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門的“安全閥”還得再擰緊些

國家衛健委4月13日發佈,4月12日全國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08例,其中98例為境外輸入病例,10例為本土病例,本土新增病例為3月11日以來單日最高。這境外輸入的98例病例中,黑龍江佔49例,內蒙古佔35例,很明顯,綏芬河口岸和滿洲里口岸兩地境外輸入病例壓力陡增。而本土新增的10例確診病例中,黑龍江佔7例,廣東佔3例,多為由境外輸入病例關聯引起並轉為本土聚集性病例。歸根結底,這是由境外輸入引起的。這提醒我們:我國國門的“安全閥”還得再擰緊些。


我國國門的“安全閥”還得再擰緊些


眾所周知,我國國內的疫情防控戰經歷兩個多月的艱苦奮戰,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最突出的成績是,本土新增病例從四位數到三位、二位、個位,甚至為0,然而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和境外輸入壓力的增大,讓我們翹首期盼的“摘口罩”慶祝日又推遲,目前還不知道要被“擱淺”到何時。

從近期境外輸入病例關聯本土病例確診的情況看,做好“外防輸入”是關鍵,從嚴把好入境關口至關重要。控制好、控制住境外輸入病例是當務之急。減少不必要跨境流動、入境核酸檢測、集中隔離觀察等防控措施須繼續嚴格執行,不能有任何疏漏。只有守住疫情境外輸入關,才能進一步做好“內防反彈”。

不用多說,每個中國人都知道,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形勢嚴峻,防控工作決不能放鬆。從新聞中看到,意大利因醫療資源短缺,採取差異化救治的做法,我們心裡有些難過;看到美國人仍然不戴口罩,等疫情成為大流行病的時候,才採取緊急措施,我們很氣憤。我們不因外國的抗疫做法而改變自己的策略。我們採取嚴格措施防範境外疫情輸入,是為了做好從國門到家門的全鏈條管理,最終切斷傳播源。只有把好國門關,才能堵死病毒。但隔離病毒,並不隔離愛,希望廣大留學生千萬不要被祖國拋棄的想法。無論你們在哪裡,身後都有一個強大的愛您們的祖國。

從綏芬河口岸和滿洲里口岸,我們已經看出,綏芬河口岸等陸路邊境城市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尚有不足,加強當地醫療衛生機構的防控能力是頭等大事。國家應幫助口岸城市完善防止疫情輸入的各項政策措施和技術方案,加強檢測能力、救治能力和隔離能力等一系列能力建設。我們還要對所有的邊境城市進行“武漢封城”式管理,因為我們已經沒有其他選擇。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只有擰緊入境進京國門的“安全閥”。對北京而言,北京要強化從國門到家門“全鏈條防控”,要大力提升科技防控水平,推動社區防控從應急狀態轉為常態化,加快推動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恢復,繼續擰緊集中醫學觀察點人員、居家觀察人員、湖北武漢返京人員、入境進京人員、進京入住酒店人員等“安全閥”,確保首都疫情不反彈,確保防控萬無一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