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一枝梅

作者:黎荔


立春一枝梅


春去春來,過去了許多的春天,前面似乎還有無限的春天,但是人生有限,屬於我們的春天更加有限,如果在正月初七人日這一天,恰逢立春,怎能不珍惜珍重。


想起有一首詩,“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點額顏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壽陽宮裡人。”說的是遙遠過去一個人日又立春的日子,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小憩臥於含章殿,這時恰有一陣微風吹來,簷下幾朵梅花緩緩地飄下來了,其中一朵尤有靈性,輕柔地打著旋兒,落到壽陽公主的額頭上。壽陽公主醒來之後,對額頭上的梅花渾然不覺,頂著它走來走去。宮女們笑著上來幫她摘掉花瓣,但是公主的額頭上已經印上了花痕,拂拭不去,三天後,才漸漸淡了。宮女們覺得額頭上裝飾幾朵梅花花瓣,更顯嬌俏,也學著在額頭上粘花瓣。這種妝就成了宮廷日妝。但梅花不是四季都有,於是她們就用很薄的金箔剪成花瓣形,貼在額上或者面頰上,叫做“梅花妝”。壽陽公主因這個香豔的“梅花妝”故事流傳千古,而被人們尊為“梅神”,又被稱為“正月花神”。


立春一枝梅


從此,立春就與梅花纏纏綿綿,立春啟宴,梅花爭豔。梅花星星點點地爬上了枝頭,一樹獨行天下春。二三月間春寒料峭,對愛花人而言,梅花的消息成為立春後第一件盛事。


一般賞梅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是探梅,這時梅花含苞待放,給人一種等待的心情,看著梅花在寒風中漸漸萌生,是眾多文人墨客最喜愛的景象之一;第二時期為觀梅,此時梅花開放,呈現出一片“十里梅花香雪海”的勝景;第三時期是尋梅,這時梅花落英繽紛,“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最是傷春而感傷。


立春一枝梅


立春時節,正是“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時候,我覺得探梅時期,別有風味,比2月中旬以後的盛花期更美。梅花的開花次序是從顏色淺的開始,顏色越深開得越遲。所以,遒勁枝椏的白梅花,在山林之際暗香浮動,一馬當先,得令爭春。因為早梅隱約初開,花朵稀疏零星,需要踏雪穿林,探問梅消息。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錯把梅枝當作雪枝,反映了梅花皎潔似雪的特點,寫出了早梅遠望似雪非雪,一派迷離恍惚之境。其實真正愛梅花的人,眼裡不見一瓣一蕊,全然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神思餘韻。立春時節的清淡白梅,不在於花開得有多豔,而在於那段疏影橫斜、苦寒來香的意韻。


一想起梅花,腦海中就浮現出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場景:對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尋梅的笛聲,水晶簾櫳後的凝望,古剎空山裡的啼鳴……


立春一枝梅


贈人梅花,是江南早有的示好習俗,據說春秋時候,南方的某國派使臣北上交涉,鄭重其事地送上梅花一枝,北國之人還以為禮物菲薄,是輕慢的表現,差點就為這個打起來。好在這一誤解並沒有維持太久,漸漸的,吃梅子之餘,大江南北的人們也都開始認可梅花的美好形象了。它甚至成為文人之間很高貴的心意相通的禮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故人應在千山外,不寄梅花遠信來。”如此快馬加鞭送早梅一枝,哪怕今天想起來,都好像覺得仍是異常真誠而優雅的一件事呢!


“人間離別易多時,見梅枝,忽相思。”立春人日,點梅花妝,想起許多梅花詩詞,不由得百轉千回,如同紅衣消失在槳聲中,去了藕花深處,辜負舊約,徒之奈何。真想簷下有一樹老梅,枝幹虯節,有一枝靜靜探於窗上,梅香,慢慢散開來,細而清冽,薰染心腸。


山河堂堂,乾坤朗朗,草木蔓發,春山可望,立春人日,梅寄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