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三年20億成果轉化產值,國網雙創技術經理人總動員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

意見指出,要大力培育發展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同時,還將建立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體系,提高技術轉移專業服務能力。

這一相對陌生的群體在國內第一次迎來高光時刻。

助力三年20億成果轉化產值,國網雙創技術經理人總動員

“我們在做對的事情。”國網雙創平臺相關人士在與創頭條分享該信息時稱,作為國家電網從事創新創業工作的主體之一 ,公司在成果轉化尤其成果轉化經理人隊伍建設上,皆用力不小。

未來三年國網成果轉化創造產值將超20億元

據介紹,日前,國網雙創平臺發佈了成果轉化經理人管理政策並啟動經理人招募,很快便吸引了150餘人報名加入,除了來自國網公司系統內外部單位,科研院所、行業組織、創投機構等的報名者也不少。

就此,平臺又依託“國網雙創雲講堂”,面向該群體啟動了專屬線上培訓課程。

經理人隊伍建設只是國網雙創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一環。

據瞭解,按照“試點先行、示範引領”原則,公司已在北京、浙江、青海組建雙創示範中心,以實現“眾創眾智、成果轉化”。

為此,國網雙創平臺設立了雙創孵化培育基金,及近30個能源領域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2000餘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基於此,2018年創響中國國家電網站發佈會暨公司科技成果轉化推介會實現了200餘項成果的轉化,未來三年創造產值將超過20億元。

技術經理人50%平臺服務費分潤

科技成果轉化是創新創業領域的核心組件之一,但如何建立更有效的運行機制,一直是行業困擾。

一般的理解是,成果由科技人員研發,產品製造需要科技人員指導,市場形勢離不開科技人員研判,科技人員理應成為成果轉化的參與主體。

而在實際運行中,一方面,因成果轉化工作週期長,且內容複雜,導致很多本來有興趣幫助成果轉化的科技工作者,因時間、精力等而放棄;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轉化實際上很大部分並非“科技工作”,而是全流程的專業服務,單純的科技工作者會力不從心。

由此可見,如果

要更高效推進該工作,在內部,需盤活成果轉化的參與主體,其關鍵在於為成果轉化各環節科技人員創造條件,讓其發揮所長;在外部,則應引入更多具備相關專業服務能力與經驗的非科技工作者,以保障流程實施落地。

國網雙創平臺相關負責人稱,其啟動成果經理人招募、經理人專屬線上培訓課程等,正是基於這個邏輯。

據介紹,國網雙創平臺通過創新機制和信息技術運用,將長期、繁複的成果轉化工作進行了流水線化拆解,拆分為若干個便於短時間內完成的小規模諮詢任務。

“成果轉化經理人可根據自己的專業能力、資源渠道、時間精力,選擇完成部分或全部任務,並在成果最終成功轉化後獲得相應的收益。”他說。

參與方式的靈活也與此相呼應。平臺全職、兼職並行的設計,不用從業資格認證,可進一步降低成果轉化經理人門檻。

但同時這也是個有專業要求的門檻。在國網雙創平臺制定的規則裡,要求經理人具有科技成果管理、技術經紀、知識產權運營、市場營銷、投融資對接,或能源電力領域等工作經歷

而在科研管理、技術識別、技術對接、財稅、法律、知識產權、投融資等領域有專長的將獲得優先權。尤其是有能源電力領域成果轉化運營經驗的。

為此,經理人將通過專家諮詢費、特殊貢獻獎勵等獲得回報。

據瞭解,專家諮詢費以成果轉化成功所產生的平臺服務費金額為基礎計算,最高可達平臺服務費的50%。

嚴重缺人,技術經理人的春天來了?

技術經理人市場在歐美國家已經相對成熟,在國內則整體處於摸索期。

近些年隨著雙創的升級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深入,尤其近兩年,該群體正逐漸進入公眾視野。

2019年4月,中國技術市場協會技術經理人工作委員會在京成立。9月,中關村技術經理人協會成立。同年,上海發佈的“科改25條”提出,可在科技成果轉化淨收入中提取不低於10%的比例,用於對技術經理人的獎勵。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實現成果轉化的2766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已設立專門技術轉移機構的僅佔9.5%。科技成果轉化專業服務機構與專業人才嚴重缺乏,正成為成果轉化的主要障礙之一。

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常務副會長楊素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科技成果轉化是技術成果走向產業市場的“最後一公里”,當前階段影響成果轉化效果的關鍵就是技術經理人缺失。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不僅指出要培育該群體,還為此提出了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如,將健全職務科技成果產權制度,建立市場化社會化的科研成果評價制度,促進技術要素與資本要素融合發展,通過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知識產權證券化、科技保險等方式推動科技成果資本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