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年輕人消費熱情仍在 但開始理性消費

報告稱年輕人消費熱情仍在 但開始理性消費

疫情後,年輕人消費觀。圖片來源:文中報告

中新網北京4月28日電(記者 吳濤)28日,樂信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儘管受疫情影響,但大多數年輕人對消費仍然抱有很大的熱情,並開始偏向理性消費。

據介紹,報告主要採用網絡調查方式進行,覆蓋20多個省市區,廣東省參與調研的人數最多,達20%。年齡上,有54.2%的參與調研者在20-24歲之間,25-29歲人群次之,佔比21.3%。

報告稱,疫情讓年輕人重新看待消費和儲蓄,疫情下的危機感也讓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慾望。越來越多年輕人消費時表現出理性的一面,購物既不會任由自己非理性“剁手”,也不會過於恐慌而大幅降低生活質量,而是從實際需求決定消費。

調研顯示,40.2%的人在疫情後傾向於“少買點,買好點”,39.6%的人認為“購買決定比之前更慎重”, 還有25.5%的人“總擔心(分期、信用卡)額度用的太多”。

報告稱,選擇“偏愛明星代言的符號化商品”、“買大家都買的東西”(從眾型消費)、“很多東西買了一直沒用上”、“只要價格便宜可以犧牲品質”的比例相對較低。這些選擇充分說明,年輕人消費更偏於“理性”。

28日,央行發佈的《2020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佔22.0%,比上季下降6.0個百分點。

樂信報告還指出,消費者對分期消費的態度,也呈現出越來越“靠譜”的一面,從分期行為來看,雖然後疫情時期很多用戶選擇分期消費,但有超過71%的用戶在分期時,會將債務收入比(月供/月收入)調低。

樂信的調查顯示,84%的人選擇將月供控制在月收入30%以內,其中有43.3%的人將月供控制在月收入的10%以內。相比之下,月供佔月收入高於50%人,佔比僅為4.7%。總體而言,調研人群的平均債務收入比為15.5%。

為了減輕債務負擔,很多人也會選擇拉長分期期限,以此減少月供壓力。疫情發生後,43%的用戶分期數比疫情之前有所增加,42.8%的人“和之前沒有顯著變化”。在所有參與調研的用戶中,選擇12期分期的人佔比最多,達到35.7%。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