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歸來話收穫丨尚朝陽:一萬年太久 只爭朝夕

□中共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尚朝陽

長三角歸來,心緒難平。

那些風生水起、熱氣騰騰的新思維、新業態、新場景,不時像過電影一樣在腦海裡浮現,都化作從未有過的緊迫感、危機感。去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別山,給我們提出了“兩個更好”的重大要求,我們朝著這個目標大步邁進,有一些成績,但與滬蘇浙三地相比,我們的步子太慢太慢了。思來想去,就兩個字:提速,提速!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磨刀不誤砍柴工,提速必須先提神。我們回來就向市委彙報,近期要帶領區縣及局委負責同志到長三角去看一次,讓大家也“受受刺激”,親身體驗一下那種“打了雞血”的精神頭,感受一下“生意原來還可以這樣做”,那裡才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動體現啊!這是問題的根本,沒有思想的大解放、大轉變,就不會有改革的大突破、經濟的大發展。

應該說,這幾年信陽的發展思路是清晰的,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改革開放,240多萬信陽兒女走出大山闖市場,其中有60多萬人由打工人士變成了成功人士,許多都是當地的納稅大戶,我們依靠這些老鄉招回來不少大商,這一次我省現場簽約133個項目,總投資1700多億元。這些年信陽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老鄉們功不可沒。儘管相比一些地區,我們還是“小兒科”,但這次出去,再次看到了老鄉們回饋家鄉的熱情,給了我們更大的希望,他們在“騰籠換鳥”,我們正好“築巢引鳳”!

剩下的就是如何優化營商環境,當好“店小二”。鹽鹼地長不出參天大樹,滬蘇浙三地之所以創新創業活力迸發,一個很大原因就是有讓“種子”生根發芽、“幼苗”長成大樹、“大樹”保持生機的環境和土壤。我們必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破除一切“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把信商迴歸與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結合起來,與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用真誠、真摯、真情為他們搭臺,為他們護駕,為他們“領掌”。

我們還要繼續呵護好綠水青山。要把山水信陽建成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的實踐地、樣板地。要利用信陽的“紅、綠”優勢,儘快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加快延伸綠色農業鏈條,拓展綠色產業集群,同時加快康養產業的培育、壯大,讓山水信陽變成河南的“後花園”,變成人們心嚮往之的“康養福地”,把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生活得更好。(記者 胡巨成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