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我們重又上路了

中國度過新冠危機最艱難時期後,各行各業都已重新開始作業。約8000家德國在華企業也大都恢復運營。

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我們重又上路了

德國在華企業對前景看法不一。德國商會華南辦事處領導人巴特克表示:“總的來說,人們的印象很明確:中國政府和主管當局希望經濟再次復甦。”在廣東省,活躍著大約400家德國企業。它們的情緒差異很大。巴特克說:“有些人希望三個月內實現正常化,另一些人希望在第三季度末實現正常化,還有一些人認為2020年底才能實現正常化。我覺得這與所有危機預言都沒有變成現實有關。”

德國電視一臺詳細報道了在深圳生產咖啡機的一家德國企業的經歷。自2008年以來,來自東威斯特法倫州的德國中型公司Melitta在中國南部生產機器,產品絕大部分在歐洲和日本出售。一月底爆發新冠危機後,中國工業停滯數週之久,位於深圳西部的Melitta工廠,也不得不暫時停業。

二月初,重新啟動生產的計劃沒有得到實現。該公司領導人毛勒說:“我們只能在2月19日重新啟動生產。但我們當時受到很多限制,例如因為中國很多人當時無法旅行。”春節假期過後,不是所有350名員工都能返回深圳。

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我們重又上路了

恢復生產後,領導層必須確保所有辦公室、工廠和倉庫都得到定期消毒,並且有足夠的口罩庫存。官方訪查工廠,檢查新的安全規則是否得到遵守。毛勒說:“官方為快速審核十分盡力,週六和週日也在工作。結果我在週日清晨八點半接到電話,要求我必須在一個小時內到公司,因為正在檢查我們的安全措施。兩個半小時後,審核結束了。這表明,人們在這裡必須保持靈活性,但它確實很管用。”恢復作業後,企業的安全規則比以前更嚴格。生產車間裡,每個員工都戴著口罩工作。

當局的另一項要求是: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的員工,返回深圳後,必須隔離兩週。毛勒親自負責此事,以確保所有員工都提供正確的旅行史。他說:“我們必須瞭解所有350名員工在過去14天裡的去向和地點。為了不遺漏任何一點,我們還將這些數據和電話公司的進行比較。電話公司可以通過無線電查詢查出此人帶著手機到了哪裡。這在德國是很難實現的,但在這種特殊時期,誰還有比中國更好的辦法嗎?

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我們重又上路了

與一些情況較糟的企業不同,Melitta關門約四周後,沒有出現停工待工。因為,即使在生產中斷期間,公司仍繼續向員工支付80%的工資。而且,德國還為這家中型公司承擔了為期15個月的全部德國社會保險費。

毛勒說,目前還有一些零部件暫時得不到供應。但350名員工基本上全都回到工作崗位。“對我們來說,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我們重又上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