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業帶百業”,發揮新基建乘數效應-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2019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辦理情況彙報。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加快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一業帶百業”,既助力產業升級、培育新動能,又帶動創業就業,利當前惠長遠。

著眼未來,佈局落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再一次被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彰顯我國加快推進新基建的信心與決心。

時間進入2020年,從中央密集部署,到資本市場熱捧,新基建正式站上風口。相比傳統基建,新基建著眼於信息網絡基礎設施,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新風勁吹,大潮湧動,全國迅速掀起建設熱潮。資料顯示,截至3月1日,已有13個省市區發佈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其中8個省份公佈了計劃總投資額,共計超過33萬億元。

“一業帶百業”,一業興則百業興。新基建關聯度高、帶動性強、就業面廣,具備乘數效應、倍擴效應。以5G基建為例,預計至2025年,我國5G基站建設直接投資約2.5萬億元、帶動全產業鏈相關投資將超5萬億元,帶動多類型終端及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高清視頻等行業應用市場規模快速上升,從而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由此可見,新基建猶如催化劑,加速行業轉型升級、社會經濟發展的化學反應。

放寬視野,不難發現,新基建是一項利當前、惠長遠的事業。短期來看,在我國經濟因受疫情影響而下行壓力加大的當下,新基建被賦予了擴內需、穩增長、穩就業等諸多期望。長期來看,新基建為百業賦能,對夯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底座”與“基石”,引燃“十四五”產業動力新引擎、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構建智慧和諧社會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發揮新基建乘數效應,要立足長遠統籌規劃。新基建是社會全面邁向數字時代的戰略之舉,必須著眼長遠,通盤考慮。一要加強統籌規劃,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二要制定新基建發展的中長期戰略規劃和短期行動計劃,把握好節奏;三是根據區域特點和行業需求,統籌規劃新基建區域和行業佈局,力求佈局合理。

發揮新基建乘數效應,要強化產業政策引導。產業政策是保障新基建行穩致遠的前提和基礎,必須高度重視產業政策的支持和引領作用。比如,放開新基建市場準入,取消不合理的投資者資格要求,擴大民營企業參與投資建設的渠道;加快出臺新基建建設、運營和管理的標準規範、管理辦法、法律法規等;加強對新基建的安全監管,確保網絡安全、平臺安全和數據安全。

發揮新基建乘數效應,要創新投資建設模式。加快新基建推進步伐,首先要解決的是資金從哪裡來?加快新基建投入步伐,不能走傳統基建的老路,必須強調以市場投入為主,支持多元主體參與建設。尤其要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充分撬動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讓各類資本都有參與機會。

發揮新基建乘數效應,要注重監管手段創新。加快推進新基建項目,需要一系列政策保障。例如,數據中心、雲計算都需要取得牌照許可,一些5G垂直行業應用、人工智能應用還需要取得對應行業部門的審批或技術認證。對於新事物,監管層當以包容審慎的態度,為新基建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好風憑藉力。新基建是黨中央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與產業變遷大趨勢基礎上作出的戰略抉擇,各地要牢牢把握這一國家戰略機遇,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力爭在新基建上有所作為、有大作為。(廣 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