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美食記:“慢品蘇稽古鎮煙火色,閒觀青衣江畔歲月長”

嗨,我是西江悅魚,喜歡一個人發呆,看書,行走。讓我們一起去山水田園,煙火市井裡,體驗紅塵的活色生香,感受一樣或者不一樣的百態人生。

千年古鎮美食記:“慢品蘇稽古鎮煙火色,閒觀青衣江畔歲月長”

1400多年蘇稽古鎮,有樂山市現存最長的十七孔平梁古橋,有暢銷中外的嘉定大綢,有"峨嵋朝山第一拜"天王古寺,有"五個第一"烏木博物館,有在全國享譽盛名的烏木文化

千年古鎮美食記:“慢品蘇稽古鎮煙火色,閒觀青衣江畔歲月長”

烏木博物館鎮館之寶烏木木雕《三國演義》,是用一株樹齡為850年,形成年代8700年,直徑為2.5米完整的紅椿烏木精心雕刻而成。據說一共80位福建莆田的能工巧匠,用了三年零七個月時間才完成。


作品塑造了近500個人物形象,配上宏大的歷史場景,立體地展現了三英戰呂布、大戰長坂坡、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


透過一方

烏木,彷彿展開了一幅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你彷彿看到了三國古戰場上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

千年古鎮美食記:“慢品蘇稽古鎮煙火色,閒觀青衣江畔歲月長”

但這些,都不是一些人來蘇稽理由。他們有的是第一次來,有的已經來過很多次了,他們的唯一理由是:

好吃的太多,巴適得很。(巴適,在四川話是很舒服的意思。)

千年古鎮美食記:“慢品蘇稽古鎮煙火色,閒觀青衣江畔歲月長”

"食在四川,味在樂山",有人笑說,就算是為了吃,也要去一次蘇稽古鎮


豆花,豆腐腦,咔餅,黑糖刨冰,紅糖涼糕,米花糖,炸小魚,缽缽雞,滷鵝,燒烤,串串……說起來都讓人饞涎欲滴,欲罷不能。


當然最為出名的,在巴蜀境內遍地開花的,就是蘇稽古鎮蹺腳牛肉湯鍋2008年,蹺腳牛肉被列入樂山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千年古鎮美食記:“慢品蘇稽古鎮煙火色,閒觀青衣江畔歲月長”

據說正宗蹺腳牛肉湯鍋,單單是放入其中的中藥材就有好幾十種,不但能夠防病止渴,還能治一般的風寒感冒、胃病、牙痛等


樂山和成都只要是做蹺腳牛肉的,大部分會給自己戴上蘇稽牛肉的帽子。

千年古鎮美食記:“慢品蘇稽古鎮煙火色,閒觀青衣江畔歲月長”

據傳,清朝光緒年間,在古鎮蘇稽就有了這道美食。當時樂山這個地方鹽業發達蘇稽碼頭車來船往,生意興旺。鹽商們大多都是用牛車來拉鹽的原料滷水,拉滷水的牛老了之後,就會被送去宰殺後賣牛肉。


蘇稽鎮有一個村,祖祖輩輩都是以宰牛為生的,男女老少人人精通此道,人稱"殺牛周村"。當時的有錢人是不吃牛雜的,因為牛肚、牛腸、牛肝、牛肺,又腥又髒,過去的人不懂得清洗烹飪

,只好丟棄不要

千年古鎮美食記:“慢品蘇稽古鎮煙火色,閒觀青衣江畔歲月長”

當地有一位老中醫羅老先生,他醫術好又擅長烹飪,懷著濟世救人之心,變廢為寶,利用牛下水

蘇稽鎮的河邊懸鍋熬湯,救濟過往窮人。


根據"以髒補髒"中醫原理散寒止咳藥膳功能羅老先生在熬湯時放入中藥材,他做出來的牛雜湯不僅味道鮮美,還能防病治病

千年古鎮美食記:“慢品蘇稽古鎮煙火色,閒觀青衣江畔歲月長”

後來,一些有生意眼光的殺牛周村人,也學著羅老先生的樣子,在蘇稽鎮河邊支起了牛雜湯鍋攤,供應給碼頭工人


以前的碼頭工人大多數都是生活困難的人,根本沒有能力去吃大魚大肉,但是幹力氣活又需要油水牛雜湯鍋便宜又下飯,很受碼頭工人歡迎

千年古鎮美食記:“慢品蘇稽古鎮煙火色,閒觀青衣江畔歲月長”

慢慢地這道美食也就傳開了,當地的普通百姓也經常來吃。針對碼頭工人地攤飯館的條件十分簡陋,只有一張四方桌子,沒有凳子,四方桌子的下面都有橫木,可以讓客人蹺著歇歇腳。因此,這道價廉物美的牛雜湯鍋就被形象的稱為了"蹺腳牛肉"。


當然現在的蹺腳牛肉裡面,是加有牛肉的,而且牛肚這些也並不比牛肉便宜了。來蘇稽古鎮遊玩,記得一定要嚐嚐這道當地的

名小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