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周德興深受器重,前途和生命卻被兒子親手葬送

導語

一代王朝的建立,需要一位英明睿智的君王創立,更需要願為君王捨生為死的臣子,只有君臣的上下一心才能創建出盛世王朝。在明朝有這樣一個人物,

為大明王朝的開創立下汗馬功勞,戰場上戰功赫赫,並且與朱元璋有著非同尋常的關係,他就是朱元璋的發小周德興。作為對明朝江山社稷有功的臣子之一,在開國之後得到皇帝的不少賞賜,其實有很小一部分人依靠這些賞賜就可以安然度過餘生,對於周德興也是如此,但只因他對子嗣管教不嚴,葬送了自己原有的一切,包括生命。那為何這樣一位深得器重的功臣,並又和朱元璋有著非同一般關係的大臣,是怎樣讓他命喪黃泉的,而背後存在的主要原因又是什麼?不如就讓我們一起來領悟其中的奧秘吧。

功臣周德興深受器重,前途和生命卻被兒子親手葬送

戰功赫赫,官位步步高昇

一條路上我們可能要走很久很久才能到達終點,但當我們回過頭來會發現那些機會其實都是那麼偶然。其實在我們當時或許沒有刻意去做,但需要的就會就突然就有了,未知的情況下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派上用場,也不知道會有什麼用,但最終還是藉助它才成功,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古往今來,一位成功人士運氣都不會太差,所以對於大明王朝的開國功臣周德興也不例外,他同樣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運氣,讓他的官位節節高升,一切都達到了鼎盛。

論周德興的機遇還是要從他和朱元璋的淵源說起,周德興是朱元璋小時候的玩伴,自然從小對彼此都比較熟悉瞭解,感情深厚。他們的關係也就是現在二十一世所說的發小。在1353年時,朱元璋為起義活動做準備,所以他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鄉,於是就回到老家進行招兵,就在這個時候,他的發小周德興也隨之加入他的隊伍。在周德興入伍後,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為朱元璋勢力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功臣周德興深受器重,前途和生命卻被兒子親手葬送

在至正十五年時,他隨朱元璋渡江作戰,屢立奇功,之後就被封為左翼大元帥;在二十四年時又跟隨徐達攻打廬州,在廬州被攻克以後,就升職為指揮使;而後一年又幫助朱元璋平定了廣西。周德興為輔助朱元璋做出巨大貢獻,且在每場戰爭中表現突出,在洪武三年時周德興就被封為江夏侯。洪武四年,朱元璋打算攻打夏蜀,湯和被任命為統軍主帥;這樣的戰爭自然少不了朱元璋發小的參與,因此周德興作為副將跟隨湯和奔赴前線,一起將保寧一舉攻破,但當時因為是周德興率軍攻克保寧,使得明軍匯合一起平定蜀地,所以最後對士兵論功行賞的時候朱元璋將功勞都歸於周德興,並且誇獎他的帶兵領將之才,不僅如此,還對湯和是一頓責備。

在洪武五年時,他為徵南左將軍,跟隨鄧愈一起討伐廣西等地方,作為副將的周德興,在這一場戰爭中表現依舊不遜色,再次立下戰功;之後在平定婪鳳、安田諸州蠻,攻克泗城州這些戰爭中,周德興的功勞依舊最大,而且非其他將領所能企及的,被封為署中立府,行使大都督府事的職權。在這些戰爭中,其實每次出征他都被任命為副將,不是哪個最高統領者,但在戰爭結束後論功行賞時,他的功勞和賞賜總是位居首位。

功臣周德興深受器重,前途和生命卻被兒子親手葬送

在安定幾年之後,洪武十四年時新一場戰爭又卷席而來,已經年老的周德興面對周邊少數民族的叛亂實在是寢食難安,所以他憑藉著自己不服老的精神,仍主動向皇帝請命,希望去往前線鎮壓平定叛亂,共同維護大明的安寧。在之後的幾年,他也曾多次受到朱元璋的任命,去往各地平反叛亂。洪武二十年時,周德興已經處於退休的年齡段了,但朱元璋仍然信任器重他,說周德興可以代替他前往福建管理軍事。在周德興到了福建以後,就開始徵兵訓練,操練士兵增強防護的力量,並且在當地修建了鎮海衛。這些措施的實施使得福建一帶防禦倭寇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並且使福建的軍事管理得到完善和強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德興年齡逐漸增長,也慢慢將步伐邁向了退休的門檻。回首過往,周德興與朱元璋不僅是同鄉,還是和朱元璋一起長大的,所以也十分受朱元璋的寵信。每次賞賜元勳的時候,他都是得到最豐厚的那位,如今周德興已是開國功臣中最年長的了,每年得到朱元璋賞賜最多的依舊是他。這愈加說明了朱元璋對周德興的信任,也同時體現了周德興的赫赫戰功不僅是他自己的功勞,還有朱元璋對他的重用和維護,他所得的嘉獎和賞賜不侷限於周德興自己的計謀才智,更是朱元璋對他器重的體現

