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兄弟和睦到反目成仇,咸豐皇帝與恭親王-奕忻的恩怨情仇

1860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帶有屈辱性的,英法聯軍用大炮轟開中國的大門,清政府被迫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而這一年對於恭親王-奕忻來說,則面臨著生死抉擇。

八里橋一戰,清軍被打的落花流水、損失慘重,3000多人的死亡換來了英法聯軍5條人命,天津陷落,北京門戶大開。咸豐皇帝慌忙帶著皇后妃子與重要大臣,連夜逃往熱河行宮。

而作為咸豐同父異母之兄弟的恭親王-奕忻卻在那個夜晚,接到了咸豐讓他固守京城,與洋人“議和”的聖旨。“議和”簡直就是開玩笑,當時的洋人已經殺紅了眼,對清政府怨氣十足,議和簡直與自殺無異。


從兄弟和睦到反目成仇,咸豐皇帝與恭親王-奕忻的恩怨情仇


那麼作為哥哥的咸豐皇帝,為何要把弟弟推入深淵?兩人之間又有何恩怨呢?

咸豐皇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子,而恭親王奕忻是老六。在兩兄弟還很小的時候,道光皇帝就注意培養他們,兩兄弟在一塊兒生活學習,既是親人又是朋友。而且咸豐皇帝自幼喪母,從小就是由恭親王奕忻的生母-靜妃養大,這就更加深了,兩人之間的感情。

但是壞就壞在兩人長大之後,卻上演了電視劇裡爛俗的劇情-皇儲之爭。

其實道光皇帝在臨終前,對於皇位繼承人的選擇是非常糾結的。恭親王聰明能幹,咸豐明理孝順,但是咸豐有一個好師傅,這個師傅特別會揣摩道光皇帝的心理。針對一個暮年老皇帝的需求,調教自己的徒弟,經常在老皇帝面前演,最終咸豐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從兄弟和睦到反目成仇,咸豐皇帝與恭親王-奕忻的恩怨情仇


不過道光皇帝還有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冊封奕忻為恭親王。取“父慈子孝,兄有弟恭”之意,意思就是讓兄弟兩個好好相處。道光自然也不傻,生在帝王家,對於權力的爭鬥可謂司空見慣,他也是盡其所能保護這第六個兒子。

最初,咸豐皇帝也沒讓他老爹失望。讓奕忻掌管軍機處,兄弟兩人一片和睦。但是這種關係卻被一個女人打破了,這個人就是恭親王的生母,咸豐皇帝的養母-靜妃。

道光皇帝生前,當時的敬妃以皇妃之地位,統攝後宮,實際上與皇后無異,但是到道光皇帝死,也沒有得到正式的冊封。後來咸豐上位,作為皇帝養母的她本以為可以得償所願,卻不料咸豐皇帝,只是給冊封了她一個皇太妃。


從兄弟和睦到反目成仇,咸豐皇帝與恭親王-奕忻的恩怨情仇

雖然明面上沒說啥,但是靜妃和親兒子奕忻,對咸豐皇帝還是有意見的,頗有些不憤。直到皇太妃臨終之際,對於自己終究沒做了皇后一事耿耿於懷。作為兒子的恭親王為了盡點孝心,面見咸豐皇帝請求在生母離世之前,冊封其為皇太后,遂了她的心願。

不過咸豐皇帝認為,自己早死的的親生母親都沒當成皇太后,冊封一個外人他更是不樂意的,雖然這個外人曾經撫養過他,所以在自己的六弟面見請求之時,他只是“嗯嗯啊啊”的敷衍。

看見咸豐皇帝“嗯嗯啊啊”的點頭,恭親王以為他答應了,於是利用自己擔任軍機大臣的便利,著禮部準備冊封太后的一切事宜,當禮部為此事上書皇帝請示時,咸豐皇帝雖然心有不甘,但是直接駁回,自己免不了背上不孝的罵名,只得同意此事。


從兄弟和睦到反目成仇,咸豐皇帝與恭親王-奕忻的恩怨情仇

不過小心眼兒的咸豐,雖然冊封了靜太妃為太后,卻故意降低了冊封的規格,來表示自己不滿的態度。在他看來,自己有點被要挾之意,慢慢的,兩兄弟之間開始有了間隙。

此時的咸豐感覺,這個和他有過皇位之爭的六弟,此時還擔任著軍機大臣,統領軍機處似乎不妥,於是便找各種理由把奕忻的職位,擼了個一乾二淨。

當1860年,咸豐帶著自私、羞憤與惶恐連夜逃亡熱河避暑山莊時,卻又想起了自己這個同父異母的兄弟。這個平時自己看著礙眼的人,此時不是留守京城最好的人選嗎?他被洋人一刀砍了頭去更好,省得自己心煩,就算僥倖活了下去,京城出現動亂和損失之後也有人背黑鍋。


從兄弟和睦到反目成仇,咸豐皇帝與恭親王-奕忻的恩怨情仇

不過咸豐皇帝算計的挺好,但是他沒有算到,自己已經命不久矣。逃到熱和行宮的第2年,也就是1861年,他便去見了祖宗。而奕忻卻出人意料的已簽訂《北京條約》的代價,迅速穩定了京師局勢,勸的洋人退兵,清朝的統治得以延續,力挽狂瀾。

不僅如此,坐鎮京師一年多的他,利用手上的軍權與慈禧太后合謀,把咸豐死前任命的八個顧命大臣殺了殺、下獄的下獄,還曾一度把朝政。因為他清王朝“晃而不倒,搖而不墜”,也是在他的支持下,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李鴻章,以“富國強兵”為口號的洋務運動得以實行,屢次面臨危局的清王朝隱隱現出中興之相。


從兄弟和睦到反目成仇,咸豐皇帝與恭親王-奕忻的恩怨情仇


不知道,若是咸豐皇帝沒死,對於這一切會有何感想,會不會再次羞憤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