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精彩升級!臨床研究熱點專場和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跨越多學科、透視新風向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精彩升級!臨床研究熱點專場和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跨越多學科、透視新風向

2020年10月和11月,由中國研究型醫學會糖尿病學專業委員會主辦、默克公司參與的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繼科研設計專場直播網絡會議後,又迎來了兩場臨床研究熱點和一場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直播網絡會議,下面讓我們走近三場會議的精彩瞬間!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臨床研究熱點專場線上直播網絡會議(第一場)

會議由郭立新教授張健教授共同擔任大會主席,徐春、汪道文、李春霖和竇京濤四位教授帶來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專題一:唾液葡萄糖檢測方法的建立及評估

來自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的徐春教授分享了其團隊“基於離子色譜測定唾液葡萄糖的標準方法的建立與評估”的研究結果,研究顯示離子色譜法靈敏度高、準確性好、結果穩定,可用於唾液中葡萄糖含量的確定;唾糖和血糖呈一定相關性,且隨血糖升高,相關係數逐漸增加(表1)。因此唾糖濃度可反映血糖水平,但相關檢測儀器仍待進一步開發。

表1 唾糖、血糖和HbA1c的相關性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精彩升級!臨床研究熱點專場和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跨越多學科、透視新風向

專題二:國人心力衰竭精準預測和β受體阻滯劑使用

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的汪道文教授分享了其團隊在心衰患者的死亡風險評分和基因變異與β受體阻滯劑治療方面的研究結果,並介紹了心肌澱粉變性與老年人心力衰竭。研究結果顯示,使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能使國人心力衰竭總死亡風險降低42%,療效與β2受體基因變異相關(ADEB2 Gly16)(圖1)。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精彩升級!臨床研究熱點專場和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跨越多學科、透視新風向

圖1 患者心源性死亡單一終點比較

專題三:交感過度激活對內分泌代謝疾病相關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不良影響及綜合干預

來自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的李春霖教授在報告中指出,作為交感過度激活的標誌,研究顯示心率增快會導致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增加(圖2)。因此,指南建議伴心率增快、交感激活的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劑控制心率以減少風險。高選擇性的β1受體阻滯劑比索洛爾可有效抑制交感激活,降壓同時控制心率,改善患者臨床結局,同時不影響患者的糖、脂代謝。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精彩升級!臨床研究熱點專場和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跨越多學科、透視新風向

圖2 心率增快導致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增加

專題四:抗利尿不適當綜合徵

來自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的竇京濤教授通過一個病例介紹了抗利尿不適當綜合徵(SIAD)的診治要點(圖3)。SIAD的治療包括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國際指南推薦限水治療為一線治療措施;Vaptans藥物療效確切,應用前景誘人;此外,還可根據患者狀況選擇尿素、利尿劑等治療措施。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精彩升級!臨床研究熱點專場和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跨越多學科、透視新風向

圖3 SIAD診斷標準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臨床研究熱點專場線上直播網絡會議(第二場)

會議由肖新華教授和洪天配教授共同擔任大會主席,鄭欣、劉聰、廖琳和袁戈恆四位教授帶來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專題一:“腎”謀遠略,實錘新證——從首個降糖藥腎臟結局研究CREDENCE看卡格列淨的腎臟獲益

來自北京博愛醫院的鄭欣教授對CREDENCE研究結果進行了解讀。其結果顯示在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患者中,卡格列淨顯著降低腎臟複合終點(終末期腎病、血清肌酐倍增、腎臟或心血管死亡)的風險達30%(圖4);顯著降低白蛋白尿水平31%,顯著延緩eGFR的下降速度,且患者的腎臟硬終點獲益與降糖幅度無關。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精彩升級!臨床研究熱點專場和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跨越多學科、透視新風向

圖4 CREDENCE研究主要終點

專題二:內分泌醫生看多囊卵巢綜合徵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劉聰教授圍繞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進行了分享。2018版的PCOS指南共識指出,診斷方面推行分年齡段標準,成人採用鹿特丹標準,青春期患者卵巢超聲診斷的價值被弱化;治療方面包括內分泌治療和生殖醫學治療,推薦非生育需求PCOS患者的二線治療以避孕藥為基礎的聯合方案是主要選擇(圖5)。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精彩升級!臨床研究熱點專場和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跨越多學科、透視新風向

