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九月初九為什麼被稱為重陽節呢?原來這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有關。

在《易經》的爻辭中,“九”這個數字代表陽數。古人認為九月初九這一天,日期與月份的數字正好都是九,是兩個陽數重合,所以也叫“重陽”,這一天也就被稱為重陽節了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從時間節氣上來說,九月初九是深秋時節,這是一個豐收的時節,秋高氣爽,層林盡染,五穀豐登。在多姿多彩的時節迎來收穫的喜悅,人們有理由讓節日充滿儀式感。

登高望遠、遙寄相思、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等一系列適合在這個時節裡開展的活動由此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並逐漸被大江南北的人們接受,逐漸成為一種習俗。

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寓意美好,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歷代詩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傳統文化自然而然地植入到了傳統節日中,兩者相得益彰,也讓節日多了一份特有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唐代詩人孟浩然就有“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白居易的“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女詞人李清照的“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一首首蜚聲詩壇的、一句句傳誦千年的重陽節名篇佳句,讓這一傳統節日的美好與傳統文化的魅力深深的根植在人們的心中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在中國古典詩詞的長河中,寫在重陽節的亦或與重陽節有關的詩詞不勝枚舉。北宋詞人晏幾道在重陽節的宴席也曾寫下過一首《阮郎歸》的詞,不僅寫出了一些流行於北宋時期的重陽節習俗,也寫出了晏幾道深沉的情思,是一首寄深情於重陽節的名篇佳作,原詞如下: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開篇兩句寫“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詞人從重陽節裡的景物開始寫起,為後文九月“重陽”先作渲染,並從中透露作詞地點。

《禮記·月令》中寫著:“季秋之月,霜始降,鴻雁來賓。”這一描述是符合重陽節物候的,重陽節雖然不是傳統的農曆二十四節氣,但重陽節與二十四節氣當中的“霜降”在時間上,也就相差前後兩三天。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詞人以舒緩、平淡的筆調,從氣象和物候兩個方面出發,寫出了重陽節的特徵:重陽時節,白露為霜,天上的雲彩中飛出排成一字的雁隊,雲似乎也隨之在天空中拉出了長長的雲翼。

詞中的“天邊金掌”是晏幾道引用的一個典故,相傳漢武帝在長安建章宮修建了一個高二十丈的銅柱,銅柱上面鑄造著銅人,銅人的手掌託著一個盤子,用來承接露水。

這樣的一個極具想象力與迷信色彩的建築物代表了漢武帝想飲“玉露”以求長生的願望,承露金掌這一建築物也代表著它是皇宮所屬。

晏幾道詞中用到“天邊金掌”,指的不是漢代的建章宮,而是北宋都城汴梁的寓指。詞人只用這兩句,就將重陽節前後汴梁的氣象和物候特色勾勒了出來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前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連接緊密而自然。既點出開篇兩句描寫的是重陽節裡的景物,也引出“人情”二字。

原來晏幾道是晏殊幼子,晏殊地位尊榮,對子女的教育很重視,在優渥的家庭環境中生活的晏幾道,身上既有賦性的天真,又有橫溢的才華。

晏幾道年輕時候,酒筵歌席,良辰佳節,有過不少歡娛的朝暮。晏殊死後,家道衰落,晏幾道的生活陷於貧困,對於人情世故、悲歡離合,他有更多的經歷和體驗。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宋哲宗元祐初,晏幾道詞名盛傳於京師,蘇軾曾請黃庭堅轉致期望結識之意,但他回答說:“今政事堂中半吾家舊客,亦未暇見也。”從晏幾道的語氣中也能看出他對自己的才氣是很自信的。

世事的變化以及人情的冷暖,不免讓經歷過這一切的晏幾道有著深深的體會,他的天真時時為他帶來情感上的波折,憂傷與悲涼也伴隨著他飄零的後半生,因此他的詞作中的情感表達也是很深沉的。

