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大學:75%航企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國內44家航空公司誰先倒下

隨著新冠病毒向全球蔓延,全球民航業一時風聲鶴唳,停航、停業、裁員成了航空公司這段時間的主要工作,而鉅虧、破產、倒閉這幾個詞如夢魘般一直縈繞在航空公司周圍。

國際航協(IATA)不斷調整對疫情對全球航空運輸業影響預測:

2月20日,收入損失為293億美元。

3月5日,收入損失將在630億至1130 億美元之間。

3月25日,收入損失2520億美元,同比下降44%。

實際上這都是基於目前疫情形勢下的預測,全球民航業的走向取決於疫情如何演變。

3月5日,主要經營英國國內支線的Flybe公司成為受疫情影響第一家倒閉的航空公司。

不出意料,估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出現一波航空公司破產倒閉潮。

因為我國最早爆發疫情,國內航空公司受到的衝擊也最早,現在距1月23日武漢封城已有2個多月的時間,如果按照國際航協的說法,75%的航企現金流將撐不過3個月。

也就是說,頂多再過一個月,國內許多航空公司現金將枯竭,將很難撐下去,那麼國內哪個航空公司將會成為第一家或破產或被兼併或被收購的航空公司呢?

民航之翼認為,以下三類航空公司可能成為第一家。

原本就很困難的航空公司

對於許多原本經營就比較困難的航空公司,新冠疫情已不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是徹底壓垮駱駝的一擔磚塊。

在去年,比如海航旗下的公司,流動性本就緊張;比如奧凱航空、龍江航空這樣的公司,經營上本就遭遇嚴重虧損。

還有其他一些公司,原來就難以為繼了,疫情一衝擊,加上全球蔓延,想東山再起,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此,先倒下將是原本就最為困難的航空公司。

規模小的航空公司

這從國外也能看出來,Flybe公司為何會成為第一家倒閉的航空公司,除了受疫情衝擊和自身的一些問題,另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國政府拒絕給予扶持。

如果是在正常情況下,英國政府一般會給予扶持,但現在已經是全行業的問題,甚至是經濟出現系統性的問題,政府財力有限,他必須考慮優先級。

這種情況下,小公司肯定會被放棄。

如果英國民航業出現問題,英國政府肯定會先救英國航空,放在全球都一樣。

目前我國民航業有44家獨立承運人資格的客運航空公司,其中29家航空公司機隊規模不足50架;15家航空公司規模不足20架,中國民航這種小、多、雜的特點非常明顯。

疫情衝擊下,就是重新洗牌的時候。

所以說,先倒下的可能將是規模小的航空公司。

資產負債率高的航空公司

民航業具備一些金融屬性,高資產、高負債、高風險、低收益特徵明顯。

在行業形勢較好時,利用財務槓桿,可以獲取一些超額收益。

但是在形勢比較差的時候,特別像現在,航班執行率只有正常情況下的1/3,收入很只有正常情況下的1/4。

這些高槓杆,高資產負債率的公司就會收到嚴重衝擊,會放大虧損幅度。

那些原本資產負債率超過80%、甚至在90%以上的航空公司確實要小心了!

如沒有外援,可能隨時要趴下。

股東實力弱的航空公司

這時候大家都很難,靠自己幾乎都活不下去。

這就要看各公司背後站著誰?

股東實力強的,可以緊急支援,幫助航空公司渡過難關。

比如央企,肯定是沒問題的。

但股東實力弱的,甚至有時候還靠航空公司幫忙的,這些啃爹啃不上的,有可能是第一波要倒下的航空公司。

國內44家航空公司誰最先倒?

如果有上述四種特徵的企業估計很難熬過去。

國內目前共有44傢俱備獨立承運人資格的客運航空公司,那麼哪一家最能抗,哪一家由可能是最先倒下的呢?

民航之翼根據各航空公司規模大小、股東實力、是否上市、目前經營狀態等因素對這些公司能抗能力進行了打星評級,不知道是否合理。

歡迎留言討論,當然星級低的不一定先倒下,星際高的也不一定不會倒,這還要綜合各方面因素。

44家航空公司能抗星級排名

數據大學:75%航企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國內44家航空公司誰先倒下

(機隊數據截止2019年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