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陰霾籠罩下,歐盟會不會分崩離析?

新冠疫情之下,歐盟何去何從?


深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意大利曾在疫情初期請求歐盟夥伴國提供保護設施,但一無所獲。而歐委會也未能及時組織歐洲層面上的救助行動,凸顯領導不力。此外,一場新的歐債危機的危險正在增大。歐盟正面臨“其成立以來的最大考驗”。為了不讓這個聯盟在困境中散夥,德國必須伸出援手,幫助意大利等國。這也是它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


馮德萊恩領導不力


自歐委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2019年12月1日上任以來,已經過去五個月了。一上任,馮德萊恩就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自己工作的優先方向,並推出“歐洲綠色交易”這一宏偉項目。

期間,土耳其2月29日曾放開邊界管控,讓大批難民湧向希土邊境。在歐洲面臨新一波難民潮的關鍵時刻,這位歐委會主任與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CharlesMichel)、歐洲議會主席戴維·薩索利(David Sassoli)等人3月3日親臨第一線。在希臘北部邊境城市卡斯塔尼亞,馮德萊恩宣佈將向希臘提供7億歐元的緊急救助,並將進一步拓展歐洲邊境與海岸警衛局的使命。馮德萊恩還聲稱:“這條邊境不僅是希臘邊境,而且也是歐洲邊境。”“那些質疑歐洲是否團結一致的人將會感到失望。我們不會退卻,我們的團結將會獲得成功。”

新冠疫情的陰霾籠罩下,歐盟會不會分崩離析?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被指“領導不力”

此後3月9日,米歇爾和馮德萊恩又與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在布魯塞爾商討了難民危機的解決方案。據稱,會晤後,雙方均聲稱難民協議繼續有效。

在新冠疫情暴發後,布魯塞爾也確實採取了一些施。比如,3月18日,歐盟決定關閉申根區外部邊境30天,以期抑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但對於歐盟內深受疫情肆虐的意大利和西班牙,歐委會卻遲遲未能推出救助措施,從而給人留下了領導不力的印象。

德國基社盟主席、巴伐利亞州州長馬庫斯·索德爾(Markus Söder)3月下旬在接受《明鏡》週刊採訪時就指出:“這場危機原本是歐洲的時刻,是歐委會的時刻。但眼下在布魯塞爾卻靜悄悄得出奇。”他並直言歐委會沒有做好應該做的事。這位巴伐利亞州州長聲稱:“在歐洲,我們正在經歷一種各自為政的現象。這將會極大危及歐洲理念。我們不僅要從民族國家的角度來進行思考,而且還必須組織比如在歐洲層面上的救助運輸行動,以支援意大利和西班牙。這在歐洲層面的日程安排中,應該排在很前面,而這正是歐委會該管的事。”


當然,索德爾這裡只談了歐委會的問題。《柏林晨報》駐歐盟記者克里斯蒂安·克爾(Christian Kerl)4月初在一篇社評裡則抱怨道,雖然不是歐盟而是各成員國主管自己的公共衛生和防災措施,但許多成員國卻表現出強烈的“民族利己主義”。
“意大利曾徒勞地請求歐盟夥伴國提供保護設施。最後恰恰是中國提供了援助,而德國則寧願實施出口禁令。”意大利外長路易吉·迪馬約(Luigi Di Maio)不久前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也明確表示:“中國正是在初期給了我們許多援助,向我們派遣了醫生,特別是同意向我們出口口罩和呼吸機。”

新冠疫情的陰霾籠罩下,歐盟會不會分崩離析?

意大利副總理兼外長Luigi Di Maio指責歐盟對意大利抗疫沒有支持

據報載,意大利的市長們前些日子曾示威性地降下藍色歐盟旗幟,《共和國報》則使用過“醜陋的歐洲”作為大標題。而這種失望的起點是今年三月初。當時,羅馬首次請求緊急支援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但其他歐盟成員國卻根本不予理睬。這就更加加深了這個原本已對歐洲持懷疑態度國家的疑歐心態。

當然,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也並非不想採取措施來救援意大利、西班牙等國,但面對許多歐盟成員國在危機初期時表現出來的利己主義,她實在也是無能為力組織救援行動。

