人,與人保持合理的距離,是避免接觸變態的一個方法。

而如果你已經不幸落入這種不健康的關係中,也要立即尋求幫助,或者與對方隔離,不要給他繼續傷害你的機會。

千萬不要覺得還能拯救他,或者是覺得你對他是特別的。

即使他不想暴力你,他也無法按捺住身體裡的暴力因子。

遇到這類人,只要有機會,能夠離多遠,就離多遠吧。

畢竟,我們談戀愛,也不是隻圖他的不殺之恩不是?

-END-

家暴不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