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述評:東亞各國以實際行動樹立抗疫合作範本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電 題:東亞各國以實際行動樹立抗疫合作範本

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

4月14日,太平洋兩岸分別發生兩件值得關注的新聞事件:美國宣佈暫停向世界衛生組織繳納會費;東盟與中日韓(10+3)舉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兩件事折射出截然不同的抗疫圖景,引人深思。

美國停繳世衛組織會費的決定再次顯示“美國優先”的現實含義,無疑將一定程度上挫傷全球攜手抗疫的士氣,令人遺憾;另一邊,東亞地區領導人通過視頻會議方式就疫情防控、恢復經濟等議題深入交流,提出許多務實建議,凝聚多點共識,令人倍感欣慰。

兩件事提醒世人,在全球攜手抗疫的道路上阻礙與希望並存。面對世界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國際社會需要更多的正能量,東亞各國樹立起的抗疫合作範本值得被更多關注。

從疫情伊始,日本、韓國以及東盟國家紛紛向中國伸出援手,不僅提供多批醫療物資,還表達對中國抗疫的堅定支持;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後,中國投桃報李,分批向柬埔寨、老撾、菲律賓和緬甸等國派出醫療專家團,中國政府和企業援助的醫療物資運往東亞地區和世界各國;東盟國家內部在疫情期間也始終就合作抗疫保持著溝通。

從“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到“遇山一起爬,遇溝一起跨”,東亞各國在疫情來臨時展現出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深情厚誼以及加強合作、攜手抗疫的決心。

在14日的特別會議上,上述理念和意識得到進一步印證和強化。“團結”“合作”“分享”成為與會領導人發言時的高頻詞彙。他們普遍認為,東亞各國應繼續秉持合作傳統,展現團結,傳遞信心,共迎挑戰。

正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上所言,“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同東亞人民、同世界人民站在一起,共擔風雨、共克時艱。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共同戰勝疫情。”

會議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聲明顯示,會議各方在遏制疫情擴散蔓延、提高公共衛生治理水平、推動東亞儘快恢復經濟發展三個方面達成共識。具體而言,各方同意劃撥專項資金支持東盟國家應對疫情;探討建立重要醫療物資儲備機制,並加強早期預警機制;保持貿易投資市場開放,共同致力於推動疫後復甦;及時澄清不實信息和虛假新聞,消除汙名化和歧視。由此可見,此次會議“乾貨滿滿”,進一步明確了東亞地區下一階段合作抗疫的方向。

此次會議是東亞地區首次專門針對新冠疫情的領導人會議,也是全球疫情發展到關鍵階段的一次重要區域會議。此次會議不僅著眼於共同有效防控疫情,也對以後的區域經濟合作作出規劃。

守望相助、團結合作的東亞地區無愧於合作抗疫的區域性典範,也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信心。此外,東亞各國還積極尋求“危中之機”“危後之機”。中國官方1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對東盟進出口增長6.1%,東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客觀地說,此次疫情讓東亞共同體建設的基礎不斷夯實。

有理由相信,經歷過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印度洋海嘯的東亞各國在面對新冠疫情之時有底氣冷靜應對,有能力盡早遏制住疫情,有希望儘快恢復社會生活。(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