為此,這位歐委會主席2020年4月2日不得不在意大利《共和國報》(La Repubblica)上撰文,坦承歐委會在新冠危機中在意大利問題上犯了錯誤。她聲稱:“必須承認的是,在這場危機剛開始的日子裡,正是在歐洲需要作出一個共同反應時,過多的人只顧及到自已的問題。”“這是一種應該避免的有害行為。”馮德萊恩並寫道:“我們已盡了一切努力,旨在讓歐洲各國如同一個團隊那樣行動,並對共同的問題在協調後作出答覆。”這位歐委會主席並允諾建立一個1,000億歐元的基金,以救助深受疫情肆虐的意大利、西班牙等歐盟成員國內的短時工作員工。


歐盟面臨危機


針對目前形勢和歐盟現狀,此間已有媒體指出,一場新的歐債危機的危險正在增大。在2012年的歐債危機中,投資者曾從事針對希臘等債臺高築國家的投機活動,使這些國家的融資成本高得無法承受。而正是在歐央行的全力干預下,才逐漸恢復了平靜。但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這種平靜局面。對此有分析認為,它將擊中自二戰以來還從未如此脆弱過的那些國民經濟體。

據告,意大利,此外還有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可能會很快面臨資本市場融資的困難。按照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的規定,各成員國國債餘額不得超過其國內生產總值的60%。而這幾個國家2019年的國債負擔率早已超標:意大利(136%)、葡萄牙(120%)、法國(99%)和西班牙(97%)。現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上述國家的經濟更遭重創。在資本市場上,人們已擔心這些國家償還不了債務,並害怕2008年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情景會再次出現。而那場危機幾乎葬送了歐洲貨幣聯盟。因而,部分成員國融資難眼下已迫在眉睫。


為了穩定市場,歐央行現已啟動緊急救助,決定購買總金額達7,500億歐元的各種各樣債券。但按照歐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的觀點,這一舉措尚嫌不夠。她告誡道,各成員國必須同樣承擔救助責任,不能只顧自己,也要顧及他國的關切。

為此,拉加德曾通過視頻向歐元區各成員國政府首腦和財政部長推薦過一種在歐債危機中已討論過的工具,那就是:歐洲債券。甚或也可以根據眼下的危機稱其為:“新冠債券”。所指的是歐元區所有成員國的共同債券。據稱,其優點是投資這種債券是可靠的。這是因為德國、荷蘭或奧地利那些信譽度好的國家在為意大利或希臘那樣信譽度差的國家履行其債務作擔保。據稱,這也是德國、荷蘭等國迄今為止一直反對這種債券的原因。

新冠疫情的陰霾籠罩下,歐盟會不會分崩離析?

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提出“新冠債券”設想,被德國總理默克爾斷然拒絕

據告,即使在歐債危機進入緊急關頭時,德國政府也斷然拒絕把各成員國的債務變成共同債務。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Merkel)曾向其當時的執政夥伴自民黨保證道,“只要我活著”,就不會有歐洲債券。

但新冠病毒不是雷曼兄弟。這次危機並不是因為一些成員國大手大腳,寅吃卯糧,而是由於一場波及全球的大流行病所引起的。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奧拉夫·朔爾茨(OlafScholz)就聲稱這是“對整個人類一場決定命運的挑戰”。

據告,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歐洲債券是平均分攤由危機造成負擔的最好手段。一些著名的德國經濟學家呼籲道:“強者必須幫助弱者”,並建議,作為一次性措施發行金額高達10,000億歐元的共同債券,這筆鉅款可以用來“支持那些面臨不能進入資本市場的成員國”。

即使在歐央行最高決策機構歐央行管理委員會那裡,在這個問題上也罕見地達成一致意見。甚至連德國聯邦銀行行長延斯·魏德曼(JensWeidman)也改變了原先對共同債券所持的懷疑看法。如同拉加德那樣,魏德曼同樣勸告德國政府放棄其反對態度。歐央行的專家們認為,現今的形勢要比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或2012年歐債危機達到其高潮時,要嚴重得多。而歐央行也希望在這場危機中不要讓自己在歐洲層面上孤軍作戰。

雖則“新冠債券”會讓像意大利那樣債臺高築的國家從資本市場獲得新的資金,且利率低下,但如上所述,歐盟其他成員國就要為這些國家的債務作擔保。因而,如同在歐債危機時那樣,德國、荷蘭、芬蘭和奧地利四國迄今為此堅決拒絕這種債券。

