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 明清傢俱研習社 |

研習君語

今天,研習君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組黑與白的鏡頭,限於當時拍攝條件的限制,缺少了色彩的點綴,但這些空間中的傢俱卻風度不減,灼熱依舊。

明清傢俱的魅力可能正在於此,弱化了色彩,反而會彰顯出自身器型與線條的張力,透過那一張張的膠片,我們感受到的,是傢俱的溫度。


Part I

第一組圖片拍攝於1933~1946年間,是北京的一家大戶,深居於老北京胡同的四合院中,家中陳設是我們當下極為流行的中西混搭。

看圖中傢俱囊括羅漢床、炕桌,大 條案,燈掛椅、大杌凳、酒桌、悶戶櫥等多種形制的傢俱,同時不乏沙發、檯燈、軟包椅等現代傢俱。

或許是在那個現代化背景下中西碰撞出的偶然,但更有可能的是,其主人有著極高的藝術修養,有意而為之,不然不會如此和諧而美觀。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Part II

第二組圖片來自法國巴黎的紅樓,其主人盧芹齋(C .T. Loo, 1880-1957)是全球知名的古董商,中國很大一部分文物都經他手流向海外。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唐太宗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以及東魏李道贊等500人造像碑。

巴黎紅樓中陳設有盧芹齋過手的各色文物藝術品,以青銅、瓷器、石造像為主要內容,傢俱在這裡更多地是作為支撐存在,但正是有了這些傢俱底座的襯托,這裡的每一件珍玩才熠熠生輝,光彩奪目。

同時在他辦公區域也不乏一些傢俱的珍品,作為日常使用的傢俱陳設開來,定睛細看,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上過國際大拍。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Part III

第三組照片是1946年的2月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開設的中國明清兩代的傢俱展覽。

展覽內容主要源自喬治·蓋茨及其友人旅華期間購買並運輸回國的一批珍貴的傢俱,集中展示了他自己的35件藏品,展期從1946年2月21日至3月31日,達一月之久。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展出的藏品包括可拆卸桌面的黃花梨棋桌、悶戶櫥、供案、炕桌、杌凳、圈椅、南官帽椅等等。

誰都不敢想象,這樣的展覽發生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捷足先登的外國人已經開始在西方社會接受並開始宣傳中國的傢俱了。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Part IV

第四組照片來自侶明室,菲利普·德巴蓋(PhilippeDeBacker)先生,展現的全部是他的寓所陳設情況。

這些傢俱有的混搭有的全部尊重傳統,表現出一種高度的明式傢俱審美狀態。德巴蓋先生因收藏產生“生活於明代”的想法,遂由王世襄先生惠贈收藏室名——侶明室。

日日可見的藏品的美復活了那種中國明代的生活情狀,而在德巴蓋心中,這是“內心永恆和諧與寧靜”的代表。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Part V

第五組是來自菲律賓的瑪麗·泰瑞莎·L·維勒泰的亞洲藝術珍藏。維勒泰家族三代後人一直熱衷於蒐羅來源有緒、有詳細文獻記錄的藝術品。

瑪麗家的陳設和收藏的傢俱,隨處可見安思遠的影子,甚至有的傢俱,就是來自安思遠本人舊藏。

從其居室的佈置來看,簡約的明式傢俱與西式的軟包沙發共處一堂,軟硬相抵,別有一番風味。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Part VI

第六組是來自英國的著名古董商、收藏家馬克斯·弗拉克斯(Marcus Flacks),他同時也是一位嚴謹的學者,悉心研究中國明清傢俱和文人賞石。從小就是埃斯卡納齊和藍捷禮畫廊的常客,因此一開始的起點就與眾不同。

看他的寓所陳列都是一種絕美的享受,他中國明清傢俱的文人氣質發揮到了極致,每一件老傢俱在這裡都有新的解讀,被使用出了新花樣、新境界。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黑白鏡頭下的傢俱

透過手機屏幕,你是否感受到了古典傢俱帶來的暖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