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堪稱當今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比起法國的凡爾賽宮、英國的白金漢宮、美國的白宮以及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更勝一籌,被榮耀的稱之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君臨天下,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力。然而將斑駁的歷史放大,也許就在某個不為人知的瞬間,細節之處的一片枯葉突然抖落,一種莫名的情愫湧上心頭。除了淡淡的哀傷,還有對於過去的思索。過去,“故”去,留得一片紅牆壘砌的城池,在人們的記憶中。
很多人慕名來到故宮,就是為了欣賞中國古代建築的輝煌與帝王的奢華。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1420年竣工。據悉,這片堪稱世界最宏偉的宮殿建築群,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建築面積有15.5萬平方米,內有大小院落90多座。上等木材、琉璃瓦頂、青白石座與各種金碧輝煌的彩畫交相呼應,盡顯出故宮的富貴榮華。
故宮很大,在遊歷之初,它的龐大往往超出人們的想象。午門、東華門、西華門、神武門分守故宮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與神武門相對的,是用土、石築成的公園,就是景山公園,裡面種滿松柏,象徵著萬古長青。
以乾清門為界,在故宮內部,“外朝”與“內廷”兩部分的建築風格變得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前朝”。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皇帝與后妃的住所。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這個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貫穿72根1米的柱子的寶殿上,依稀能看到當時舉行大典的場景。造型精緻的鶴、爐、鼎,雕刻精細的屏風與整個大殿相互映襯,顯得莊嚴而又絢麗。太和殿,穿過那道門檻,眼前便是大好的錦繡前程。古往今來,太多的人走上仕途,這條坐享功成名就的道路。於是,一個又一個年輕有為的青年,不遠萬里進京趕考,為的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然後就豁然開朗。
想象中的御花園,也許是奼紫嫣紅,鶯歌燕舞。可是跨入御花園才發現,滿庭滿園,處處是嶙峋的松柏和流放的芍藥。或許,那曾代表一種單純的寄託,在帝王的眉宇間,也流露出對於萬古長青的盼念。松樹,故宮中滿眼蒼勁的、四季常青的松。渴望永生、渴望長生不老、渴望益壽延年,那時的心情,在後世的頻頻點頭中得以深刻理解。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似乎在不經意間便道出生命的真諦,面前如此的恢弘氣勢,如此震撼人心。
走出神武門,登上景山,紫禁城的恢弘之氣盡收眼底。一直以來,景山不僅聞名於滋養人心的地氣,更聞名於它的三季花團錦簇,四季松柏常青。乾隆年間修築的綺望樓,依山之勢修建的五方佛亭,至今為人們所流連。那國色天香的牡丹在景山豔麗盛放,一幅尊貴雍容的典雅瞬間便沐浴滿園。一座人工修建的皇家園林,就在這個偌大的京城低調地安享天年。每次憑弔崇禎帝辭世的古槐,每次看著寫滿記載的碑文,都會不禁慨嘆。
走出景山,看到護城河邊石磚縫隙中鑽出的嫩綠色小草,正在以頑強的姿態奮力生長著。心情突然覺得寬慰。這幸運的植物,天生便成長在充滿帝王之氣的紫禁城邊,淡淡的綠色,卻洋溢著生命的色彩。夕陽西下,小草搖曳的腰身與紫禁城中斑駁的紅牆、暗黃的琉璃一起,凝成一道別具韻味的自然風景。
而故宮中的坤寧宮在故宮“內廷”最後,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寢宮,兩頭有暖閣,清代改為祭祀場所。其中冬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均在此舉行婚禮。
紫禁城曾經的輝煌已與那段歷史時光一同遠去了,可每當我們駐足在那座古老的宮殿前,依然會對它肅然起敬,也許是因為,如果拋開它所承載的時光,我們的今天,也便無從談起。關於這座紫禁城,你有什麼想發表的,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