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進小區,居民“交”出人臉信息安全嗎?

石家莊的部分小區開始實行或正在推行人臉識別門禁,有居民稱之為“刷臉”門禁。但居民要提交個人及家庭的門牌號、姓名、手機號,還有個人照片,此舉引起了居民熱議。人臉識別的廣泛應用有其便利之處,但也存在隱憂。作為小區的住戶,有何看法,記者進行了調查。

“刷臉”進小區,居民“交”出人臉信息安全嗎?

小區推行“刷臉”門禁

長安區星河盛世小區在今年夏天已經實行人臉識別門禁。11月18日,記者來到星河盛世小區南門,與其他小區大門不同,這裡的大門是類似火車站出站口那樣帶欄杆的旋轉門。旋轉門中間安有一臺人臉識別機,進出小區的業主在距離智能門兩米遠的地方,就能被攝像頭抓拍到人臉,掃描臉部識別成功後,便可推門而入。在旋轉門的兩邊是普通的推拉門出入口,由小區保安控制開關。

“只需幾秒,一掃人臉就直接進去,使用挺方便的。”剛剛搬到小區居住的高先生表示,雖然外觀有點難看,但許多年輕業主對智能旋轉門的操作使用方法能很快掌握。“有一次家裡來客人,我在手機上直接點‘北門’,客人就可以進入大門。” 業主高先生說。除了“刷臉”,使用手機微信小程序和門禁卡同樣可以進出小區。

據悉,星河盛世小區不允許機動車、非機動車進出,安裝智能旋轉門最初是為了人車分離以及避免外來人員尾隨進入小區。“將閒雜人等拒之門外,可以更好地保障業主安全。”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表示,此“刷臉”門禁與公安局聯網,當有入網的嫌疑人進入識別區域就會自動報警。

“刷臉”進小區,居民“交”出人臉信息安全嗎?

物業能守護好業主信息嗎?

居住在星河盛世的陳女士表示,自己對物業是否能保護自己信息存疑,所以依然使用門禁卡進出小區。陳女士告訴記者,刷臉門禁在後臺認證的時候,除了門牌號、姓名、手機號等信息外,還必須提供一張自己的照片,而這些信息存儲到哪裡,有沒有人監管,都不明確。因此,陳女士只是升級了門禁卡,並未接受採集人臉信息。

除了星河盛世小區,長安區的書香華苑小區正在推進人臉識別門禁。該小區業主賈女士表示自己使用“刷臉”門禁半個多月了。“這樣自己省得再掏鑰匙。”賈女士說,唯一不方便的就是疫情期間戴口罩識別不上。那對於採集來的信息存儲在哪裡,有沒有人監管,他們是怎麼解決的呢?對此,記者採訪了書香華苑小區的金帆物業,對方工作人員表示,此事是技術人員在推進,自己並不清楚。

記者從某物業瞭解到,對於“刷臉”門禁中的業主信息,物業有專門人員進行管理,啟用時需要驗證碼,其他人員並無查詢許可。

律師觀點

人臉識別獲取的公民個人隱私

受法律保護

竊取或出售將受到刑法處罰

就此問題,記者採訪了河北世紀聯合律師事務所的秦永建律師,他表示,物業公司或其他單位通過人臉識別等科技設備所獲取的公民個人隱私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對於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目前具有我國刑法相關法律規定予以保障,我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規定處罰。通過該法律規定,如果發生公民信息被非法出售、洩露,可以通過報警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