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時陪體的作用是什麼

各種大場面的景物,例如山腰的一個城鎮,一群建築物,一群人,一群牛等,都能成為主體。如果它們通過一定的形式、影調、線條或某種概念而結成一體,並且能從背景中分離出來,那它們就是很合格的趣味中心。處於次要地位而足以表明所處環境的陪體,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它,才能顯示出主體的優勢;否則,趣味中心就失去了它的地位。如果沒有足夠的陪體來襯托主體,那麼,就選擇一個本來無意突出的部分作為趣味中心,而把其餘部分當作陪體。

在圖1中,房子、柵欄和燈塔合在一起構成了趣味中心。

它們全組的景物成了一個整體。主體被圍繞著它的不顯眼的大片空間所突出。雖然這個空間不乏細部層次,也有一定的趣味,但它終究是作為陪體而存在的。

攝影時陪體的作用是什麼

圖1 組合趣味中心

攝影時陪體的作用是什麼

圖2 燈塔成為趣味中心

圖2是用同一張照片剪裁的,周圍的空間沒有了,從而突出的感覺也就不存在了。現在,燈塔處於畫面中心。高度突出,形狀醒目,色調鮮明,於是成了新的趣味中心。

按照同樣的思維方式,一群樹幹形成的節奏也可能把人吸引住。暗調的垂直形狀不斷重複出現,形成一個線條的節奏。而樹幹之間的間隔,又形成略微不同的圖案,於是在物體和間隔之間建立起一種和諧關係,如圖3所示。

攝影時陪體的作用是什麼

圖3 樹幹形成的節奏

湊近一些,仔細觀察一個物體,譬如觀察一塊樹幹時,人們可能會發現它的形狀和質感結合起來十分動人,如圖4所示。

攝影時陪體的作用是什麼

圖4 樹皮上的圖案和質感

無論遠攝還是近攝,對選擇趣味中心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要養成一種習慣:去思考,去設法樹立一個主體並圍繞這個主體創作作品。趣味中心必須在準備拍攝之前就確定下來。主體確立的過程中,陪體的大小、範圍、遠近、影調也都在攝影師的腦海中一起建立起來了。通過陪體對主體的對比、呼應、引導作用,可以讓瀏覽者更迅速地、更清晰地快速找到主體,並由此展開對整幅畫面的一番閱歷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