在異地他鄉,在重陽佳節來臨之日裡,還有朋友邀請晏幾道參加宴會,這讓飽受世事滄桑、人生冷暖的詞人開心不已,心頭也溫暖了不少。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美酒佳餚,歌舞宴樂,而且當日所飲之酒的味道正是詞人熟悉的“綠杯”,宴會上歌女表演的舞蹈正是自己當年看一了遍又一遍的,聽到的歌曲正是自己聽過很多遍的熟悉的旋律。

宴會上關於重陽節的習俗猶如自己青春年少之時家鄉的,這一刻讓詞人真正體會到了人情溫暖如故鄉的況味。

經過不少辛酸之後,還能得到這種溫暖,不言珍重而包含多少珍重之意。“人情似故鄉”雖然都在極力地渲染宴會給他帶來的歡愉,但正如前文所說,如果將此刻的宴會情景與晏幾道的身世聯繫起來的話,就會明白這是充滿辛酸的歡愉。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下片開頭三句“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是對上片第三句的補充,再一次敘寫了重陽節的活動內容。“蘭佩紫,菊簪黃”兩句,寫出了宴會場面的盛大與隆重,以及參與宴會的人們身著精美的服飾,進一步渲染了宴飲的盛況。

詞人為何在下片要再一次描寫宴會的規模呢?是詞人情感的再一次共鳴。他在宴會上回味著人情的溫暖,回憶著佩蘭簪菊、酒宴歌舞的昔日重陽節盛景,感受著今日隆重而熱烈的重陽節氛圍。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所以下片中對重陽節場景的再次描寫,於情於理都是再合適不過的了,這不僅沒有讓詞作顯得辭藻堆砌,反而讓詞作迸發出強烈而又真摯的情感來。

這三句是整個過節活動的一個歸結點,包含多重的層次:宴會給詞人帶來了情感的共鳴和精神的歡愉,詞作本可以隨著宴會的高潮而收尾,可是這樣不同尋常的一次宴會,這樣一次給詞人帶來“人情如故鄉”的宴會,必然要有一個昇華和冷卻的心理過程。

所以詞人需要再去調理它,他不堪回首的繁華歲月、不堪回首的昔年歲月,不堪回首的年少往事,在今日的重陽宴會中,在此情此景中被重新喚起。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詞人經歷過的層層挫折,內心面對的重重矛盾,感情上遇到過的種種曲折在此刻交織在一起,自然就把意境推向了更深的層次。

結尾兩句“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由上面的歸結,再來一個大的轉折,又引出很多層次。有人情的溫暖,有過節的興致,隱藏在詞人內心深處悲涼還是無法排遣,所以他只能希望在醉酒的狀態下,將內心所有的鬱結和煩惱統統忘掉。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寫到此處,詞義營造的節日氛圍、重陽節日的歡樂和宴會給詞人帶來的歡愉在詞人內心的傷感面前,都已黯然失色。由此可知這麼多年來潛藏在晏幾道內心的、不為外人所道的悲傷是有多深。

但詞人內心是完全沒有自信的。正因為沒有自信,所以此刻詞人感覺到自己恐怕連大醉一下也難以做到,所以只好用吩咐的口氣,盼望為宴席助興的歌女,不要唱出令人肝腸寸斷的歌聲。否則,不但內心的悲涼忘卻不了,而且怕連“沉醉”也做不到了。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從晏幾道的這首詞中可以看出,儘管他真摯的情感一如既往,但在經歷了許多世事滄桑,感知了許多人情冷暖之後,內心的悲涼早已揮之不去,業已成為詞人常態化的情感,儘管那些曾經令他刻骨銘心的人或事,在此時此刻,他已經不願去主動回憶這一切了。

繁華已然落盡,往事已然塵封,過去了就過去了,再去回憶還有什麼好的呢?只會讓自己更難受。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晏幾道這首重陽節寫下的詞,詞人呈現出了凝練而高遠的景色,情感的描寫波瀾不驚,卻又連綿起伏,詞作從舒緩漸進到悠揚旋律,與詞人情感的變化高度契合。

正因為詞作的意境與旋律配合得如此有韻味,如此有感染力,讀來讓人真正體會到傷感的文字在文學作品中也是極具魅力的,傷感是人之常情,是深沉的,是唯美的,也是最美的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