據告,南歐國家對“吝嗇四國”的態度極為憤慨。此外,這些國家還對兩面都不想得罪的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非常不滿。在復活節前,以德國總理默克爾為一方,以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Macron)為另一方的兩個陣營之間的爭執簡直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後來總算經過復活節前的兩次歐盟財長會議,雙方達成妥協,決定推出一個5,400億歐元的新冠危機一攬子拯救計劃,用以迅速救助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國。


但會後,意大利總理朱塞佩·孔特(GiuseppeConte)依然對這一結果表示不滿意。孔特聲稱,對於他來講,只有引入歐洲債券才是夠用的。

4月23日,歐盟成員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舉行視頻峰會,商談新冠肺炎疫情之後的重建事宜,並一致要求歐委會盡快提出重建基金的方案。雖則“新冠債券”一事被擱置一邊,但歐盟內各成員國在重建基金的規模、這種基金究竟是貸款還是不需要償還的補助等問題上分歧嚴重。法國總統馬克龍聲稱,這必須是無條件直接援助。他指出,這是因為這不能算入意大利、西班牙或法國原本已高企的國家債務。這位法國總統並警告道:“如果我們讓作為歐洲一部分的該地區崩潰,那麼整個歐洲也將會隨之崩潰。”


歐洲理念必須捍衛


德高望重的歐委會前主席雅克·德洛爾(Jacques Delores)最近聲稱,危機可以摧毀這個聯盟:缺乏團結是一種“致命的危險”。


4月6日,在結束居家隔離後首次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聲稱,對於歐盟來說,眼下這場危機是“其成立以來的最大考驗”。

盧森堡外交大臣讓·阿塞爾博恩(Jean Asselborn)最近在《柏林晨報》《首都信函》專欄中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們必須保衛申根》的時評。他在文章中聲稱,歐洲理念不能被新冠病毒所戰勝。這位外交大臣特別提到,現今在26個申根國家中已有一半以上的國家關閉了邊境。
阿塞爾博恩為此提出了三個問題:其一,從科學上來看,這種檢查對抑制病毒是否有效?其二,推行這種檢查是否與歐盟的立法相一致?其三,這種檢查是否避免了所在國公民與其他歐盟成員國公民之間的歧視現象?他並明確地指出,對這三個問題的答覆都是否定的。

這位盧森堡外交大臣並提到,在申根區內部邊境上的封鎖也並不利於與新冠病毒的鬥爭。這是因為一旦在內部邊境上截留的運輸車恰恰是給柏林夏利特醫院運送防護口罩的話,那麼在那裡停留數日之久就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復活節前,德國、波蘭、克羅地亞、盧森堡、比利時、法國和葡萄牙的一些媒體聯名向各國政府首腦發出呼籲,指出:“我們正在經歷的危機是一種事關歐盟生存的威脅。但一旦我們這些國家的政府首腦共同採取措施來戰勝所面臨的巨大挑戰,那麼它也可以是一個機會”,並聲稱,歐盟現在的歷史機遇就是在衛生和經濟領域裡採取共同對策。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也認為:“在一次大危機中也隱含著機遇,歐洲將會獲得重生。”而在這場新冠危機中,人們對德國政府寄予巨大希望。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LeMaire)就聲稱:“全歐洲都期盼著德國。”當然,德國現已努力在釋放團結信號。來自意大利和法國的新冠重症病人正在德國醫院獲到治療,此舉措已受到羅馬和巴黎的讚賞。此外,在此期間,據告意大利已從德國那裡獲得大量的呼吸機、口罩以及其他救助用品。

當然,眼下更令馮德萊恩擔憂的是,如果不推出重建規劃的話,歐盟內經濟復甦的走勢將會不“對稱”。“差異將會擴大。”在許多歐盟成員國裡,人們擔心,由於德國藉助於自己雄厚的財力能比其他國家採取更有力的救市措施,因而危機過後,德國在歐盟內將會比此前更為強勢。因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就聲稱:“我們必須確保,不僅富裕國家,而且所有國家都擁有足夠的資金用於重建。”


筆者曾指出:“德國歐洲政策的最高目標則是要確保歐盟在困境中不散夥。這是因為德國特別得益於歐盟的成立。不僅因各成員國在經濟上緊密相連而使德國獲益匪淺,而且還使鄰國減少了對德國這個兩次世界發動者的不信任感。”因而,即使為了自己的本身利益,德國也必須捍衛歐洲理念,維繫歐洲聯盟。為此,德國應該向南歐國家伸出強力援手,在諸如設立歐洲重建基金等問題上作出應有的貢獻。幫人幫己,力求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