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國學經典書籍「了凡四訓」

【原文】餘進曰:“孟子言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如何求得?”

雲谷曰:“孟子之言不錯,汝自錯解了。汝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譯文》我又問:“孟子曾說求則得之,這說的是我心中想的可以做得到的事情的,如果不是我心裡想的事,那麼又怎麼能一定求得到呢?譬如說道德仁義,這是在我心裡想的,我立志要做一個有道德仁義的人,自然我就會盡力去成為一個有道德仁義的人,這是我能盡力去做的。像功名富貴,那不是在我心裡的,而是在我身外的,要別人肯給我,我才可以得到;如果別人不肯給我,我又怎麼求得到呢?”

雲谷禪師說:“孟子的說說得沒錯,但是你理解錯。你沒看見六祖慧能大師曾說:所有各人福田,都決定在各人的心裡。福田離不開心,心外沒有福田可尋,所有種的是福還是禍,全在於自己的內心。只要從內心裡去求福,沒有感應不到!能向自己的內心去求,那求得的不只是心內的道德仁義,就是身外的功名富貴,也是可以求到的。心內仁義道德,身外功名福緣,這兩方面都可以得到的。這就是說求是有益處的,但得向心裡求。一個人命裡如果有功名富貴,就是不求也會得到的;若是命裡沒有功名富貴,就算是用盡了方法也求不到的。所以一個人若不能自我檢討反省,而只是盲目地向外面追求名利福壽,那麼就算你有很好的求的辦法,能不能得到卻只能聽天由命。如果你一定求,不但身外的功名富貴可能求不到,而且可能因為過分亂求,過分貪婪而不擇手段,導致把心裡本有的道德仁義也都失掉了,這就是內外雙失了。所以因,亂求是毫無益處的額。

經典句: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摘自國學經典書籍「了凡四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