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廟,合浦縣內唯一的孔廟

以前一直覺得身邊沒有風景,旅遊就是去遠方。

紅廟,合浦縣內唯一的孔廟

說起合浦的歷史文化,人們總會想起東坡亭、惠愛橋、漢墓群……然而,隨著歷史文化宣傳的不斷深入,合浦也有著挖掘不盡的文化看點。合浦的這些歷史文物古蹟,證明了合浦曾是南粵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時至今日,這些豐厚的文化遺產,是合浦的文化精品,是合浦人的精神支撐,是合浦文化、旅遊建設的優勢所在。

合浦紅廟

合浦紅廟又稱合浦孔廟,坐落於合浦縣廉州鎮青雲路。合浦紅廟是縣城昔日的府學宮,建於清代光緒十一年(1885年)。據合浦縣史料記載,孔廟原址位於縣城東門內,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建在小南門內(現廉州鎮青雲路),是一座建築精緻,莊嚴雄偉的古建築,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紅廟,合浦縣內唯一的孔廟

孔廟寬29.5米,進深87.5米,面積2581.25平方米。全廟由欞星門、戟門、泮池和泮橋、大成門、東西兩廡、大成殿、崇聖祠等7個主要部分構成。原大成殿的正上方懸掛清朝歷代皇帝所題的巨幅橫匾,其中有康熙的“萬世師表”,雍正的“先民未有”,乾隆的“與天地參”,嘉慶的“聖集大成”等等。

紅廟,合浦縣內唯一的孔廟

孔廟的前面是用方形花崗岩石柱欄杆圍著的一塊弧形空地,石欄外左側豎有一碑座,中嵌一方石刻禁牌,鐫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字樣,顯示了對孔子的尊敬。石欄內還建築有一座大牌樓,高達三丈,一連三開,重簷挑角。正中為欞星門,兩邊為“騰蛟”,起鳳”兩門,氣象十分雄偉,該門只准狀元通過,如縣中無人中狀元者,此門是不許擅開的。通過泮橋、大成門和兩廡,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大成殿,殿前為樂舞臺,是每年春秋二祭時,佾生演奏古樂的場所。

大成殿為祭祀孔子的正殿,建築特別莊嚴雄偉,重簷歇山頂結構,四周迴廊,正脊為彩色玻璃燒製的二龍戲珠。殿內宏敞,肅穆雅靜,正中高龕臺供奉著“大聖至聖先師神位”孔子靈牌,臺左側嵌有1米多高的孔子陰線石刻像。

紅廟,合浦縣內唯一的孔廟

大成殿後面為崇聖祠,是供養孔子五代祖先的。歷代及民國年間,每年春秋仲月(農曆二、八月)上丁日(甲子推算,即上旬丁日。民國祭孔日期定為八月二十七孔子誕辰日)在大成殿舉行祭孔,先由知府率同秀才等到府學宮公祭,再由知縣率同秀才等到縣學宮公祭。祭孔儀式極為隆重,祭期黎明,各官衣朝服,齊集大成殿行禮,是時承祭官、執事官、分獻官、贊引官各司其事,按序而祭,典儀唱禮,樂舞生在殿前樂舞臺循樂章舞奏,場面十分莊嚴。

孔廟:展現廉州之廉

在歷史上,古郡合浦深受民間擁戴的廉吏官員輩出,展現廉州吏風,千古頌揚。孔廟為這些動人故事留下了歷史見證。

紅廟,合浦縣內唯一的孔廟

廉州科舉選拔始於宋代,明嘉靖年間,知府張嶽於府署前現址重建了現存規模的府學孔廟,沿用至清末重建,作為北部灣現存規模最宏大、保護格局基本完整的官方祭孔科舉之所,其代表著明清時期北部灣孔廟的最高形式。佔地2600平方米,中軸線對稱廟宇式建築佈局,坐北向南,建築工藝水平為當時一府之最,1993年公佈為合浦縣文物保護單位。

紅廟,合浦縣內唯一的孔廟

據史書記載,孔廟內建有名宦祠、三賢祠、七賢太守祠,以鼓勵學子尊孔敬賢,楷模廉吏良臣。其中尤以七賢太守祠最為民間敬重,這七賢太守是:名留廉山太守費貽,珠還合浦太守孟嘗,名著南天太守張夔,無愧是州太守危礻右,不持一珠太守張嶽,一肩一僕太守徐柏,為民請命太守李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