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宰相制度演變,皇權與相權博弈三部曲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宰相制度演變,皇權與相權博弈三部曲

歡迎賞閱

古裝電視劇的魅力在於帶領觀眾穿梭時光,重現史河雲煙。《長安十二時辰》立足於歷史,輔以文學創作,既擺脫了紀錄片式的枯燥感,又不失跌宕起伏的劇情,為觀眾帶來了別具一格的視覺盛宴。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宰相制度演變,皇權與相權博弈三部曲

《長安十二時辰》熱播以來,相信不少觀眾對劇中角色的歷史原型已有一定了解,但若要理解劇情鋪設的合理性,則有必要對唐朝相關制度作進一步的探討。譬如,作為貫穿劇情的“大反派”——右相林九郎為何能夠權傾朝野?他這個相位含金量如何?相關圍繞相權展開的劇情鋪設,都將源頭指向唐朝宰相制度的變遷,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皇權與相權的博弈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宰相制度演變,皇權與相權博弈三部曲

博弈三部曲:當宰相的都是些什麼人?

時間進入唐朝以後,宰相制度發生了鮮明的變化,其中最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群體化”,即多人同擔宰相之職,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宰相的人選也不斷變化。

我們首先通過三張圖片捋一捋能當宰相的都是哪些人?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宰相制度演變,皇權與相權博弈三部曲

1.三省“一把手”同當宰相時期618年,李淵建唐,並著手搭建宰相班子,分別由尚書省長官尚書令、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出任。他們成為宰相的標誌在於,除了各司本職之外,還參加議決國家政務的政事堂會議。

其中尚書省因情況特殊,尚書令李世民征戰在外,副官僕射被安上“知政事”的名號,得以參加政事堂會議,亦列為宰相。李世民當政後,由於他出任過尚書令,臣子避諱,從此尚書令之職空置,至高宗時徹底廢除,僕射成為尚書省的實際長官。

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執行,在這套相互制衡的體系下,相權被分割,皇權得到了鞏固。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宰相制度演變,皇權與相權博弈三部曲

2.二省“一把手”同當宰相時期。此階段的顯著特徵是尚書省官員退出了宰相舞臺,帶來這一變化的根源則是原有宰相體系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出現失衡。

從品級上來看,僕射屬從二品官員,而中書令與侍中僅為正三品。從職能上來看,三省皆參政,但尚書省獨具執行之能。如此一來,尚書省的宰相地位便超然於另外兩省,這是皇帝所不願意見到的。

前面提到僕射之所以位列宰相是因為被賦予了參政之權,當皇帝決定對尚書省開刀後,開始逐步剝奪僕射的這項權利,使之不再參議政事,至玄宗元年時(713年),尚書省左右僕射便徹底脫離了宰相之列(涉及劇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宰相制度演變,皇權與相權博弈三部曲

3.三省長官皆出局,“同平章事”為相時期。自尚書省僕射被排除在宰相之位後,中書省與門下省兩家的相權便不可避免地凸顯了出來。

君主的新對策是一邊給中書門下兩省長官“戴高帽”以淡化相權,手段包括給中書令和侍中加領節度使、大學士等職,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又明升暗降中書令與侍中為正二品,使這兩個職位失去參政權,逐漸脫離宰相行列。

另一邊,君主開始提拔一些五品以上的低階官員,冠以“同平章事”的稱號,賦予參政權力,使他們成為新的宰相群體,但由於中書門下兩省的職能特殊,人選常常由中書侍郎、門下侍郎擔任。

博弈中的相權核心:一會一印

從上述相位演變過程來看,唐朝的宰相人選雖然歷經變化,但每個時期都是好幾個人共同擔任以達到制衡效果,實際運作中為什麼會出現失衡甚至出現某家獨大的局面呢?其中就涉及相權的幾個核心要素。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宰相制度演變,皇權與相權博弈三部曲

一會:政事堂議政會議。實際上,宰相的權力並不來源於某個特定職位,而在於這些人可以參加宰相辦公會議,左右國家政令,所以他們才是實至名歸的宰相。我們可以理解為大臣通過參加政事堂會議,具備了議政權。

“宰相常於門下省議事,謂之政事堂”——《唐會要卷五十一》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宰相制度演變,皇權與相權博弈三部曲

最初這個議事場所設於門下省,三省長官均到此議政,尚書省的僕射之所以列相,就是被賦予“知政事”的名頭,允許參加政事堂會議,享有議政權。同理,後來三省長官皆出局後,之所以被冠上“同平章事”之稱能夠位居宰相,也是因為具備了議政權。

“至永淳三年七月。中書令裴炎。以中書執政事筆。其政事堂合在中書。遂移在中書省”—— 《唐會要卷五十一》

683年,政事堂被遷往中書省,中書省的地位漸高,當713年尚書省淘汰出局後,宰相之位僅剩中書門下兩家,中書省的地位就要高於門下省(涉及劇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宰相制度演變,皇權與相權博弈三部曲

一印:中書門下之印。宰相權力的另一個核心則涉及一枚小小的印章,就像玉璽代表皇權一樣,中書門下之印則代表了相權。

“至開元十一年。張說奏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其政事印。亦改為中書門下之印。”——《唐會要卷五十一》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宰相制度演變,皇權與相權博弈三部曲

723年,政事堂的稱呼被改為“中書門下”,其印章也更名為“中書門下之印”,這枚印章可了不得,皇帝下達的命令,若果沒有蓋上此印是不合規矩的。因此,執此令的宰相,權力便凸顯了出來(涉及劇情)。

看劇找歷史:《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歷史細節

《長安十二時辰》剛開始就點明瞭故事發生的時間為天寶三載,即744年,唐玄宗當政時期,劇中林九郎的歷史原型為李林甫也早已被很多人討論過,此處不再多議。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宰相制度演變,皇權與相權博弈三部曲

林九郎為何能夠大權在握

?從時間上來看,744年正處於唐朝皇權與相權博弈的第二個步驟,尚書省已經退出歷史舞臺,宰相僅存中書省與門下省兩家,林九郎這個“右相”即中書省的一把手中書令,是具備了議政權的宰相。

此時的政事堂會議與“中書門下之印”皆把持在林九郎手中,所以他能夠力壓“左相”侍中,大權在握。往細了說,《長安十二時辰》開篇在城上讀的那道詔令,第一句唱的是“門下”,大意便是經過“中書門下之印”而生效的,理論上負責審核的是門下省,但是此時的局勢幾乎已成林九郎“右相”的一言堂,其相權之大可見一斑。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宰相制度演變,皇權與相權博弈三部曲

劇中還有一個細節,林九郎的辦公場所竟設在自己的府上,實際上也是史實的呈現。按規矩來講,出任宰相的長官“午前決朝事,午後決省事”,是不能隨隨便便下班回家的,但歷史上的李林甫明目張膽地違背了這種規定“軍國機務皆處於私家”,所以在劇中李林甫相府上熱鬧非凡,李必上門時仍要在門外候著。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宰相制度演變,皇權與相權博弈三部曲

《長安十二時辰》的劇情呈現了唐朝皇權與相權進入第二個階段後,中書令相權的極度膨脹,所謂物極必反,此後不久中書令與侍中的權力很快就迎來皇權的壓制,從而使這場博弈進入第三階段,相權進一步被分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