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義齒修復技術與我國口腔修復學發展

口腔修復學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為發展基礎的。“技術”是人類有價值的目的,用來控制、改造和創造事物和過程,改變或控制客觀環境的手段或活動。

我國有數億失牙患者,隨著人均壽命提高和社會的老齡化,失牙患者人數還會增加。失牙雖然不是立即危及生命安全的病患,但嚴重危害著人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降低其生存質量。

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地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失牙患者要求修復和要求高水平高質量的修復的需求在日益增大,與之相呼應的是,我國口腔修復學界也在不斷開展新技術,提出了精品修復的理念,努力從基礎理論,臨床技術,服務質量縮小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差距。


種植義齒修復技術與我國口腔修復學發展

種植義齒修復技術是上個世紀中口腔醫學中為數不多的重大技術進步之一,對口腔修復學的發展和影響不容置疑。目前,要是拋開種植義齒修復技術再去談我國口腔修復學的現代化與幾乎是不可能了。

口腔修復學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為發展基礎的。“技術”是人類有價值的目的,用來控制、改造和創造事物和過程,改變或控制客觀環境的手段或活動。口腔修復技術的目的,是將一個有缺陷不穩定的牙頜系統轉化為相對和諧穩定系統,其控制、改造的對象是牙頜系統,其手段或活動是建立口腔修復體的口腔修復治療。

技術與科學的區別在於目的性,應用性或實踐性。也許我們更關注它的方法和成效。但不能以為學習技術就僅僅是對技術操作方法的模仿而已。即便只是作為技術的使用者,但也不應該滿足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技術有三種基本存在形態:一是抽象形態,即知識形態和信息形態,如種植義齒設計原理等;二是物化形態,由技術知識所創造的技術產品,比如種植體產品,種植機等;三是功能形態,應用中所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技術發展的強大基礎是科學。科學是“理”,是知識體系。目前我國口腔修復學界的傾向更多地重“術”而並非“學”。我們的修復學好象就是一些“術”的堆砌。我們在重“術”的時候,往往也僅看重它的物化形態和功能形態,而對它的知識的形態卻加以忽視,不去琢磨也不去研究。

因此我們的“術”在應用時也就打了折扣,更無法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境地。有志於發展我國口腔修復事業的人士,是不會滿足於這一現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