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房子已夠34億人住還要建?業內人士:這三類人支撐著房價上漲

如今的房地產,很大程度承載著我國的國民經濟增長,包括了地方財政收入、和金融市場的穩定等等,這些社會經濟發展。但是同時也暴露著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國的房屋空置率很高。小粥從一份非官方的數據報告上得到一個數字,就是就目前的房屋市場而言,已經滿足了34億人口個的居住,而且這其中還不包括農村自建房,小產權房等非商用交易等房源,而中國現在的人口就之前的數據調查也就在14億左右,現有的房子肯定是滿足當前所有人的居住需要的,但是你會發現現在有兩個現象:

我國房子已夠34億人住還要建?業內人士:這三類人支撐著房價上漲

那麼在房子滿足居住需要的同時,開發商還在不停的建設開發,而房子的價格也在不停的往上漲,其中到底藏了什麼秘密?今天就讓小粥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首先而言,在加入了商品屬性和金融槓桿後,房子已經不再是一個居住住所,而是附帶了商品職能,而且呢,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房子是一個抗通膨的最好的工具,很多人都把這個當做一個保值的理財選擇

有的開發商也很清楚這一點,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能更快的賣掉房子回籠資金,這就你會發現其實有的樓盤明明還有很多的空房子在售,卻對外宣稱房子已經賣完了,從而來誤導消費者以為房子緊缺而開始搶購,最後開發商只要慢慢出手就行,這樣造成了留在開發商手裡的短時間會有空置,無人居住,全國這麼多的樓盤算下來,開發商有意留下來的空房的數量還是非常可觀的。

我國房子已夠34億人住還要建?業內人士:這三類人支撐著房價上漲

其次呢,現在每個地方的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口的數量也有差異,這樣也導致著房地產消庫存的能力也有不一樣的。比如對於一線的城市來說,1000套的房子可能一開盤就能告罄,而如果在縣城,可能幾年裡都賣不完;但是對於現在的開發商來說,完全不擔心房子蓋了賣不出去,因為本身擁有產權證的房子就是一個優質的資產,可以通過抵押獲得更多的貸款。

最後呢,迴歸到用戶身上,很多的人都會把閒錢用作房地產的投資,他們買房子並不是為了自己住,而是用來賺錢,等到房子漲到了一定價格了,就可以通過拋售來套現,這一批人就是對於剛需族來說的的“萬惡炒房客”,這些人手裡少則幾套,多則幾十套的都不乏大有人在。

而且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有相當一部分的小區已經屬於老破舊的房子,這些無論從品質、結構、設施、還是從小區的內部和外部配套上來說,都是比較差的了,一些如果有條件的,已經不願意居住了,而有改善需求的人也會從經濟剛需房搬到了新房裡,老房子要麼等著拆遷,要麼出租,這一部分的房子也算是多出來的房子了。

我國房子已夠34億人住還要建?業內人士:這三類人支撐著房價上漲

所以說到了開頭的的,雖然現在的房子夠34億人居住,但是這是帶了典型的平均主義色彩,如果所有的房子都均衡到每一個人身上,大家不缺房子了,那麼需要考慮就是如何止跌而不是抗漲的問題了。而房價出現漲幅的問題,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房子可以自由買賣,具有私有化的色彩,是不可能被平均化的,所以真正影響房價的還是整個房地產買賣市場,如果有一套房的甚至幾套房的,沒有人會先這個自己的手裡的資源貶值,都希望能夠越漲越多,特別是針對於炒房的人來說,房產的價值等同於他們資產的價值,基本上他們都不會願意降價處理,對於市場的期望值還是看漲的,抱著持久持有,能抗就抗的心態。

我國房子已夠34億人住還要建?業內人士:這三類人支撐著房價上漲

所以,你現在懂得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房子,房價還是降不下來的原因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