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將啟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宣傳月活動

當代廣西網訊(記者 李姣夢 通訊員 陸杭)4月28日,記者從自治區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為更好地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下稱《條例》),確保農民工能夠按時足額領到工資,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勞動報酬權益,廣西將從5月1日起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宣傳月活動。

《條例》共五章六十四條,從落實主體責任、規範工資支付、明確清償責任、重點領域治理、強化監管措施等方面作了具體規定。《條例》的頒佈實施,標誌著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全面走上法制化軌道,開啟了我國依法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新階段。

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全面推進根治欠薪責任的落實,構建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和責任全覆蓋的治理格局。2019年全區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數、涉及金額及人數與上年相比分別下降76.9%、79.43%和81.87%,連續實現了“三個大幅度下降”的工作目標。為確保《條例》宣傳工作取得實效,廣西將著力抓好自治區、市、縣三級《條例》宣傳工作統籌協調,形成聯動合力,推動實現“三個全覆蓋”,即實現全區上下聯動全覆蓋、各級部門橫向全覆蓋、企業管理人員和廣大農民工學習掌握《條例》全覆蓋。

據介紹,宣傳月活動期間,自治區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將免費向招用農民工較多的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等行業廣大幹部職工和群眾發放《條例》宣傳手冊10萬餘冊,並通過在主流媒體及現代傳媒手段播放宣傳視頻和畫面,在用工現場張貼宣傳橫幅標語、答疑、開設《條例》宣講微課堂、發出倡議書和一封信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開展各具特色的《條例》宣傳普法活動,提升全社會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知法守法意識。

此外,14個設區市還將利用戶外廣告牌、電子顯示屏、建築圍擋、宣傳欄(櫥窗)、展板等載體刊播、張貼《條例》宣傳標語,覆蓋城區、工地、車站以及公交等場所和設施,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微信等媒介,創新方式方法,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大力開展《條例》宣傳活動,讓《條例》走進工地、走進用人單位、走進廣大農民工的心中。

同時,廣西將以《條例》貫徹落實為契機,構建根治欠薪工作新格局。通過全面落實根治欠薪工作責任,加大追責問責工作力度;以工程建設領域市場秩序整治為重點,嚴格把好工程項目審批和備案關,積極預防發生違法“三包一靠”行為,全面落實“一金七制度”,從源頭遏制欠薪問題的發生;創新監管方式,提升執法監管信息化水平;加強聯合執法,依法嚴厲打擊惡意欠薪、以討薪為名討要工程款等違法行為,力爭實現全區基本無欠薪的根治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