躲過胡惟庸案,卻還是命喪黃泉

通過周德興的戰史可以瞭解到朱元璋對他的器重和維護,還有作為發小之間的信任,但周德興最終還是沒有逃出命運的擺弄,已是年邁的他善始沒有善終,用生命為兒子周驥的胡作非為買了單。

功臣周德興深受器重,前途和生命卻被兒子親手葬送

洪武初年,宰相胡惟庸權傾朝野,獨斷專行,引發了明太祖朱元璋對他的不滿;所以在洪武十三年時,明太祖以謀不軌的罪名,誅宰相胡惟庸九族,自然許多朝廷官員受到牽連,其中包括不少的開國功臣。朱元璋也打算借這個機會除掉對皇權有威脅的人,於是大開殺戒,總共誅殺三萬多人。所以只要與胡惟庸稍有瓜葛的人都沒有放過,稍稍忽略就可能成為“胡黨”之一。

胡惟庸案對於周德興來說是慶幸的,因為他畢竟深得朱元璋心,有皇帝的信任這一道護身符自然就逃過了這一劫難,並且周德興和胡惟庸沒有什麼牽扯和瓜葛,所以就算別人想陷害他也是難上加難。周德興就這樣成為了胡惟庸案的倖存者。

周德興在躲過大屠殺的背後又面臨著新的危機。當時著名的胡惟庸案件,是從洪武十三年一直持續到洪武二十五年,歷經十三年的鬥爭才得以結束。所以只有在洪武二十五還活著的人才沒有什麼生命危險,才是與胡惟庸真正沒有關係的人,也才是朱元璋確實不想殺的人。

功臣周德興深受器重,前途和生命卻被兒子親手葬送

就在胡惟庸案面臨結束的時間,周德興家出現了新的事故。在1392年,周德興的兒子周驥和宮女產生關係的事情被發現,在那個制度封建的社會,在宮中產生關係的事情按道理是不能被接受的,所以朱元璋對這件事情的出現是特別生氣,並且還遷怒了周德興。周驥犯下的大錯讓周德興家族一起承擔,朱元璋就藉著周驥產生關係後宮的事將周德興殺死,並沒收了周德興家族所有的財產,周德興的一生都跟隨著朱元璋,可以說他這一生是因為朱元璋成功,最後的毀滅也是因為朱元璋。

所以說周德興還是十分不幸的,歷時十好幾年的胡惟庸案件對他沒有任何影響,原本以為無後顧之憂了,但卻被自己的兒子親手埋葬。

結語

在明朝建國之後,周德興作為朱元璋得力干將,最後只因兒子的行為被連坐其實也是值得深思的。因為在當時周德興沒被殺掉之前,他是朝中最重要、地位最高的大臣之一,對朱元璋的統治提供幫助的同時又存在著極大的危險。而恰巧在1392年,他的兒子周冀在進宮之後與宮女發生了一些事情,又恰巧被別人發現。而整個皇宮都是屬於皇帝的,周驥去染指是對皇權的挑釁和蔑視。自然朱元璋也不會選擇寬恕周驥,也沒有放過周德興;就憑藉這件事情收回了以前所有的賞賜,還取了他們的性命。其實周驥的行為不定受到周德興的影響,如果周德興沒有表現的特別過分,周驥又怎麼有膽量做這種事情,也就不會這麼放肆了。

功臣周德興深受器重,前途和生命卻被兒子親手葬送

另外也不排除朱元璋對周德興的忌憚,只是找個合適的理由將其除掉。當時周德興已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他是朝廷的重臣,對明朝的開創立下赫赫戰功,所以功高震主的形勢讓朱元璋越來越擔心,情急之下朱元璋利用周驥的事將他連坐殺死。在那個皇權封建社會,臣子的對錯不過是君王的一聲令下,對於周德興也不過是如此,即使是朱元璋的發小,即使功勞再高,皇帝既可以將他捧高,也可以狠狠地將他摔下。所以即使周德興深受器重,卻還是因為兒子命喪黃泉也終究是情景之外意料之中的事了。

參考文獻

《明史》

《國朝典匯》

《南國疆逸史》

《明史紀事本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