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必讀,交易聖經“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心得分享

做交易不可不讀《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還要結合實踐反覆多次的讀。結合實戰,以一個普通散戶的視角,再擼一擼這本書裡都談到哪些原理。

炒股必讀,交易聖經“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心得分享

股票價格形態有效性。

投機如群山一樣老,只是因為人的本性沒有變。每個價格形態的構成和呈現的結構,都是市場中參與者的心理表現。每個價格形態,都能用背後隱藏的市場心理來解釋。

所以,當主人公還小的時候就發現了這樣的規律,也算是最早的圖表。他發現,在每次價格上漲或者下跌之前,價格的走勢都表現出特定的模式。後來藉助圖表,我們會看得更清楚。李佛摩爾正是依照這樣的規律,在市場上賺到人生第一桶金,之後更是賺到鉅額財富。

由此可見,價格形態可以有效指導交易。初學交易的新手,應該多讀圖,多結合實戰訓練、總結。但要說的是,這個只是工具箱裡的一個工具,並且它也有時可靠,有時不可靠,還要配合其他工具一起才能發揮更好效用。

試倉不只是測試市場也是測試自己。“我”是市場的一部分

最開始讀書裡,關於李佛摩爾先下一些單子,測試市場的行為,當時的理解是,他的錢多,是在測試市場。其實,這個比較片面,有這個意思,但不全是。

在後來的實際操作中慢慢體會到,何為“測試”市場。說“測試”,不如說是嘗試。這和大家常說的“試錯”是一個道理。這個“嘗試”,首先說明自己對行情,對自己的分析並不會偏執,而是以開放的心態,來試一試。用小倉位,進入試一試。也看看,自己進入市場後,自己內心的變化。因為站在場外和參與進去,自己的內心是不一樣的。

這裡其實就已經交代了一個建倉步驟。第一批要小倉嘗試。建倉是一個分批,分階,分步驟的工作。主要是體驗和市場之間的交互,然後再做下一步打算。和我們做其他生意一樣,開始先小規模的試一試。

炒股必讀,交易聖經“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心得分享

小心消息面,價值面

這樣的年代,我們最不缺的就是消息。作手回憶錄裡也闡述了怎樣處理消息。要小心消息隱藏的陷阱。如今,我們雖然能快捷地獲得豐富的消息,但是更難辨別真假,鑑別消息的有效性。

所以對於散戶來說,還是應該把精力放在內在學習,放在讀圖和實戰訓練上面。

對於股票價值面。作手回憶錄裡有“股票價格操縱”的內容。想說的是,所謂“價值”都是自己編造出來的。只要有資金,配合著消息面和大環境,就能控制一隻股票的價格。這也是為什麼要小心對待市場消息和價值分析。特別是小散戶缺少分析和甄別能力,更容易被消息迷惑,今天做多頭,明天轉空頭,莫衷一是。實際操作中,還是要回歸到價格圖表分析上面。

頭寸位置,“買對,安坐不動”

大作手裡有一章講交易室的一個老手,從不頻繁交易,在“牛市”中,買對後便安坐不動。而有的交易者總想“低買高賣”,“高拋低吸”,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老手說,他不能那樣做,不然會失去自己的“位置”。有的人理解為失去“頭寸”,其實應該是位置。怎麼會失去頭寸呢?賣了再買回來不就得了?

但是再買回來後,就失去了自己原先的那個有利位置。而在市場中,佔據一個有利位置是多麼重要!比如說,10元買的股票,漲到15元,有的人肯定想,先賣了,等到調整到13元或者更低再買入。事實上呢,有過實戰的人都知道,經常不能如願,而且再等不到一個像10元成本更有利的位置。這中間有很多心理因素,在行為經濟學上說的很透徹,這裡不贅述。如果在交易中,沒有一個有利的位置,就沒有自信持倉持盈。

慾念扭曲交易判斷,引發虧損

大作手回憶錄中有一章,說是一個交易辦公室的幾個人都想從市場賺錢後,去買一件昂貴的大回來。他們幾個都抱著這個想法去交易,結果都以虧損告終。總結說,不要試圖讓市場為你買單,往往付出的要多得多。

當人們有了慾望,就有了執念。在交易中就不能客觀地按照系統進出場,而是為了儘快賺到錢勉強地入場。這是很多人虧損的根源,可是還很隱蔽,大家虧損後,也沒弄清楚,哪裡出了問題。

記得一點,每次都要按照進出場規則去做,不能進入“數錢”模式。只要自己有期待,有慾念,就得好好審查自己的內心和入市條件。

炒股必讀,交易聖經“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心得分享

生命裡不只有交易,和市場保持適當距離

迴歸正常生活中,交易不是生活的全部。要與市場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才不會迷失其中。李佛摩爾的悲劇結局也告訴我們,要熱愛生活。生命中除了交易,還有其他更豐富多彩的東西。適當地和市場保持一定距離,能更好地積聚正能量,投入到下次交易中。由於空倉等待中,是一個旁觀者,更能看清市場,此時盈利機會更大。如果時刻浸在市場,很容易迷失自己,錯誤交易會引發連鎖反應,導致頻繁交易,頻繁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