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調研現代鄉村治理制度改革工作

原標題:劉超在調研現代鄉村治理制度改革工作時強調

加快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社會

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綿陽新聞網訊 4月22日,市委書記、市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主任劉超前往江油市、梓潼縣部分鄉鎮、村組,調研現代鄉村治理制度改革工作推進情況。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市委七屆八次全會決策部署,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大力推進現代鄉村治理制度改革,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著力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走出一條具有綿陽特色的鄉村善治之路,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社會,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劉超調研現代鄉村治理制度改革工作

“鄉鎮合併後辦事方便嗎?”“推動發展、服務群眾,還需下放哪些權限?”……在江油市大堰鎮便民服務中心貫山分中心、貫山警務室,以及梓潼縣黎雅鎮便民服務中心,劉超與工作人員和辦事群眾交流,詳細瞭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後運行情況。他強調,要紮實做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後半篇”文章,針對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後治理半徑增大、服務對象增多等實際,進一步完善協同高效的鄉鎮運行機制和工作機制,確保在“物理變化”的基礎上真正產生“化學反應”,切實把改革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要始終以“老百姓滿意”為目標,將直接面向人民群眾、點多面廣、鄉鎮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權限依法賦予鄉鎮,整合鄉鎮行政審批資源和公共服務職責,健全服務惠民機制,提升治理服務效能,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改革帶來的便利。

劉超調研現代鄉村治理制度改革工作

江油市戰旗鎮三清村通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形成了以石斛產業園為主體,三清水稻和中藥材種植園為輻射的產業格局。走進石斛產業園,劉超詳細瞭解推進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培育打造產業發展特色村等情況,並與返鄉創業者楊明志溝通交流,對他回報桑梓、帶動群眾致富增收的做法表示讚賞,要求當地加大對致富帶頭人、優秀農民工的回引培養,帶動更多老百姓加入到致富行列中來。他指出,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統籌考慮歷史沿革、風俗習慣、產業佈局等因素,以優化空間佈局、整合發展資源、鞏固基層基礎、降低運行成本為主攻方向,培育發展一批中心村、重點村和特色村,輻射帶動周邊村、主導產業連片發展;著力打造更多富有鄉土風情和本地特色的新產業、新業態,讓現代種養、農產品加工、鄉村旅遊等鄉村特色產業在綿州大地“拔節生長”,真正讓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劉超調研現代鄉村治理制度改革工作

“村集體富了,才能為老百姓辦更多好事實事。”……近年來,梓潼縣黎雅鎮西安村村黨支部牽頭,依託水稻制種主業,吸納村民參與成立專合社,逐步壯大了集體經濟。在詳細瞭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等情況後,劉超指出,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要著力完善村黨組織領導鄉村治理的體制機制,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一肩挑”,科學界定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的關係,確保在村黨組織領導下各司其職、協調配合開展工作;整合利用集體積累資金、政府幫扶資金等,通過入股參股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村企聯手共建、扶貧開發等多種形式發展集體經濟,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劉超調研現代鄉村治理制度改革工作

整潔怡人的農家小院、綠樹掩映的潼江河畔……一幅美麗宜居的鄉村畫卷映入眼簾,一張充滿希望的振興藍圖徐徐展開。在梓潼縣金龍鎮龍鳳村,劉超仔細詢問了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長效機制、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情況。他強調,要紮實開展“美麗綿陽·宜居鄉村”建設,持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有序推進農村垃圾治理、廁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性,努力實現過程讓群眾參與、效果讓群眾檢驗、成效讓群眾受益,帶動鄉親們把村子建設得越來越美麗、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劉超調研現代鄉村治理制度改革工作

“經濟發展、鄉村治理都需要一個好的帶頭人。”……在梓潼縣雙板鎮新寨村,劉超調研了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優化提升行動推進情況,並走進綜治中心,詢問加強科技支撐能力建設、提升鄉村治理效能等工作。他強調,要結合鄉村振興發展和基層治理的實際,大力實施“好書記選育計劃”,加大從優秀農民工、退役軍人、農村致富能手、返鄉大學畢業生等群體的黨員中選拔村黨組織書記力度,切實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團結帶領群眾致富奔康。同時,要統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發揮信息化的支撐保障作用,著力用科技手段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市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嶽勇參加調研。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裴玉松 李志豪/文 賴傑/圖)

編輯:李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