圖5 非生育需求PCOS患者的二線治療

專題三:臨床醫生如何做科研?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廖琳教授圍繞臨床醫生如何做科研這一話題,分別從科研選題、科研基礎積累和團隊構建及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了經驗分享(圖6)。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精彩升級!臨床研究熱點專場和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跨越多學科、透視新風向

圖6 臨床醫生如何做科研

專題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袁戈恆教授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診斷、預防、治療等方面進行了分享(圖7)。臨床上需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DKA診斷,治療時需遵循積極補充液體、胰島素應用(小劑量)、見尿補鉀(鎂)、有必要時適當補鹼(磷)、及時處理誘發因素、對症處理和密切監測的原則。袁戈恆教授特別指出,SGLT2抑制劑導致的DKA血糖往往<200mg/dL,臨床醫生需注意識別。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精彩升級!臨床研究熱點專場和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跨越多學科、透視新風向

圖7 DKA發病機理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互聯網慢病管理線上直播網絡會議

會議由肖新華教授和姜一農教授共同擔任大會主席,徐春、李青、孫寧玲和吳娜四位教授帶來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專題一:糖尿病管理的“CARE ME”時代:探討卡格列淨(怡可安®)的心腎代謝全面獲益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的徐春教授在報告中提到心-腎-代謝性(CARE ME)疾病帶來多種嚴重不良預後,需儘早管理。2020 ADA指南推薦優先使用卡格列淨等SGLT2抑制劑。除降糖作用外,卡格列淨可降低患者體重,顯著降低3P-MACE(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及心衰和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腎臟複合硬終點(終末期腎病、血清肌酐倍增、腎臟或心血管死亡)發生風險達30%,帶來心-腎-代謝的全面獲益(圖8)。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精彩升級!臨床研究熱點專場和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跨越多學科、透視新風向

圖8 SGLT2抑制劑卡格列淨心-腎-代謝獲益

專題二:自媒體時代下的醫生品牌建設

來自天津市泰達醫院腎內科的李青教授通過諸多事例結合自己做自媒體的經歷,介紹了“自媒體時代下的醫生品牌建設”。不同於傳統媒體,新媒體時代信息傳遞速度快、影響力大,為很多醫生建立個人品牌和吸粉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與機會,同時還可實現與患者的雙向交流互動。因此,醫生通過自媒體平臺普及醫學知識、傳播醫學信息,一方面增強了醫患之間的信息交流,加強患者管理,減少醫患矛盾;另一方面也擴大了醫生的影響力,逐漸建設起自己的個人品牌(圖9)。那醫生應如何建設個人品牌?李青教授強調,無論在什麼時代下,知識、技術和品德都是醫生的立足之本;除此之外,自媒體時代醫生需注重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更強的個人親和力有助於粉絲的增長和患者的管理。此外,還應注意培養一定的個人營銷能力,樹立個人品牌,提升個人影響力,造福更多患者,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精彩升級!臨床研究熱點專場和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跨越多學科、透視新風向

圖9 自媒體時代的影響力

專題三:互聯網平臺的血壓管理的醫學模式

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的孫寧玲教授圍繞互聯網平臺的血壓管理,從智能化血壓預測、高血壓靶器官損害的篩查及人工智能心血管事件預測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她提到在靶器官損害的篩查方面,智能穿戴設備突破傳統,使高血壓靶器官損傷的篩查越來越便捷。比如目前301醫院的陳雲黛教授團隊與華為合作,開展華為心臟研究,通過手環手錶等可穿戴設備對患者進行房顫的篩查。此外,機器學習可使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預測能力提高數倍(圖10)。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精彩升級!臨床研究熱點專場和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跨越多學科、透視新風向

圖10 機器學習的CVD風險預測能力

專題四:互聯網+醫療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內分泌科的吳娜教授在報告中提到,互聯網+醫療行業近年來已進入快速發展期(圖11),已涉及診前、診中、診後多個環節。在互聯網診療過程中,對於醫生來說提升患者的服務質量尤為關鍵。吳教授結合自己的互聯網診療經驗分享了一些實用技巧,比如與患者溝通時可多用語音模式、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設定不同的付費標準等。

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精彩升級!臨床研究熱點專場和互聯網慢病管理專場跨越多學科、透視新風向

圖11 中國互聯網+醫療發展歷程

總結: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啦採用專場直播網絡會議的形式成功舉辦,吸引了全國各地醫生參會及線上交流,每場的會議主席都對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至此五場研醫論道系列活動開講已圓滿結束,未來讓我們期待更多新穎、多元化的線上學術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