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漢奸在槍決前才發現是個日本人,她的歌曲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1945年8月,美國於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後,曠日持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加速迎來了尾聲。此時中華民國的監獄中,一名女子正靜靜地坐著。

這個女漢奸在槍決前才發現是個日本人,她的歌曲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在此前的時間裡,她所到之處無不"繁花簇錦,夾道歡迎",多少人一擲千金,只為博她一笑,她就是看破人間繁華的李香蘭。但曾經的一代芳華如今卻淪為階下囚,被判以漢奸罪的她已是難逃一死,那些成就她的最終也將摧毀她。

可是誰又能想到,那些年聲名大噪,家喻戶曉的中國影星李香蘭,竟然並不是中國人,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日本人。既然她並非中國人,叛國的罪名也就不成立,更不用接受任何的處罰。於是在不久後,李香蘭便被無罪釋放了。但是關於李香蘭的故事並沒有結束,她的傳奇一生是如今任何一個影星歌星都比擬不了的。而她這一生命運的變遷,恰恰也映射了那個時代的悲歌。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是一個在中國奉天出生長大的普通日本女孩子。他的父親在滿鐵株式會社擔任要職,家境相對富裕。因為他的父親熱衷於中國文化,從小就讓淑子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的文化,所以山口淑子自幼就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


這個女漢奸在槍決前才發現是個日本人,她的歌曲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小時候的山口淑子就對歌唱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與天賦,再加上其開朗活潑的性格,學校很快就發現了山口淑子的歌唱造詣,日方學校有意把山口淑子塑造成一箇中國女孩子的形象,然後讓她在電臺中唱了一首歌,並要求全校師生都集中到操場上來聽歌。

山口淑子的表現非常好,歌聲打動了在場所有人,演出結束後,大家紛紛都鼓起了掌聲。


這個女漢奸在槍決前才發現是個日本人,她的歌曲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山口淑子因此出名了,當時的滿鐵廣播電臺想要讓山口淑子來電臺工作,因為他們認為山口淑子的聲音很好聽又有磁性,將她塑造成中國女藝人會有利於改善日本在東北的形象。

儘管父親拒絕讓山口淑子為滿鐵控制下的廣播電臺工作,但最終仍是迫不得已在滿鐵巨頭的親自邀請下同意了這件事。

這個女漢奸在槍決前才發現是個日本人,她的歌曲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1932年,山口淑子的父親以一個親華派日本人的身份,對滿鐵在中國的侵略行為表示不贊同。在不久後的元寶山事件中,父親因私通張作霖的罪名而被拘留並撤銷了職務。此事過後,山口淑子全家決定從撫順遷回瀋陽。巧合的是,在撫順開往瀋陽的火車上,山口淑子結識了一個同齡的俄羅斯猶太裔少女,少女的名字叫做柳芭,熱情的她與山口淑子相見恨晚,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並把她引薦給了當時蘇聯著名的歌劇演員波多列索夫夫人。波多列索夫夫人對乖巧的山口淑子非常喜愛,在知曉她喜歡唱歌后,答應當她的老師,教她如何唱出更加動人的歌曲。山口淑子深厚的歌唱功底就得益於早期這位老師的教授的。

這個女漢奸在槍決前才發現是個日本人,她的歌曲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一年後,父親的同學兼好友李際春來到山口淑子家中,他對山口淑子喜愛有佳,並決定收她做自己的義女,同時給她取了箇中國名字——李香蘭。後來李香蘭來到北平,在北平翊教女中唸書。沒過多久,李香蘭就因她出色的藝術天賦和獨特的身份被當時由日本人實際控制的"偽滿洲電影協會"看上了。他們將李香蘭包裝成一個地道的中國女孩,作為歌星推出。

李香蘭在日本奉天廣播電臺新節目《滿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漁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國歌曲,更以一曲《夜來香》而聲名大噪。於是,"歌星李香蘭"就這樣被推上前臺,並且迅速在歌壇和影壇被大眾所熟知。之後,李香蘭還陸續演了一些替日軍宣傳,或者粉飾日本侵略戰爭的電影。雖然身處亂世,她受歡迎的程度卻有增無減。李香蘭也成了關東軍推行戰爭政策中的"糖衣炮彈"。

這個女漢奸在槍決前才發現是個日本人,她的歌曲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1942年,她正式以李香蘭的名字登上舞臺,為中華電影公司、中華聯合制片公司以及拍了經典電影《萬世流芳》並主唱電影主題曲《賣糖歌》與插曲《戒菸歌》。這部電影及其插曲很快紅遍全中國,接下來的《夜來香》、《恨不相逢未嫁時》、《海燕》等作品又使其更加聲名遠揚,她也成為與龔秋霞、周璇、姚莉、白光、白虹、吳鶯音齊名的上海灘"七大歌后"之一。

這個女漢奸在槍決前才發現是個日本人,她的歌曲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1943年,李香蘭前往臺灣出演電影《沙韻之鐘》,這部電影又一次達到火爆,掀起了觀影熱潮,當年的臺灣,偽滿洲國,日本,上海以及華北等地區無人不知李香蘭。兩年後的上海大光明大戲院內,李香蘭舉行了她的首場個人演唱會"夜來香幻想曲"。臺下座無虛席,無論達官貴人抑或是平民百姓,無不是她的仰慕者。可是極盡的繁華過後便是凋零,隨著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走向尾聲,同時結束的還有李香蘭在中國的璀璨的演藝生涯。


這個女漢奸在槍決前才發現是個日本人,她的歌曲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儘管李香蘭出演了許多的"中日親善"電影幫助日軍粉飾對中國的侵略行徑,但她並不應該背上漢奸罪的罪名,在時代的裹挾下李香蘭被迫成為繁榮親善的泡沫,看似流光溢彩,卻一觸即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