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刷新“凌源速度”

來源:朝陽日報

4月的凌源大地,春風吹拂,淩水盪漾。凌源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遼西地區春季施工最有利的時機,不斷推動工業項目加速施工,創造刷新著“凌源速度”。

創新融資模式解決資金短缺難題。4月初和4月末,記者連續兩次來到凌源新材料產業園採訪,首次進入時,這一片佔地面積800餘畝的工業用地,一座相對高度約40米的石質山矗立,當時剛剛完成規劃。第二次去時,約有30多臺大型挖掘機和貨車往來奔忙作業,山幾乎被挖平。與此同時,在其北側和西側,兩座廠房開始施工。園區項目負責人季文廣告訴記者,這是一個以PPP模式包裝的項目基地,完全採取公司化、市場化運行方式,產業園計劃總投資9.4億元,一期計劃投資5.4億元,建設生產廠房4棟、科研中心樓一棟。產業園全部建成達產後,年可實現產值40億元、稅收3.5億元,解決就業500人。這個產業園目前敲定引進的項目有5個,包括遼寧邁方碳科技有限公司高導熱聚乙烯專用材料項目、遼寧世之源碳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生產項目、遼寧易升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智控採暖生產項目、遼寧寶萬管道有限公司市政用給排水及燃氣管材生產項目和朝陽嘉盛美凱隆醫療用品有限公司醫療器械生產線及城市應急包工程項目。

這一產業園是凌源市委不斷解放思想、開拓思路的“創新項目”。幾年來,凌源市始終在根據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完善全市產業發展定位,尤其是重新完善和標定了經濟開發區“五大園區”,使產業佈局更加合理。按照每一個園區的規劃招商引資,包裝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通過PPP模式融資,解決了廠房、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問題,使多方投資者受益,加快了施工進度。

拓寬市場視野推動環保科技項目。近日,記者在凌源三沅環保科技產業園看到,8棟生產廠房已經竣工投入使用,6棟中已安裝機器設備,兩個廠房內正在調試設備。

三沅環保科技產業園是凌源市面向江浙滬開展招商引資的力作。2018年,凌源市充分挖掘凌源本地人士在江浙一帶的人脈資源,通過招商推介會等形式,促成了這一較大項目的簽約落地。這一項目總投資11.25億元,總佔地面積500畝,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立足打造成遼西北地區最先進的環保設備研發製造基地。其中,計劃投資4.5億元,建設8棟生產廠房,主要建設“互聯網、創業創新服務平臺”“年產35000套淋浴房”“空氣源熱泵、壁掛爐、淨水器、滑軌生產”等項目,並通過代運營、直營、聯營等方式,開拓東北、華北、西北環保新能源產品市場,為凌源中小型企業及傳統企業搭建服務網絡,帶動地方特色產品銷售。目前,企業雖然尚未正式生產,但依託大企業開展合作,已經接收多個訂單,尤其是為南方大企業配套生產部分,可以實現投產即暢銷。產業園全部建成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16.9億元,稅收1.9億元,解決勞動力就業500人。目前,企業正在進行一期投產準備,不日即可投產,二期已經完成規劃設計,年內開工建設。

壯強新材“領頭雁”帶著百鳥向前飛。在凌源開發區北部,規劃佔地面積達到3000畝的新材料飛地產業園內,已經建成的企業廠房車間內一片忙碌,雖受疫情影響,但煒盛新型複合材料始終沒有停止生產,近日,春節後積壓的產品已開始走貨,而距此不遠的廠房北部,正在劈山建廠,這就是煒盛的三期工程,預計總投資3.5億元,建設第三條年產7萬噸玻纖生產線,以及凌源市新型複合材料產業園高新技術人才創業就業培訓公共服務平臺,引進玻纖製品、輕量化玻璃瓶、有機高分子材料等上下游產業配套項目50個。在飛地新材料產業園,另外三個項目即年產0.8億米玻璃纖維布及1.5億米耐鹼網格布生產線項目、年產15萬噸有機高分子材料項目、年產6000萬平方米高性能玻璃纖維織布項目也在加快施工,現施工機械達到60多臺。預計在今年10月,四大項目可完成廠房建設,而該新材料產業園達產後可實現產值80億元、稅收6.5億元,解決勞動力就業4500人。


凌源市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刷新“凌源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